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指挥许世友攻打长山列岛
1949年6月22日,山东军区张云逸、康生、许世友、袁也烈致电华东军区并中央军委:“为便于海上交通、夺取蒋匪北方仅有之海军据点,以巩固国防,建设海防起见,我们拟派队攻取长山岛,”并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请军区指示:一是以胶东军区警备第4、第5旅实施夜间偷袭,一是以24军派1个师并炮团,在警备第五旅配合下先行偷袭,如偷袭不成,即以主力强攻。
27日,华东军区支持实际工作的副司令员、三野前委书记粟裕复电山东军区并报中央军委:夺取长山列岛之战,由第24军派一个师,协同胶东军区两个警备旅攻取较为稳妥,并应详细侦察岛屿地形、敌情及航渡水情,特别要加强船只的准备和部队的强渡训练;在作战指导上,“一切应作强渡的组织准备;而在战术手段上则应尽量争取偷袭成功,不成功时则继之迅速勇猛的强攻。”
为加强炮火支援,粟裕决定调三野特种兵纵队榴弹炮13团两个营北上参战。
30日,中央军委复电粟裕并告山东军区首长,表示同意粟裕关于夺取长山岛的作战意见,还指出:“最主要的是详查敌情地形,认真准备强渡强攻的战术和技术,但不放弃对偷渡的争取。”
根据中央军委及华东军区的指示,山东军区由第一副司令员许世友、参谋处处长刘云鹏、政治部秘书长孙晓风、胶东军区副参谋长裴宗澄和北海军分区副政委张加洛组成了前方指挥部,由许世友副司令员统一指挥第野战军24军72师、24军炮兵团山炮营、胶东军区警备第4、第5旅、特种兵纵队榴弹炮13团和北海军分区地方部队,对长山列岛之敌实施渡海进攻作战。
来源:《档案大观》
1949年6月22日,山东军区张云逸、康生、许世友、袁也烈致电华东军区并中央军委:“为便于海上交通、夺取蒋匪北方仅有之海军据点,以巩固国防,建设海防起见,我们拟派队攻取长山岛,”并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请军区指示:一是以胶东军区警备第4、第5旅实施夜间偷袭,一是以24军派1个师并炮团,在警备第五旅配合下先行偷袭,如偷袭不成,即以主力强攻。
27日,华东军区支持实际工作的副司令员、三野前委书记粟裕复电山东军区并报中央军委:夺取长山列岛之战,由第24军派一个师,协同胶东军区两个警备旅攻取较为稳妥,并应详细侦察岛屿地形、敌情及航渡水情,特别要加强船只的准备和部队的强渡训练;在作战指导上,“一切应作强渡的组织准备;而在战术手段上则应尽量争取偷袭成功,不成功时则继之迅速勇猛的强攻。”
为加强炮火支援,粟裕决定调三野特种兵纵队榴弹炮13团两个营北上参战。
30日,中央军委复电粟裕并告山东军区首长,表示同意粟裕关于夺取长山岛的作战意见,还指出:“最主要的是详查敌情地形,认真准备强渡强攻的战术和技术,但不放弃对偷渡的争取。”
根据中央军委及华东军区的指示,山东军区由第一副司令员许世友、参谋处处长刘云鹏、政治部秘书长孙晓风、胶东军区副参谋长裴宗澄和北海军分区副政委张加洛组成了前方指挥部,由许世友副司令员统一指挥第野战军24军72师、24军炮兵团山炮营、胶东军区警备第4、第5旅、特种兵纵队榴弹炮13团和北海军分区地方部队,对长山列岛之敌实施渡海进攻作战。
来源:《档案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