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11日漏签0天
陈慧娴吧 关注:258,335贴子:1,426,69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陈慧娴吧
>0< 加载中...

陈慧娴_我觉得港乐的黄金时代已经变得考古化了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珀西拉
  • 辞言娴雅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算真真正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新增的乐迷又有多少呢?非香港,非粤语地区的听众滞后性更强,可能几乎所有人都是通过四大天王了解的,但是之后那时不能算作黄金时代了,如果没有当今的网络时代,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这一段港乐盛世会彻彻底底的淹没在时代中。
作为一个年轻乐迷说几个例子
1,我是在高中时才知道原来在四大天王之前是两位超重量级巨星垄断了80年代的香港乐坛,这两个人分别是那个穿着黄色西装唱水中花的谭咏麟,一个是在我小时候就知道主演《倩女幽魂》的张国荣,学生时代的我第一次知道这两个我早就认识的两位大明星在80年代如此的辉煌。
2,对几位女歌手的印象叶倩文就是一个唱《潇洒走一回》的中年歌手,林忆莲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台湾女歌手,陈慧娴是一个看着不年轻安静唱歌的非内地女歌手,梅艳芳是我一个亲人的偶像但是我听说她的时候是03年左右那时我还是小孩
3,在00年代,在周杰伦为代表的新生国语潮流冲击下,在《两只蝴蝶》为代表的网络情歌冲击下,就算香港当时的巨星陈奕迅的《爱情转移》也只不过彩铃大军中的‘芸芸众生’,四大天王被追星新一代偶像的年轻人视为老古董,更不要提谭张,许冠杰,徐小凤,梅艳芳,罗文等更早于四大天王的歌手们了,追随港乐的粤语区歌迷,挚爱港乐的内地歌迷固然保持着他们都热爱,但是时代大潮如此,因为当时的信息媒介,年轻人只会了解并追求新兴事物,港乐正在被忘却。


  • 珀西拉
  • 辞言娴雅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随着10年代,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让各个年龄段的人搜索引擎自由。再之后,短视频时代的选择多元化,让更多的大数据每时每刻源源不断的呈现在人们手机里面。这时当年的港乐才算又一次进入年轻人的视野,让80年代的那个意气风发的谭校长,青春靓丽的陈慧娴,90年代初迷离梦幻的关淑怡等等…与那些对他们完全陌生的年轻人见面,这时涌现出一大批90后,00后港乐迷,这些人将来会成为未来观众的主力军并将当年的传奇人物,美好故事,争议事件讨论并传播下去。


2025-11-11 21:54: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珀西拉
  • 辞言娴雅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个年代的视频资料如同考古遗迹,数量有限,对于歌迷来说,这些视频资料成为了四书五经,喜欢的片段每天研读好几遍还要分享给身边朋友,网络大众,目的不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港乐吗。所以说之前的节目还算非常利好,毕竟让更多大众了解,才能让那个年代的港乐歌迷更加壮大,要是乐迷越来越少,整个圈子都被湮没,对于任何人的歌迷都不是好事。


  • 千千晚星@
  • 娴静少言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实只是通过网络了解的话,也应该只会一小部分会选择去了解一下明星的岁月历史,大部分人只是看热闹的,包括向身边人分享啊什么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应于他自己的一个圈子和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毕竟每个人的经历,成长过程等等都不一样。所以要说让以后的年轻人能够多了解,我觉得还是通过经典的影视剧,经典的歌曲才会去了解,网络上的流量和身边人的分享,作用还挺有限的。我本应该小学那个时候是听周杰伦那一批新生代的华语音乐人的歌曲,但却是听的是四大天王,甚至对周杰伦他们可能都不熟悉,只对几首特别广为流传的会知道,因为同班同学下课会在那里唱,比如稻香啊什么的。我当时只知道张学友,刘德华,周华健,王杰啊等等,是因为我爸一天到晚放那些,我刚接触电脑,也不会自己去下载什么app,顶多就是打打网页上的游戏,所以听的酷狗音乐里放的都是父母那一辈爱听的歌,从这个方式我知道了这些歌手。等到了初中,才听到了《傻女》,当时只觉得被惊艳到,因为小学阶段男声听太多了,突然来了一首这么有质感的女声,那种感觉记忆犹新,但我也没有在意是谁唱的,或者说可能当时看了名字,事后也忘了,因为那个年龄我还太小了,我也听不懂歌曲里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我只知道旋律好听,声音好听,歌好听我就很喜欢听。直到大学,有过这么漫长时间的人生经历以后,才读懂了歌词中的情感和意蕴,也开始注意那些歌都是谁唱的,这才有了对陈慧娴的认识和喜欢。所以我觉得,只要是经典的,会一直被流传下去的,才是会被人熟知和认识的方式,人在不同的阶段,才会喜欢不一样的事情,这些描绘时代的经典歌曲,随着每个人的内心的丰富和成熟,还是会被大家从某个角落拾起并记住和传递下去的。至于每个人喜欢哪位歌手的传世经典,并以此了解而粉上她,那都是很复杂的事情了,和性格,和成长环境,和外貌上的审美标准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无论是哪位歌手都会有喜欢她的人的。


  • 霁雨&初晴
  • 小吧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九六年上大学,期间买了生平仅有的四盘磁带:谭咏麟、王杰、陈慧娴、小虎队


  • 贴吧用户_GAeDE8N
  • 求娴如渴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实以前很多的香港港歌星都可以通过很多报刊去了解,只不过这些报刊大多都绝版了


  • 以与子期
  • 娴情意趣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港乐十余年黄金期已成绝响,考古化不可避免。粤语歌曲在内地的盛行与香港经济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深度绑定,属于不可复现的奇观。各领风骚数十年,港乐的经典程度已然是奇迹了。从个人情绪价值来说,抱着酷狗等音乐平台听歌就完事了,传唱度高低与己无关;但人有分享欲,赏心乐事希望与人共享。从这个角度讲,芒果台等整活搞话题,对更多人认识歌手,提升粤语歌曲“能见度”不是坏事


  • 贴吧用户_a175ZGt
  • 娴外知音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30年前,香港经济比大陆领先很多,所以很多人对香港也是比较向往的,现在最多是平视,而且差距只会越来越大,香港不是以前的香港了。还有就是以前物资匮乏,娱乐选择很少,现在互联网短视频迭代飞快,信息爆炸。
说白了,都是时代的产物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陈慧娴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