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时便与同龄人不同,喜欢二次元文化,那时文化还很纯粹。读书时学了些本事,在字幕组和翻译组工作,第一次参与相关线下活动,便是字幕组的线下展子(图一),见到同事出的cos,当时对我简直如初恋(甚至现在还是用这个当手机锁屏),也让我梦想着以这种身份去表达自己对该文化的热爱。 高中攒钱买了自己的第一套cos服,介于自己的身高和身材,觉着走不了帅哥路线,只能走可爱路线,就选了以前游戏杀戮天使里的女主角。并无经验,不知道化妆和假发都可以请人,便用口罩和原胚假发糊弄过去了,以为自己适合露脸。 终究是小孩,待正式出了正片认为不受欢迎,觉得自己露脸不好看,玷污了角色,便卖掉了所有衣服,转到不露脸的兽装了,想着为他人带去快乐,欣赏他人更还原更好看的作品。 堂妹爱绘画,也很喜欢这种文化,我常抽出时间来带她去各种活动,大家都很开心。但文化毕竟小众,她的父亲不信任也不清楚,想着法子阻拦了。高中元旦学弟学妹很活泼很大胆,把cosplay带入了校园,我便同班主任说明,也回家换装去了,大家对该文化的热爱,我是有目共睹的。同时期结交了一些同好,那段日子很开心。 到了大学,同好们便分开了,去了各自的城市,回了各自的家乡,难以再见。在学校找到了社团,以为找到了组织,前辈们大多熟络,后人难以融入;同辈们大多开朗,却喜欢攀比,仿佛角色的热爱是靠衣服堆出来的,好似也不太了解角色。 世道一下子感觉就变了,人们不再用“合影”来合影,改成了“集邮”;不再用“想深入交流”来联络,改成了“扩列”;周边不再被提及,随之而来的是谷子(goods);表达对作品及人物的喜爱,由最初的各种二次创作,同好的相互探讨,变成了不断花钱买相关东西;人们出cos不再只是喜欢而还原角色记录自己,而是通过照片宣传自己;漫展也不再是同好们纯粹的聚集地,而以资本推动了…… 我突然对我一直处于的文化圈子陌生了,如今一个普遍的同好与我攀谈,我却难以理解他的术语,甚至于难以理解当今时代的这个文化,哪怕我曾沉浸于它。突然回忆人生中的第一场展子,由字幕组的大家组织的活动,每个人都那么快乐,那么纯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