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的迭代是为了创造力和生产力的上升,而不是为了将人类地位取代。
举个例子,当AI辅助生产达到高智能时代后,小说生产将会是这个样子的。
一个水平一般、文笔几乎没有、认知和知识储备近乎为零,但文学审美与文笔阅读能力还不错的、有3年AI写作经验的网文生产者,基本可以代表网文中低段水平。
他每天的工作,是进行AI调教与智能升级喂养。而且网文的形式,也会从单一的阅读,变成多元化的深度体验,即开放式小说。
如果你是用文字阅读,那么主角和剧情就会根据你的每一次选择和反馈进入不同的分支,如何设置分支就很考验作者的功底,是在每章末尾、还是重大剧情转折处、还是在主角每一次思考的时候,等于是读者在主宰剧情的进展,而作者则控制的成千上万的剧情线,负责开源、审核、调整、指导、修订节点,并且这些是在大纲中完成,AI生产的每章大纲不超过200字,方便作者快速阅读审核,然后让AI自主扩展写作完成自动上传。无需对最终成稿进行二次校对审核,不然就太花时间了,因为大后期有的剧情线章节,可能永远都不会有读者看到,就跟隐藏结局一样。
当然,也可以关闭自主选择,让小说随机推进,这样没人知道你听的这部小说是什么发展和结尾。
至于AI的文笔与最终成稿的内容质量,则在作者最开始训练AI时就已经完成了。
一部可以深度体验、高质量的AI小说,将会在未来成为一种风尚。
不需要质疑文笔,高智能AI的文笔基本已达大部分普通人的阅读能力上限。
不需要怀疑知识储备,哪怕这个作者一丁点专业知识都不具备,但有AI在,作品内容永远是最专业的。
唯一限制作品质量的,就是作者本人。
有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设计这么多的情节与分支线,能不能把控这么多分支线的走向,或者有没有能力将AI训练到连分支线也能自主完成的地步,我不怀疑AI能做到,但需要一个推动力,也就是作者要有足够的基础推力,AI才能走得更远。
就跟很多游戏一样,剧情线和结局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尾。
但即便是黑神话,投入这么大,也只能做三五个结局。
未来如果AI去做游戏,相信也是同样的发展。
人控制大纲,AI完成末端。
在现在,写一部有一万种结尾和分支剧情的小说,没有人能做到,花一个作者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码字根本来不及,因为这等于同时写一万部小说。
但有AI,就能做到。
有了AI,任何人都能做到。
所以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和产品形式去推测未来,觉得人被取代了。
都未来了,谁还看一成不变的小说哦!
在AI的基础上,未来对一个好作者的定义肯定完全不同,文笔、知识、剧情设计。。。都不用,考验的是逻辑、节点自然、人物代入、AI训练能力、世界观构架、快速审阅.......
AI不会取代人,取代的是不会用AI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