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迹金刚吧 关注:2,367贴子:12,728

秽迹金刚咒的还原与补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因为想持诵秽迹金刚咒,所以查阅大藏经,发现秽迹金刚这个咒语问题太大,用字看上去也很奇怪,咒文也是扑朔迷离,让人费解,并且也很难还原。网上各种版本也是满天飞,奇奇巴巴的什么样的都有,让很多想修学的人摸不到头脑,莫衷一是,有的就只有放弃了,很是可惜。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汉传大藏经中的秽迹金刚咒语本身用字就很偏僻,尤其是里面的咈、咶、吻汁吻、微咭微等字。其实在十几年前就有居士给我发过这个汉文版的秽迹金刚zhou,询问我咒语的梵语标准读音。当时我已经开始学习梵语拼读了,到如今完全掌握梵语的标准发音,前后历经十年,最关键的是在国内老师不好找,北京大学梵语专业梵语语法十分非常厉害,我也请教过,但是他们不注重发音,自身发音也不是太标准,马马虎虎的,仍然难以解答很多语音方面的问题。于是我从藏族老师,汉族老师,一直到尼泊尔老师,印度老师只要会的统统向他们学习,语音老师总共大概有六七位吧。刚开始学习时越学越不对劲,越学问题越多,但是到后来,越学问题越少,各种语音方面的疑难慢慢解开,直到最后完全掌握,完全明了。发音标准到位,前后经历了十年现在我的梵语发音几乎已经和我的印度老师几乎是一模一样。印度老师也十分赞叹我的发音特别标准。当时我拿到那个秽迹金刚咒语,发现和藏传秽迹金刚咒相差很多,而且用字怪癖,很难推断原字。所以就此作罢。再也没有钻研过。直到近日无意间看到了网易博客一佛乘师兄的文章,我是一口气连夜看完,让我不得不佩服大神的严谨科学作风。首先是一佛乘师兄还原咒语时,几乎是将全世界可能找到的对照经文,梵脏汉全部统统拿过来对照,并且他还精通梵语语法,藏文,悉昙体等等,从各个方面去论述为何如此还原,所以他的咒语还原本子准确性远远高于马来西亚台湾某些知名老师的还原本,真是太严谨了。在我眼里,他就是‘’大神‘’。在这样的时代能这样严谨科学客观做学问,能这样的研究比对真是难得的人才,也是我们的福缘。他还原的秽迹金刚的咒文也很有一些道理,但是我也有一些我的猜测和想法,在这里也是相互探讨一下,并不是否认他的观点,因为一佛乘师兄的前提是:如果此咒没有被删减过!而我的大前提是:假如秽迹金刚咒语真的被删减过。一佛乘师兄他还原出了一个33字的咒本,但是还是略有一些疑问之处。
首先:口聿字还部太可能是da或者dha的音,这两个音相差甚远,因为在一般zhou语用字里,这个口聿字基本都是ru或者ro的音,现今福建方言中这个字就是发成稍微抖舌的音lve,它的辅音没有发生变化。再者来说如果把啒口聿倒翻成krodha的话,那就发生了缺字的情况,三个音中间少了一个音,只有两个音译字。少了一个。而一佛乘师兄的大前提是:如果此咒没有被删减过!在无能胜的《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里,krodha则是被译成三个字:俱路(二合)馱。所以这里把口聿还原成dha的音,有些牵强。再者咈这个字,在普通话里念作fu的音,而念做fu音的字很多,比如: ,縛、弗、拂按照古代注释。带口字偏旁的字要抖舌呼,音还是与原来差不多的,那嚩这个字也属于这种情况。縛字加了一个口字偏旁成了嚩,那嚩的读音应该和縛比较接近才对。现在的寺院里一般都把嚩这个字念作wa的音,这是寺院派的口传读法,字典里念作po,他们说不对,而经文里的嚩日囉这三个字,寺院里一般读作:wa ri la,而没有读作:po ri luo,这是寺院口传读法。也许是一直这么传下来的吧。可以推论咈这个字和弗不一样,但是很接近。读音可能还是类似于fu。而在福建一带,发这个音的时候,是上齿轻触下齿发出来的浊音,那么这个字的发音则很接近另一个梵语字母va,这个字母在古印度语法家的语法著作里明确规定过它是唇齿浊音,即是上齿轻触下唇发出来的浊音。那么这个咈字就可能和弗不一样,他可能读作wa的音。一佛乘师兄有他的推论。具体步骤大家看他的原文就知道。如果像一佛乘师兄推论的念作bhu的话,那么在其他的咒语中,如果是bh的音。一般用字是勃或者部或者口普这几个字,在一字顶轮咒中就是口普隆,所以在这里,我推断这个字念作va。接下来:在一佛乘的文章里,最感谢他的是,他提供了最最古老的咒语面貌,咒语正文中咈后面的字最起先是口惹,据一佛乘师兄推断后来版本中的口后或者咶字可能都是误抄所致,而且古代咒音很少用此二字。在有最古老资料的前提下我宁愿相信这个字本来是口惹,那么带口字偏旁的口惹字应该和不带口字偏旁的【惹】字发音应该很像,但读音是会稍有差异的,而惹与弱(也有带口字偏旁的口惹)对应的梵文字母一般都是浊音的ja,如:惹(弱)吽鎫斛就是ja hūM vaM ho,藏传仪轨里就有这四个字。而且一模一样。其他诸如惹夜jaya的咒文很多很多。而清音的ca则用闍、者这些字来音译。如:阿闍梨(規範師,親教師)就是ācārya。那么口惹这个字可能也是类似于ja的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02 18:42回复
    再者:最让人迷惑难解的是吻汁吻这三个字,此三字没有对应的梵语单词可以解释。如果是无有意义的咒字的话,一般经文里是一个字或者两个字来表现,比如:吙 吽 伊嚟 彌嚟 呼嚕等等,很少有三个字的无义之词。而且这三个字和下面的微咭微三个字看上去很是怪异。当然一佛乘师兄推论的也很有道理,他参照了藏文的秽迹金刚咒,将这里还原成了:burcibur,但是单词最后的一个单独的r说不过去,不能和下面的vikivi发生文法关系,因为vikivi是无义词,这里也不存在是止音符号变化成r的情况,因为都是无义词。八竿子打不着啊!很多人也是困惑在这里,这两个无意句在咒语里显的很怪异。好,现在让我来解开这个谜底:初十的早上,我打开电脑,开始看到CBETA电子佛典里的陀罗尼集经,看到《大神力陀罗尼经释迦佛顶三昧陀罗尼品一卷于大部卷第一(佛部卷上)大三昧勅语结界印呪第八》里的诵三昧大结界咒,“咒曰。唵(一)商迦(上音)禮(二一本雲羯唎)摩訶三昧焰 (上音三)槃陀槃陀(四)文闍文闍(五)莎婆訶。诵七遍已手印隨日转。转三匝已。次应勅云。三昧结界。威仪具足如法而住(若結界時廢文闍文闍,解界之時用文闍文闍)此是十方三世諸佛大三昧陀羅尼呪印。若人至心受持读诵。满三十万遍乃至七十万遍。灭除四重十恶五逆一闡提罪。除去种种橫障橫恼。众人见者皆大欢喜。於一切三昧陀羅尼力。速得成就”这样的内容,这里有个“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文”和吻字是同音字呀,我想起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02 18:43
    回复
      文殊菩薩的梵语名字是man~jus'ri,並且释迦牟尼佛的名字也有被称作释迦文佛的时候,那么这里的“文”字可能是法mu的音,而闍在古音里一般对应的梵字是ca,于是我查阅梵和大辞典,字典里muca的意思是解开,而槃陀槃陀對应的梵语是bandha bandha ,是束缚,禁闭之意。结界咒括号的小字说:若结界時废文闍文闍,解界之时用文闍文闍,意思就是说:如果是结界時,要去掉文闍文闍(muca muca,解开解开),解开结界時要去掉槃陀槃陀(bandha bandha,禁闭禁闭),结界与解界時只能这兩句中的一句,另一句不可以念。还原这句呪語的梵语原文就是:oM s'网页链接 mahāsamayaM bandha bandha muca muca svāhā。mahāsamaya是大三昧耶,大誓言之意。结界時去掉文闍文闍(muca muca)之句,而解界时去掉槃陀槃陀(bandha bandha)之句。好了,说到这里,我的意思大家也猜到了,吻字同音于“文”字,而“文”字在咒文中应为梵语mu。而根据藏文版穢積金剛的呪文burci bur,这里有r的音尾,但是古代译师有的时候为了念诵省事,不翻译r这个半音,那么我们将吻汁吻还原为murci mur,但是在梵语词典中只有mūrcchita能与之对应,沒有murci这样的形式,mūrcchita这个单词的是已经闷绝、昏倒之意,是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但是汁这个字,在客家话、闽南语、潮州话当中都是念作za的音,它的元音是a,而不是i,我闷在梵和大辞典中找到了另一果个梵语单词:mūrcchā,这个能很好地与之吻合,它的意思还是昏迷闷绝之意。更符合这句咒文,也沒有不符合梵语语法的现象了,並且在其他的明王呪中也有类似的咒文出现。长短音在这个秽迹金刚咒里沒有被标出來,但也有可能被省略的可能。其实如果这句咒文当时这么用字:文汁文,那么反倒好还原了,可惜大师用的是吻。那么,综合以上所说,汁这个字对应的是梵语cha的音,这句咒文就是mūrcchā mūr。另外,如果是同一个菩萨咒语的话,则他的各种咒语必定会有很多相通,或者說用词相同的地方存在,所以我把大藏经里所有秽迹金刚和烏樞瑟摩的咒语里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单词发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02 18:43
      回复
        相反,在烏樞瑟摩的很多咒语里,唵字的后面紧跟的是嚩日囉vajra。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一般在正式咒语句中唵字的后面不会再有顶礼句,因为在唵字前面一般就把顶礼句已经说完了,假如再有顶礼句,則必须再加唵字。而这个原咒是沒有第二个唵字的(我们统统以敦煌本为主,因为那是最早的本子)。所以,一佛乘师兄把咈咶啒口聿摩訶缽囉(二合)恨那嘚还原成顶礼句,值得商酌。另外这句咒文里,嘚这个字普通话注音为de,有可能古代念作da的音。敦煌本子里的秽迹金剛咒语为:唵 咈口惹啒口聿摩訶缽囉(二合) 恨那嘚 吻汁吻 微咭微 摩那棲 烏深慕 啒口聿吽吽泮泮 娑訶。泮这个字在敦煌本里只有两个,藏文版里也是两个,不是三个。但是在现在的大藏经里是三個。另外,在秽迹金剛和烏樞瑟摩的咒语里一般都是前面有一个吽,后面就跟一个泮,前面有三个吽,后面就跟三个泮,吽和泮是一一对应的,不会说前面两个吽,后面三个泮,念起来很怪,不信你去查烏樞瑟摩经文。那么敦煌的本子就是32个字,而不是现在大藏经里的33字, 因为只有两个泮字。至于大藏经中有小注云:古经本咒,四十三字,唐太宗朝,人多持诵,感验非一。除去十字,今就录出,速获灵验,无过是咒。这里说的古经本咒四十三字在一段话的前面,是说的结果。,而且可能是流传于口头上的,当时并未写在经书里上,那皇帝岂不是白删了,看此注释的说法应该是后朝是续加的。古代如果泄密,会株连九族的,故此注释前段部分比较可信,而后面又说除去十字,则可能是添注者推断,按照敦煌本的话就是被除去十一个字了。因为大藏经里的版本是33个字,所以说除去十字,他是按照那个底本作的1减法,当然是十个字啦。但是按照一佛乘师兄的说法,在韩国的高丽藏中没有提到删字这件事,况且敦煌本是最早的,所以还是以敦煌手抄本为准好一些。所以个人综合前后各种情况来看,此咒完整版共43字没有争议,但是被删字数应该是十一字,而非十字。至于大藏经中另附的秽迹金刚43字版本,所加的十个字非常可疑,就像一佛乘师兄在他的博客里分析的那样,谁后来加的,有何依据吗?他的梵文本子又从哪里找来的?而且仍然无法解决吻汁吻 微咭微的问题。还竟然出现了摩尼这样的单词,一般来说,忿怒尊的咒语里是不会出现摩尼(如意珠)的单词的,況且秽迹金剛手里没拿着摩尼珠,因为咒语里很多词句会和本尊的身形与法器有关系的,一般大多数情况摩尼只会出现在寂静尊的咒语里,比如六字真言,佛頂尊勝陀羅尼。斫急那之句更是可疑,不知是谁加的,有何根据?而且加了那么多的吽和泮,这两个字倒是很容易凑数啊!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02 18:43
        回复
          好了,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铺垫,还没有切入正题:假如秽迹金剛咒语真的被删减过,而且大藏经里说原来是四十三个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哪十一个字被删掉了呢?首先说一下,唐朝皇帝为什么要删咒语呢?有故事说:这个咒语太靈验,以至有人于念了10万遍(一洛叉),金刚现身,问有何所求,这个农民竟然说,我想见见皇帝,秽迹金剛是实语者,守誓言者,结果就把他马上送到皇帝榻旁,这可把皇帝吓坏了,那还了得,万一有人诵此呪杀了我,顛覆王权怎办?于是就命人删字。其实很多咒语都要持诵到到一洛叉(十万遍)才会得大感应和菩萨现身,这是个数量的转折点,诸位可以去查经书中的咒语后面跟随的说明就知道了。但是这里十万遍得大感应的前提是你所念的咒文沒有脫漏錯誤,並且呪音沒有大错误的情況下才是十万遍。如果呪音不准或者呪文有脫漏情況的話,因为呪力減损,所以你可能就要多念三倍四倍九倍十倍的数量了,具体还要看个人的信心和清淨心,这也是很关键的因素,具体实例去參阅尊勝陀羅尼感应录。在网上我甚至看到过持誦秽迹金剛呪100万遍仍然沒有感应的例子,诸多因素会影响。俗话说无风不起浪,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整个大藏经好像就这个呪语有注释说被刪改过,威力为什么呢?威力太大故!假如你去说让你刪该呪语你会怎么做?显然的:不会去删除吽泮之类的字,为什么?还原太容易,对于咒语影响也不会太大。如果你自己想多念,念五个吽跟五个泮都没问题,不会过多影响咒力,所以这不是关键。影响咒语力量关键的是咒义,就是咒语的词句,它决定咒语的意义,做什么事,有何所求,这也是和菩萨沟通的关键。以此推断,吽泮被改动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怎么才能让咒语减损呢?那就是把有意义的最主要词语变成无意义的,让人看不懂,让别人听不懂,就像外国人说不标准的汉语,而且还漏字,你说这叫什么话?你能听懂吗?皇帝或者把二合之类的提示改变位置,或者直接去掉。不过呢,去掉二合三合的,呪力还是不会损减,因为它不用念,只是提示而已,沒有二合三合,你直接順着念下來,汉字呪音不会差太多,只是还原咒语时有些麻烦,你不好确定原字。但是在秽迹金剛这么长的咒语里,只有一个地方有二合,你们不觉得可疑吗?而且如果再把这个二合挪个地方,那么这个单词意思就整个发生变化了,这就会影响咒力了!好了下面开始我们一起来把咒语里被皇帝删减掉的十一个字补齐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02 18:44
          回复
            首先唵字,沒有任何问题。接者咈咶,前面了我的推论是:咈对应的梵字是va,咶本来是口惹,被人手抄给抄错了,敦煌原本就是口惹,在这里我们要万分感谢一佛乘师兄找到最古老的敦煌本,让我们有了准确的底本来还原。口惹这个字对应的是j的音,在关于烏樞瑟摩经文里所有咒语正文开头唵之后都是嚩日囉vajra。有人会说,为何都是無能勝翻译的用字怎么不一样,对了,秽迹金剛的和烏樞瑟摩的经并不是同時翻译的,是有先后的,所以不同时期,不同的地点,注意,不同地点呦,有可能用字就有差异,就像在穢迹金剛里用啒口聿,而在烏樞瑟摩里用俱路。的确,同样的字他的音译用字就是不一样,其他的单词也是如此。那么这里我们推断,被删掉了囉ra字,本來原咒是咈口惹囉vajra,被皇帝刪掉了囉字,单词不完整,呪力減损,成了半个字,你怎么念,它也不是vajra,只能是vaj。变成了无意义的半个字,呪力減损。下面、啒口聿这两个字:啒一般对应梵语里ku的音, 口聿一般对应于ru或者ro的音,而在关于烏樞瑟摩经文里的所有咒语里,嚩日囉vajra下面紧跟的就是俱路馱krodha,這是忿怒尊咒语里常用的单词,有人说是kuru 或者guru的音,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咒语里,讲不通,kuru是你作的意思,一般放在咒语快结束时使用,表示去作吧。如果是guru也讲不通,因为这里沒有什么跟师有关的其他单词,药师咒里有guru这个词语,那是因为佛号里有对应师这个字,但是gu的音译用字不一样,而且ku和gu一清一浊音译用字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我们推论:被刪掉了馱字,这个字对应梵语是dha的音。所以这里原咒是啒口聿馱krodha,又被皇帝刪成成半个字,单词不完整,咒力減损。 接着、摩訶缽囉(二合):这里的二合把很多人给搞晕了,都还原成pra,但是都很牵强,与后文合不上,语法上也讲不通,很怪异。我们又假想,万一这是皇帝从其他地方挪过来的呢,它其实本来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其他地方呢?而且,这么长的咒语,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地方是二合音呢,前面的那两个单词啒口聿馱krodha怎么读它都应该标注二合,却偏偏沒有。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前面的二合连同最后一个字被刪掉了,因为是注释小字,不是咒语正文,所以並沒有计入咒语总字数。好,这里把二合放在一边,我们按照古代音译常规用字,将这一句还原成:mahābala,这就又和烏樞瑟摩经文里的其他咒语有相同之处了,本來穢積金剛、烏樞瑟摩、大權金剛这三者就有很大关联性的,所以咒语就有相通之处。这里我们推断:皇帝为了搞乱咒语,把其他地方的二合标注移到了这里,你如果还原成mahāpra,就错了,意思完全变了,咒力減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02 18:44
            回复
              接着、恨那嘚:嘚这个字普通话注音为de,古代可能是da的音。如果在咒语里念作de音的话,一般会音译成儞。恨还原为ha,为什么有个鼻音呢?那是因为后面跟的是那这个字,这个字是鼻音字母。所以,前面的字母也就随韵带了鼻音,就好像三昧耶samaya,檀越dana pat.i这些单词,本來是sa的音,可是后面紧跟的是鼻音字母ma,所以听上去好像是san 的音,就音译成了三。本来是da的音,后面紧跟的是na的鼻音字母,所以被音译成了檀字。再参照烏樞瑟摩经文里的其他咒语发现,有hana daha 这样的成串单词出现,因为两者有关联,咒语必定有相同之处。所以我们推断这里原咒是:恨那 嘚訶 hana daha,这句末尾被刪掉了訶字,第二个单词意思不完整,呪力減损。接者,吻汁吻:这三个字是让很多人头疼並且匪夷所思的,要意思沒意思,想还原的话也无从下手。前面我们说了,吻字音同“文”字,“文”对应于梵语mu字,我在前面把它还原成mūrcchā mūr。在这里,前后出现了两次吻字,很有可能是同一个单词的反复重复,这在咒语里是经常使用的方法,用以强化咒力,但是第二个吻字后面就沒有字了,而且在经书里,后面是空开的,那就说明这是一句话结束。我们推论:在这里第二个吻字后面的汁字被去掉了,本来是吻汁吻汁,那么这里的梵语原咒就是:吻汁吻汁mūrcchā mūrcchā。这里被皇帝刪掉了最后的汁字,让第二个单词变成了半个字,意思不完整,呪力減损。 下面,微咭微:这三个字也和上面是一样的困境,而且后面也是空开的,表明是一句话。这三个字对应的梵字是vi ki vi,沒有疑问。同样的,是不是也被皇帝给刪了呢?真的有很大可能性,而且刪的还不少呢!真够心黑哪!不过这皇帝不知道佛教的咒语就算缺字,音不准,一样有威力和功效的,因为是佛菩薩亲口所說,是有金刚谛实加持的,只不过威力和功效要差九倍十倍百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末法時期咒语失灵的说法了。第一、因为去佛久远,咒音不准确了;第二、各种的抄本出現,越抄越不准,脱漏增添误抄出现的原因,具体的事例大家可以参阅大藏经里关于尊勝陀羅尼持誦感應錄。我们发现,在《烏樞瑟摩大威力明王守護密言》里有这么一段:尾吉羅 尾馱望(二合)娑也 vikiran.a vidhvaMsaya,这里连续的尾吉 尾出现,音译里尾与微是同音字。如果原咒就和这一句一样呢,因为是同一个金刚的咒语,假如除去尾吉 尾,其余的字是否被皇帝刪掉了呢?我们推断:此处的原咒为微咭囉 微馱望娑也vikira vidhvaMsaya。这皇帝也是聪明呀,这里删几个字,那里删几个字。本来特別有威力的咒句,就是让你不成句,全部变成沒有意义的单词,所以咒力减损很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02 18:45
              回复
                最后一个被删的地方、啒口聿:我们参照烏樞瑟摩經文的咒语发现,咒语中在烏樞瑟摩后面紧跟的咒词就是俱路(二合)馱,而且在藏文版的咒语里也是一样的情況,所以和咒语开头的一样情況,被刪除了馱字,原呪文是:啒口聿馱krodha,被刪掉了馱字,被皇帝刪成了半个字,单词不完整,咒力减损。看来这个咒语当时被刪除的时候,他们是每段句询问过句子意思的,不是随便刪字的,就是要把好端端的单词刪成半个字,把有意义的最重要一段话刪成沒有意义的几个字,让咒力大減,这皇帝也是太聪明了吧,有权就是任性,不怕因果,胆子太大了吧!上面我们已经补了十个字进去了,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我们还得补上一个字,下面看图: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02 18:45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02 18:46
                  回复
                    这是《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中的《明王守護密言》,注意请看图里的24注释这个地方,就是这个地方有不一样的版本,有一些版本多了一个拏字,有些版本沒有这个拏字的,但是在这里必须要把它补上去,本来是微咭囉,補完拏字后,就是微咭囉拏vikiran.a,这个才是这个单词的正确形式,沒有末尾的拏字,这个单词是有错误的。所以这里电子佛典提示出现两个版本,一有拏一无拏。 好了,我们终于把被皇帝刪除的十一个字找到了,那么这个咒语的43字版本就是:唵 咈口惹囉 啒口聿馱 摩訶缽囉 恨那嘚訶 吻汁吻汁 微咭囉拏 微特望娑野 摩那棲 烏深慕 啒口聿馱 吽吽泮泮 娑訶。红色被刪除的正好十一个字,把这十一个字添进去,不多不少总共43个字,就是这个咒语真正的面貌,这个咒语的意思也就出来了。 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还原出穢積金剛咒最靠譜最有说服力的43字完整版:OM vajra krodha mahābala hana daha mūrcchā mūrcchā vikiran.a vidhvaMsaya manasi 网页链接 krodha hūM hūM phat. phat. svāhā唵 咈口惹囉 啒口聿馱 摩訶缽囉 恨那 嘚訶 吻汁吻汁 微咭囉拏 微特望娑野 摩那棲 烏深慕 啒口聿馱 吽吽泮泮 娑訶 (紅色加粗表示被刪除的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02 18:47
                    回复
                      呪义為:金刚忿怒 大力 杀烧闷绝闷绝降伏 摧毁 在意识中 烈焰 忿怒 。呪語中的唵、吽吽、泮泮、 娑訶等词不做解释。普通话近似注音:嗡(不要念weng ,要念ong),瓦吉啦 格揉踏, 玛哈巴拉, 哈那达哈, 母嚟恰 母嚟恰, 微给啦纳,微特望萨雅, 玛那赛, 乌秋史麻 格揉踏 ,吽吽 帕的帕的 ,斯瓦哈。在这里还有一点想说的是,我非常赞同一佛乘师兄的观点和证据:这位金刚的名字应该是穢積而不是穢跡,具体原因请看他的博客吧!另外,想说的是烏樞瑟摩ucchus.ma这个梵语单词的意思正如一佛乘師兄所說,是火焰猛烈燃烧的意思,所以才有人将他翻译成火首金剛,另外他的名字里又有mahābala,所以也被翻译成大權金剛,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ucchus.ma单词里沒有首的意思。金刚的全名是vajra krodha mahābala ucchus.ma是不是应该翻译成大力烈火忿怒金剛更好一些呢?或者简称为烈火金剛呢?另外还有一点想说:这世间的东西污秽不干净了,如果想让它变干净,有三种方法,风吹火烧水洗,所以藏传佛教作荟供念诵加持供品时先念raM yaM khaM,就代表者用三种元素火风水对供品进行淨化,再作供养。其实在佛经里也说到,我们的三千大千世界毀灭时就是被这三种元素所毀,不过每一次只用其中的一种元素來毀灭,当世界成为空无之后,再重新开始,具体请参阅佛经。在除秽方面,三种元素中可能烈火的威力更大吧,能焚烧一切污秽不净,所以这位金刚的名字才叫作烏樞瑟摩ucchus.ma,猛烈之火吧!所以穢積金剛的威力才特別大,当然也因为穢積金剛的愿力特別广大,而且不避净秽,皆可成就!尤其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污染特別严重,各种无名猛烈的瘟疫随时会发生的时代,可能穢積金剛的咒语才能发挥他的威力!从咒文的意思我们也能看出这个咒语的威猛异常,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持诵这个43字完整版!因為为都已经补齐,现代普通话的注音也已经完备,按照新注音版持诵的話,已经是非常接近于梵音了,以正确无误的真言持咒,咒力可是会有原来32字古字版的10倍!效验也会来的更迅速,尊勝陀羅尼加字具足本的感应录就是一个例子!不信可以持诵试试看!加持力可不一样!当然这也是要在原来敦煌本32字版本只是被刪除,沒有被篡改文字或者顛倒顺序的大前提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02 18:48
                      回复
                        网上还有一些其他的43字本,个人觉得问题太大,比如bi hua,这样的单词梵語词典里沒有,hua这样的音一般也不会出现的,ua不会是u在前,a在后的,梵语里沒有这样的元音组合出现。而且网上还原的那些咒文本身在梵和大辞典里根本沒有那样的单词,他注释的咒文意思从何而來,光凭自己猜想吗?个人觉得还是从各种证据以及文字本身在古代的读音入手综合分析,再还原呪语比较客观和准确吧!好了,说了了这么多,也是起一个拋砖引玉的作用吧,当然我要非常感谢一佛乘师兄的文章,如果不是他的文章,他全面的资料,我也不可能还原穢積金剛43字完整本,他的严谨科学客观的作风感染了我,让我也加入整理咒语的行列中。我在想,有很多经文其实在藏文大藏经里也可以找到对应的经文,我们如果按照藏文大藏经里的咒语,再对照汉文大藏经里的咒语,加上文法单词的厘定,不就能让我们很多的真言还原成她本來的梵语了么?我们汉传的咒语不就能显现出她本来的威力和加持了吗?大家也不会念的那么吃力,古代字好难认!咒音不准,呪力減损!虽然藏传的咒语也是有脫漏错增的地方,但是起码有个底本,还原起来就方便了!这个43字的穢積金剛咒语个人觉得应该是非常接近原来梵本的了,因为那天我打开电脑开始看《佛说陀羅尼集經》的时候,忽然觉得好像以前做梦的時候一模一样的情景发生过,也是在看这么电脑里一段经文,好像后面还有一系列事情,但就是想不起来,最后才知道竟然是补足还原穢積金剛咒语的事情!应该也是诸佛菩薩加持吧!冥冥中自有安排吧!那天正好也是藏历初十,是空行母荟供的吉祥日子!佛力不可思议!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1-02 18:48
                        回复
                          转自陀罗尼秘境花园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02 18:49
                          回复
                            我说这篇文章怎么如此眼熟,原来是转自陀罗尼秘密花园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1-02 20:24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1-03 16: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