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田镇(九都)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1、南田村
据《南田山志》载:“兹山在县南万峰之巅,为峻极而绝尘之上,乃有沃壤百里,平畴千顷,赐名南田。”故名南田村。
2、梅树村
古时,该地河边长有一株腊梅树,当地人取村名为梅渚村;后当地人又取村名为梅树村。
3、武阳村
村于四周群山环抱,多雾,村前田垟常笼罩在雾气之中,古名雾垟(阳通垟),后演变为方言谐音的武阳。
4.龙上村
前山像一条龙,盘旋此地,古称龙山,村在山的北部田垟上首;后当地人取村名为龙上村。
5.九都村
取明清时南田的旧称“九都”为名。
6.横山村
该村的地像一条横贯的祥龙,名横山,村处横山底首
7.三源村
清时此地属青田县九都,当时一个都分十个源,此地原属三源。
8.五源村
明清时,该地属青县九都五源。
9.新岳村
店岭、源头、竹园底三个行政村合并为新的行政村,并命名为新岳村。
10.呈段村
据传说,明万历年间有二个福建汀洲人,一名华伍,一名黄雅周2人外出寻地安居,到此地时挑担绳断,后二人在此安居落业,初取名绳断,后演变为呈段。
11.郑岙村
郑姓人在此山岙中始居,后当地人取村名为郑岙村。
12.十源村
原属青田县九都十源
13.光明村
取村各业前途光明之意。
14.高新村
该地公社化时属十源公社高一(高展)、高二(叶山)、高三(李垟塆)等三个大队地域。因此,后取原高一、高二、高三大队的高字组名,重新组成现高新村。
15.龙岙村
以原梁岙、龙二两个行政村各取一字命名为龙岙行政村。
16.南岳村
岳垟村和言山村解放初期是一个乡,原名就叫岳垟乡,岳垟和言山的地形连成一片像一只鹤,南田话同音为岳,故名南岳。
17.黄寮村
因处原黄寮乡,故名
18.西湖村
因村庄合并,取村庄西与湖字,故名。
19.富民村
因两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
20.高村民族村
因村庄合并,各取一字,故名。
1、南田村
据《南田山志》载:“兹山在县南万峰之巅,为峻极而绝尘之上,乃有沃壤百里,平畴千顷,赐名南田。”故名南田村。
2、梅树村
古时,该地河边长有一株腊梅树,当地人取村名为梅渚村;后当地人又取村名为梅树村。
3、武阳村
村于四周群山环抱,多雾,村前田垟常笼罩在雾气之中,古名雾垟(阳通垟),后演变为方言谐音的武阳。
4.龙上村
前山像一条龙,盘旋此地,古称龙山,村在山的北部田垟上首;后当地人取村名为龙上村。
5.九都村
取明清时南田的旧称“九都”为名。
6.横山村
该村的地像一条横贯的祥龙,名横山,村处横山底首
7.三源村
清时此地属青田县九都,当时一个都分十个源,此地原属三源。
8.五源村
明清时,该地属青县九都五源。
9.新岳村
店岭、源头、竹园底三个行政村合并为新的行政村,并命名为新岳村。
10.呈段村
据传说,明万历年间有二个福建汀洲人,一名华伍,一名黄雅周2人外出寻地安居,到此地时挑担绳断,后二人在此安居落业,初取名绳断,后演变为呈段。
11.郑岙村
郑姓人在此山岙中始居,后当地人取村名为郑岙村。
12.十源村
原属青田县九都十源
13.光明村
取村各业前途光明之意。
14.高新村
该地公社化时属十源公社高一(高展)、高二(叶山)、高三(李垟塆)等三个大队地域。因此,后取原高一、高二、高三大队的高字组名,重新组成现高新村。
15.龙岙村
以原梁岙、龙二两个行政村各取一字命名为龙岙行政村。
16.南岳村
岳垟村和言山村解放初期是一个乡,原名就叫岳垟乡,岳垟和言山的地形连成一片像一只鹤,南田话同音为岳,故名南岳。
17.黄寮村
因处原黄寮乡,故名
18.西湖村
因村庄合并,取村庄西与湖字,故名。
19.富民村
因两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
20.高村民族村
因村庄合并,各取一字,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