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论吧 关注:60,972贴子:3,068,973

人类停止进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环境压力下,一种基因突变逐渐扩散到整个人群,改变了人类的某种性状——这种经典的进化方式需要环境保持数万年不变,但在当前环境迅速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进化?
人类祖先在大约6万年前走出非洲向全 球迁徙时,他们遇到了一些仅凭史前技术 无法解决的环境难题。
很多科学家因此猜测,对人类基因 组进行全面分析,应该会找到很多证据表 明,一些新型突变最近才扩散到不同人群 中。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因为拥有这些 突变的人会比没有的人繁殖出更多更健康 的后代。
然而事实证明,尽管在人类基因组 中,的确有些“标记”暗示我们的祖先曾 经历过强烈而快速的自然选择过程,但大 多数能检测到的自然选择发生的速度,似 乎都比科学家想象的慢得



1楼2010-11-13 09:55回复
    综述
    几千年前,人类跋山涉水,首次来到海拔4 200 多米的青 藏高原。虽然这个没有竞争者的全新环境可以为他们提 供种种好处,但在海拔如此高的地区,空气中的平均含氧量 大约只有海平面的60%,这会导致慢性高原病,提高婴儿死 亡率,对他们的身体是严峻考验。今年年初,一系列研究发 现了一种在中国藏族人中很常见,但在其他人群中很罕见的 基因变异,它可以调节藏族人体内的红细胞生成量,这或许 有助于解释藏族人为什么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一发现 立即引起全球关注,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向我们 展示了人类如何在不太遥远的过去快速适应新环境。一项研 究估计,这个有益变异扩散至大多数藏族人体内的时间距今 不到3 000 年——在进化长河中,这只是一瞬间而已。
    在藏族人身上的发现,似乎印证了这样一种观点:自从大 约6 万年前(估计的时间范围为5 万年前~ 10 万年前)人类 首次走出非洲大陆后,在生理上已经经历过多次这样的适应性 改变。在从闷热的东非草原和灌丛带向外迁徙的过程中,人类 足迹几乎遍及寒冷的冻土带、潮湿的热带雨林、酷热的沙漠等 所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区,高海拔只是多种环境挑战中的一 种。不可否认,人类对环境的很多次适应都含有“技术”成分, 比如为了抵御寒冷,我们制造出了衣服。但在史前时代,仅凭 技术根本不足以解决传染病大范围流行、高山上空气稀薄等环 境难题。在这些情况下,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只能通过遗传进化 而不是技术来解决。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期,对人类基因组的 全面检测会发现很多最近才扩散至不同人群的新基因突变,原 因则是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携带这些突变的人生出的孩子, 会比其他人的孩子更健康、更有利于繁殖。
       选择记忆
    如果一段DNA 区域上的SNP 多样性较低,科学家就可 以推断,这个区域经历过自然选择。从整个基因组水平来 看,任意两个人都非常相似,每1 000 个核苷酸对里仅有1 个不同。发生单个核苷酸变异的位点叫做单核苷酸多态性, 简称SNP。每个SNP 位点上的不同DNA 片段叫做等位基因。 如果一个SNP 等位基因能提高繁殖效率,它最终就可能扩 散到整个群体中,也就是说,这个基因被自然选择“选定”了。 同时,这个有益基因附近的等位基因也会随之遗传,因而 也会在人群中越来越普遍。这样一来,原本在这个SNP 位 点的其他基因都会被现在这个有益基因及其“跟随者”取代, 导致这个区域的多样性降低甚至消失,这个过程就叫做选 择性清除。
    


    2楼2010-11-13 09:55
    回复
      2025-08-21 07:09: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缓慢的进化
      更多证据表明,经典意义上的自然选择的发 生其实非常缓慢,而且还需要环境长期保持不变。
      经 典的选择性清除——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一 种新的优势突变在人群中迅速固定下来,实 际上很少发生于我们的祖先踏上环球旅行之 后。我们推测,自然选择对单个等位基因的 作用其实相对微弱,因此仅能缓慢地推进基 因的扩散。这样一来,只有当环境压力数万 年持续不变的时候,大多数等位基因才可能 在选择压力下扩散至整个人群。
      一个形状,多个基因
      每个性状的变化,其实都涉及 成千上万的基因变异。
      我们的结论似乎自相矛盾:如果一个有 用的等位基因真的需要50 000 年而非5 000 年才能在一个群体中普遍存在,那么人类为 何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尽管我们理解得最充 分的适应性变化都源于单基因突变,但绝大 部分的适应性变化可能并非以这种方式产生, 而是由一些对基因组中上千或上万个相关基 因具有温和影响的基因变异造成的——也就 是说,这些适应性改变是多基因性的。
      继续进化
      只要基因组没有经过大规模的 人为改造,人类仍然会是今天的人类。
      与文化、技术——当然,还有地球环境——的变 化速度相比,绝大部分人类遗传特征的变化都极其缓慢。而 且,较大的适应性转变需要环境保持千万年不变。因此,从 今以后的5 000 年里,人类所处的环境无疑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但只要基因组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人为改造,人类大概仍然会 是今天的人类,不会有什么变化。
      


      3楼2010-11-13 09:56
      回复
        生命是种极其精致的过程,要造就这种精致的过程,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果以现在科学的理解,几十亿年的时间根本不够用,。。。。但生命毕竟创造出来了,这只能说明,人类对生命的产生机制和工作机制了解不够,。。。


        IP属地:福建4楼2010-11-13 11:16
        回复
          基督教告诉我们,人是上帝创造的;
          达尔文告诉我们,人是猿类进化的;
          中国人告诉你,人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变成这样的,叫做“自作自受”!(不要理解成贬义)


          5楼2010-11-13 11:19
          回复
            【只有当环境压力数万年持续不变的时候,大多数等位基因才可能在选择压力下扩散至整个人群。】
            这个判断明显不对,如果环境压力足够大,不适应者根本无法生存而灭绝,剩余的全部是“基因变异”的后代。这就是在(西)TMD用得着这么敏感吗(藏)这样的极端环境下数千年能完成整个人群变异的原因。


            IP属地:广东6楼2010-11-13 11:46
            回复
              继续读
              【我们的结论似乎自相矛盾:如果一个有 用的等位基因真的需要50 000 年而非5 000 年才能在一个群体中普遍存在,那么人类为 何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尽管我们理解得最充 分的适应性变化都源于单基因突变,但绝大 部分的适应性变化可能并非以这种方式产生, 而是由一些对基因组中上千或上万个相关基 因具有温和影响的基因变异造成的——也就 是说,这些适应性改变是多基因性的。】
              


              7楼2010-11-13 11:53
              回复
                7楼:
                【一个有 用的等位基因真的需要50 000 年而非5 000 年才能在一个群体中普遍存在】
                这是有前提的:“对单个等位基因的 作用其实相对微弱,因此仅能缓慢地推进基 因的扩散”
                如果单个等位基因对于适应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它就能迅速地推进基因的扩散。从而能迅速适应新环境。


                8楼2010-11-13 12:06
                回复
                  2025-08-21 07:03: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需要50 000 年而非5 000 年才能在一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前提条件是,“突变人”和“普通人”都能好好生存,突变基因需要以“扩散”的形式普及整个人群。
                  如果在一个极端环境下,普通人几千年就死绝了,只剩下“突变人”在繁衍,根本就不用“扩散”。突变人没有竞争对手而迅速繁衍直接取代了普通人。


                  IP属地:广东9楼2010-11-13 12:08
                  回复
                    回复:9楼
                    【很多科学家因此猜测,对人类基因 组进行全面分析,应该会找到很多证据表 明,一些新型突变最近才扩散到不同人群 中。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因为拥有这些 突变的人会比没有的人繁殖出更多更健康 的后代。】看看开头!
                    “如果在一个极端环境下,普通人几千年就死绝了,只剩下“突变人”在繁衍,根本就不用“扩散”。突变人没有竞争对手而迅速繁衍直接取代了普通人。”
                    目前还没有“极端”环境吧?青藏高原算得比较“极端”吧?可是在那里工作的低海拔人也不少吧,也没死绝不是么?
                    【然而事实证明,尽管在人类基因组 中,的确有些“标记”暗示我们的祖先曾 经历过强烈而快速的自然选择过程,但大 多数能检测到的自然选择发生的速度,似 乎都比科学家想象的慢得】
                    


                    10楼2010-11-13 12:20
                    回复
                      回复:8楼
                      环境的变化导致我们性状的改变,但是性状的改变并非完全取决一个“单独的有用基因”,而是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
                      青藏高原的情况属于特例,而产生的结论是【我们有理由预期,对人类基因组的 全面检测会发现很多最近才扩散至不同人群的新基因突变,原 因则是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携带这些突变的人生出的孩子, 会比其他人的孩子更健康、更有利于繁殖。】
                      然而事实是【然而事实证明,尽管在人类基因组 中,的确有些“标记”暗示我们的祖先曾 经历过强烈而快速的自然选择过程,但大 多数能检测到的自然选择发生的速度,似 乎都比科学家想象的慢得多。】
                      】,


                      11楼2010-11-13 12:30
                      回复
                        回复11楼:
                        【性状的改变并非完全取决一个“单独的有用基因”,而是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
                        性状的改变有可能是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但也有可能完全取决一个“单独的有用基因”。
                        孟德尔同志的试验表明:豌豆花颜色这个形状的改变就是完全取决一个“单独的有用基因”。
                        回复7楼:
                        【人类为何能迅速适应新环境?...适应性改变是多基因性的】
                        适应性的改变有可能是多基因性的,但也有可能是单基因性的。
                        因此,不能仅仅因为人类迅速(当然,是不是“迅速”还有待讨论)适应了新环境就武断地认为一定是多基因性的。
                        回复10楼:
                        【还没有“极端”环境吧?】
                        不是多只有达到绝对的“极端”才会进化快。
                        接近“极端”可能导致进化快,远离“极端”可能导致进化慢。
                        回复10楼:
                        【大多数能检测到的自然选择发生的速度,似乎都比科学家想象的慢得】
                        多基因性只是可能之一
                        也有可能大多数能检测到的自然选择,多是不那么“极端”的。


                        12楼2010-11-13 12:50
                        回复
                          回复:12楼
                          【更多证据表明,经典意义上的自然选择的发 生其实非常缓慢,而且还需要环境长期保持不变。】这句话,要如何推翻呢?
                          【每个性状的变化,其实都涉及 成千上万的基因变异。】这个前提是人类。
                          “动物中也有一些性状是由显隐性单基因控制,而高等动物如人类的绝大部分性状则是由复杂的多基因相互作用及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并不表现为简单的孟德尔遗传定律。”而人类由单基因控制的性状有:舌头卷成筒状、遗传性秃发、对一种化合物苯硫脉(PTC)的苦味识别能力。
                          


                          13楼2010-11-13 13:19
                          回复
                            【只有当环境压力数万年持续不变的时候,大多数等位基因才可能在选择压力下扩散至整个人群。】
                            这个判断明显不对,如果环境压力足够大,不适应者根本无法生存而灭绝,剩余的全部是“基因变异”的后代。这就是在西藏这样的极端环境下数千年能完成整个人群变异的原因。


                            IP属地:广东14楼2010-11-13 13:47
                            回复
                              2025-08-21 06:57: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13楼:
                              请捋顺你的逻辑
                              你在3楼论述了单基因性进化缓慢,不足以导致人类的迅速进化,因此得出:人类的适应性改变是多基因性的。
                              当你的依据——“性状的改变...是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单基因性进化缓慢”等在8楼、12楼被驳倒时,又把依据给改了。”
                              从你13楼的表达看,似乎你是依据这个性状“是人类”的、而人类的绝大部分性状是多基因性的,所以人类性状的改变是多基因性的。
                              你的这种表达方法让我等外行们甚为疑惑:你究竟是依据什么来判断性状的改变是不是多基因性的?
                              如果依据3楼的“性状的改变...是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单基因性进化缓慢”,你应该对8楼、11楼的反驳给予合理的解释,而不是提出新的依据。
                              如果依据的是12楼提出的新依据,则3楼的文字似乎就是毫无逻辑的多余文字。


                              15楼2010-11-13 14: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