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供词
张牧笛
孤独几乎是人类的本能。它是我们对于所有美好与丑陋,温暖与寒冷,生与死的无声的控诉,是我们的青春在这个世界上所遭受的一切痛楚,连同我们没有被温暖的身体和内心,连同我们沉睡的呼吸和灵魂,一起浸入那空茫茫的时光的白,没有边沿,亦无从追溯。
《隐之书》里写着:“这一切都真实,一切都不真实。那地方就在那里。是我们命名的地方,也非我们命名的地方。的确是。”
摧毁与创造,谁更先于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又将先于谁的诞生。现实与梦境,谁是有形之物。有形之物是否源于梦境的消融。我们难以认清的事物的真相,触手可及却遥不可知。牢不可破的静物的格局里,苍茫而辽阔的孤独感盘踞而生,与我们的欢喜相互对峙,燃烧着无穷尽的热情,换取一些安静的天赋。
我们被喧嚣的人群所包围,聆听孤独传来的仁慈的回声。我们站在暖融融的青色的阳光下,意念却穿透云层,趋向高空。我们拒绝尘世的琐碎,渴望着获得完美的生命力,与迷惘的失忆的未来产生微薄的共鸣。我们渴求同类,但情感的跌宕,命运的曲折常常令我们忘记该如何更好地相处,靠得越近的人,伤害彼此越深。我们躲避孤独,却反被孤独利用。
那是因为我们在爱之前,先学会了憎恶。
占据我们大半青春的友情与爱情,并不是始终静默无声的,它们缓慢地交谈,露出花朵一般美好的纯真的笑容。它们在城市的迷宫里长久地居住,藤蔓般缠绕着我们的约定直至缘分终结。美好已然消失,残存的光芒让人冷。
我们是因孤独而相互依存,亦是因孤独而渐行渐远。我们害怕孤独,却又不自觉地歌颂孤独,我们的孤独,正是因了我们对这世界敏锐的体察与丰富的关怀,因了我们对这世界复杂的恨与爱,因了那些有生命的,充斥着彷徨与妄想的乐曲,因了屏幕上交替的相遇与别离,也因了我们笔下流动的文字,因了一切短暂的无限的物质。
空茫茫的地带,风呼啸而过。谁来承担孤独的重量?谁来书写孤独者的供词?谁是谁的影子?谁带走了谁的回声?
请清醒地生活,请珍视彼此,请拒绝繁华中的苦痛,请享受孤独中的幸福。
张牧笛
孤独几乎是人类的本能。它是我们对于所有美好与丑陋,温暖与寒冷,生与死的无声的控诉,是我们的青春在这个世界上所遭受的一切痛楚,连同我们没有被温暖的身体和内心,连同我们沉睡的呼吸和灵魂,一起浸入那空茫茫的时光的白,没有边沿,亦无从追溯。
《隐之书》里写着:“这一切都真实,一切都不真实。那地方就在那里。是我们命名的地方,也非我们命名的地方。的确是。”
摧毁与创造,谁更先于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又将先于谁的诞生。现实与梦境,谁是有形之物。有形之物是否源于梦境的消融。我们难以认清的事物的真相,触手可及却遥不可知。牢不可破的静物的格局里,苍茫而辽阔的孤独感盘踞而生,与我们的欢喜相互对峙,燃烧着无穷尽的热情,换取一些安静的天赋。
我们被喧嚣的人群所包围,聆听孤独传来的仁慈的回声。我们站在暖融融的青色的阳光下,意念却穿透云层,趋向高空。我们拒绝尘世的琐碎,渴望着获得完美的生命力,与迷惘的失忆的未来产生微薄的共鸣。我们渴求同类,但情感的跌宕,命运的曲折常常令我们忘记该如何更好地相处,靠得越近的人,伤害彼此越深。我们躲避孤独,却反被孤独利用。
那是因为我们在爱之前,先学会了憎恶。
占据我们大半青春的友情与爱情,并不是始终静默无声的,它们缓慢地交谈,露出花朵一般美好的纯真的笑容。它们在城市的迷宫里长久地居住,藤蔓般缠绕着我们的约定直至缘分终结。美好已然消失,残存的光芒让人冷。
我们是因孤独而相互依存,亦是因孤独而渐行渐远。我们害怕孤独,却又不自觉地歌颂孤独,我们的孤独,正是因了我们对这世界敏锐的体察与丰富的关怀,因了我们对这世界复杂的恨与爱,因了那些有生命的,充斥着彷徨与妄想的乐曲,因了屏幕上交替的相遇与别离,也因了我们笔下流动的文字,因了一切短暂的无限的物质。
空茫茫的地带,风呼啸而过。谁来承担孤独的重量?谁来书写孤独者的供词?谁是谁的影子?谁带走了谁的回声?
请清醒地生活,请珍视彼此,请拒绝繁华中的苦痛,请享受孤独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