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的歌曲是玉刚所爱,演绎得也相当好。我认为玉刚应好好把握,因为红楼是不圬的经典,王立平先生呕心沥血而写成的红楼歌集,世间再难有第二人。因为要懂红楼梦、懂曹雪芹才能写出好的红楼曲,王立平做到了。但要唱出王立平作品的精髓和灵气,歌者也必须懂红楼梦,懂曹雪芹。
玉刚日后再唱《葬花吟》时,不妨再回味王立平先生在央视百年歌声上所说的一段,从中推敲感情。特别是「天问」的意思。
王立平先生在谈到创作《葬花吟》时说:
过去我们所有看到的葬花,都是哭哭啼啼的,悲叹著花落人亡两不知。但是我似乎觉得,没有写出完全曹雪芹的原意。我总觉得暗藏著一种什麼东西。所以那个时候,我每天都在读这个葬花词,每天都在不得其解。我曾恨自己,我觉得我真没用,为什麼找不到那种感觉。在我所有作品里,也括在红楼梦的作品,一个作品写的时间最长的。曹雪芹为什麼对林黛玉情有独钟,干吗就给她写了这麼长的一个,那麼精彩,那麼深刻,那麼恸情的一个词。我觉得她讲的不仅仅是林黛玉一个人的命运,这应该是红楼梦里的一个主题,就是对女人,对这个姣好的女子们的一种深深的同情,而林黛玉又是一代表。所以当我想到,看到了那一句,有一天突然出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突然我受到一种启示。我说这首不仅仅是悲天悯人地去唱葬花,更应该唱出一种「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