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六爻吧 关注:1,344贴子:11,420
  • 2回复贴,共1

六十甲子和市面上拖名连山的轨限之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名和十二辰名是一样的。十二辰左旋和北斗回旋方向一致。因此不论是太岁纪年还是十二新月都符合...十二地支可能源于此,当然十二次右旋更在十二辰之前了。
十天干:尔雅中对十天干命名“月阳”“岁阳”.在我国古代有十月太阳历.每月36天,一年360天(另外5-6天过年期间不以干支计算实际一年还是365天左右)。这种十月太阳历在管子幼官(一年三十个节气,和如今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不同)和彝族历法都有体现。十天干可能出于此。并且较早被摒弃的五季论也有用过这种十月制。岁阳同理。
之后所谓天地正数360,气数366(太阳回归年)盈六日,朔数354(太阴平年)虚六日。大体就是让“阴阳和谐”下的正数。
六十甲子:以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可能是“正五行”的需要,不论是十二新月还是不考虑超辰的太岁十二年一周,他的五倍都是六十。
补充的是在十月太阳历中就有分阴阳了,尽管未必用的阴阳两个字,比如说用过公母.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角度也对干支起源做过研究,释干支一文也可一观。尽管当时包括郭沫若在内的国内学者大部分都是西源论支持者.
市面上的大定神数铁板神数之流,不过是仿照当时的策轨数在邵雍之易基础上拼凑而成去解读子平术或卦易的,类似这种的产物很多。
比如如今市面上一大堆拖名连山的策、轨的计算也比较简单,大概也就二三十分钟就能搞定。这种东西不过是因为被淘汰所以小众,但因为小众于是现代被吹什么高层秘学。
这也是圈子里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所谓的秘学要么是胡编乱造,要么就是拿着古代被淘汰所以小众没多少人学的东西故弄玄虚。
策数很简单,阳爻每爻九揲每揲四策,阴爻每爻六揲每揲四策。这样任何一卦你就能得到策数.
轨数出自易纬:律历调列,五纬顺轨。
这套东西在1992年中华书局就有出版详细解释过其源流和计算方法,包括其用数来源。市面上这套东西大多都是看了这本书以及周易轨限算之后再自己标新立异的。
这个当时很多天文史学者都会涉及到的。
轨是完全出自天文历算的。轨数的计算多有不同因为720-760-960等等一轨之数没有统一。在易纬乾凿度里有讲过运算法则。
只不过策、轨的计算比较少有人用,于是明清时期就有人拿这个魔改一番放进铁板、大定乃至于六爻、梅花里面号称所谓的高级术数,更甚至吹嘘连山易,然而基本是胡扯蛋。铁板之流完完全全是东拼西凑。方法复杂并不代表高深,更多的是强行胡扯出来。
轨限用于算命是北宋开始的,宋史艺文志虽然提到各种轨革典籍,也有诸如轨革六候诗,周易轨限算,但和连山没太大关系。并且不少为东拼西凑,而明清时期诞生的术数用这种完全是瞎扯.
最重要的是古代也是有神棍的,轨革卦影之说在两宋很多神棍都去扯。但当时北宋五子根本看不上这套东西。
自张行成之后轨革之法就几乎没了意义,沦落为神棍拼凑术数坑蒙拐骗的手段了。
至于后来费孝先其用大体都是结合卦影之说,沦落为术士所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17 18:20回复
    老师讲讲京氏易卦气与建候积算呀,跟您学习


    IP属地:重庆2楼2025-02-03 19:24
    回复
      2025-07-30 03:15: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策轨数和大定数还真不好说谁抄谁。因为心易一书是市面上策轨数能追溯到最远的。心易一书是策轨数和大定数写在一起的。你要说大衍筮法的策数当我没说。且大定数市面上的资料大多是杨向春写的。他的心易发微也是策轨数和大定数写在一起。策轨数的古籍还有皇极祖数解,真本皇极祖数解,皇极观物心易这三本。而且都是注重论策数而不是轨数。至于铁板数我就不了解了。以上为个人观点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10 2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