在有关飞渡的科普中,我们会经常帮助萌新区分两种不同的飞渡。即老生常谈的主动飞渡和反击飞渡。我们会告诉萌新难以全弹的飞渡为反击飞渡而非主动飞渡。不过最近我意识到了一个称呼上的问题,即“主动飞渡”中的“主动”二字其实并不准确。为了方便说明,后文我将引入“飞渡九连”和“飞渡七连”的说法来进行解释。
飞渡九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反击飞渡(由于设计缺陷导致很难全弹),在交锋计划中编号为31。一般来说,仅当弦一郎弹开玩家的攻击后才会出(招架不会出)。飞渡九连的具体表现为:弦一郎会在原地进行一个左右挥刀二连;若第二刀被玩家弹开,则会有后续的七刀。需要补充的是,在弦一郎的p2以及p3,若玩家在成功弹开前置的左右挥刀的第二刀之后与弦一郎拉开距离(4.1m),弦一郎会在后续七刀的第四刀之后变招。p2变招为拉弓射箭一次,p3变招为前跳突刺。而在p1则会完整地做完整个动作,不会因为玩家拉开距离而变招或者停刀。
重点来了,我们一直以来称呼的主动飞渡(飞渡七连)中的“主动”二字其实并不准确。因为飞渡七连其实是有两种的:一种是主动计划9,一种是交锋计划40。这两种飞渡七连在动作表现上完全一致:弦一郎左跑(玩家视角)并转身蓄势,然后使出飞渡七连。
然而,即使动作表现完全一致,我个人认为这两种飞渡是有必要被区分开的:因为这两种飞渡七连在触发条件以及机制上的确是有区别的。为了方便解释说明,我个人暂且将它们称主动七连和反击七连,而上文的反击飞渡我暂且称之为反击九连。
首先,主动七连顾名思义,是弦一郎在自由态会直接使用的。然而,主动七连其实是以4+3的形式分段释放的。即玩家在弦一郎使用主动七连之后立刻与弦一郎拉开距离(4.1m),弦一郎并不会做完完整的七连。具体表现为:p1时,弦一郎在四刀之后直接停刀;p2时,弦一郎在四刀之后变招为射箭一次;p3时,弦一郎在四刀之后变招为前跳突刺。并且,弦一郎在处于p1p2时,主动七连其实几乎是不会出的。我们平时遇到的基本上都是弦一郎招架玩家的攻击之后,或者玩家弹开弦一郎的攻击后,弦一郎使出的反击七连。由此可见,主动飞渡的说法确实是欠妥的。
而反击七连则是完整的七连。无论你是否拉开距离,无论弦一郎处于哪一阶段,这七刀他一定会砍完。
区分主动七连和反击七连其实也很简单。弦一郎在自由态直接左跑蓄势的就是主动七连(利用无锁进行回身或侧砍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主动七连,但基本上在p3才会遇到)。而弦一郎招架(弹开不会出)玩家的攻击后,或玩家弹开弦一郎的攻击后,弦一郎紧接着左跑蓄势则是反击七连。
了解了这些,有些小技巧也能够运用到实战中。比如天守阁弦一郎p1的三种飞渡均可以拉开距离来补buff;p2p3我们则能放心地利用反击七连拉开补buff。此外,以上的结论适用于天守阁弦一郎。而心中的弦一郎有一些区别,这些结论不能直接适用。
总而言之,弦一郎其实有三种飞渡。一种是反击九连,一种是主动七连,一种是反击七连。主动七连与反击七连在动作上完全一致,但是在触发条件以及出招逻辑上有区别。主动七连为4+3,会由于玩家拉开距离而在第四刀时停刀或变招;而反击七连则是完整的七刀,一定会砍完。
当然,“主动飞渡”这一说法早已被广泛传开,而去向浅度玩家深究这种称呼上的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本文无意规定大家使用某个称呼,就当是一个科普吧。

飞渡九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反击飞渡(由于设计缺陷导致很难全弹),在交锋计划中编号为31。一般来说,仅当弦一郎弹开玩家的攻击后才会出(招架不会出)。飞渡九连的具体表现为:弦一郎会在原地进行一个左右挥刀二连;若第二刀被玩家弹开,则会有后续的七刀。需要补充的是,在弦一郎的p2以及p3,若玩家在成功弹开前置的左右挥刀的第二刀之后与弦一郎拉开距离(4.1m),弦一郎会在后续七刀的第四刀之后变招。p2变招为拉弓射箭一次,p3变招为前跳突刺。而在p1则会完整地做完整个动作,不会因为玩家拉开距离而变招或者停刀。
重点来了,我们一直以来称呼的主动飞渡(飞渡七连)中的“主动”二字其实并不准确。因为飞渡七连其实是有两种的:一种是主动计划9,一种是交锋计划40。这两种飞渡七连在动作表现上完全一致:弦一郎左跑(玩家视角)并转身蓄势,然后使出飞渡七连。
然而,即使动作表现完全一致,我个人认为这两种飞渡是有必要被区分开的:因为这两种飞渡七连在触发条件以及机制上的确是有区别的。为了方便解释说明,我个人暂且将它们称主动七连和反击七连,而上文的反击飞渡我暂且称之为反击九连。
首先,主动七连顾名思义,是弦一郎在自由态会直接使用的。然而,主动七连其实是以4+3的形式分段释放的。即玩家在弦一郎使用主动七连之后立刻与弦一郎拉开距离(4.1m),弦一郎并不会做完完整的七连。具体表现为:p1时,弦一郎在四刀之后直接停刀;p2时,弦一郎在四刀之后变招为射箭一次;p3时,弦一郎在四刀之后变招为前跳突刺。并且,弦一郎在处于p1p2时,主动七连其实几乎是不会出的。我们平时遇到的基本上都是弦一郎招架玩家的攻击之后,或者玩家弹开弦一郎的攻击后,弦一郎使出的反击七连。由此可见,主动飞渡的说法确实是欠妥的。
而反击七连则是完整的七连。无论你是否拉开距离,无论弦一郎处于哪一阶段,这七刀他一定会砍完。
区分主动七连和反击七连其实也很简单。弦一郎在自由态直接左跑蓄势的就是主动七连(利用无锁进行回身或侧砍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主动七连,但基本上在p3才会遇到)。而弦一郎招架(弹开不会出)玩家的攻击后,或玩家弹开弦一郎的攻击后,弦一郎紧接着左跑蓄势则是反击七连。
了解了这些,有些小技巧也能够运用到实战中。比如天守阁弦一郎p1的三种飞渡均可以拉开距离来补buff;p2p3我们则能放心地利用反击七连拉开补buff。此外,以上的结论适用于天守阁弦一郎。而心中的弦一郎有一些区别,这些结论不能直接适用。
总而言之,弦一郎其实有三种飞渡。一种是反击九连,一种是主动七连,一种是反击七连。主动七连与反击七连在动作上完全一致,但是在触发条件以及出招逻辑上有区别。主动七连为4+3,会由于玩家拉开距离而在第四刀时停刀或变招;而反击七连则是完整的七刀,一定会砍完。
当然,“主动飞渡”这一说法早已被广泛传开,而去向浅度玩家深究这种称呼上的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本文无意规定大家使用某个称呼,就当是一个科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