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带来的依旧是试片的制作 从矿表面大大的鸡眼可以看出 符合台西底槽清的特征( 四号井的是小鸡眼)还是简单的炼制方法 放水里刷干净表面的水锈 矿比较硬 不用担心遇水会化 但硬的矿也不容易自然风化 所以我选择直接用石臼砸碎 做试片的料子不用太仔细的条件 可以看看烧出来会有哪些杂质 以后挑拣的时候可以有方向的挑拣 砸成黄豆大小的颗粒 放进小石磨破碎 过40目筛 得到40通粉 再过100目筛 分离砂和粉 分别称重后得到砂粉比为7:3 砂性特征也符合平台底槽清特征 打试片 由于粉太少 晾干的时候直接裂了 建议砂粉比还是控制在5:5比较好 砂太多了即便真空了 也很酥 不利于成型 不用担心真空会影响透气性 砂多的料子透气性是非常强的 砂太多甚至会渗水 试片烧了低温2.5号和高温2.8号 烧出来不同温度的对应的发色也符合平台底槽清的特征从试片可以看出 2.5已经出现一个铁熔点 而2.8非常多的铁熔点 说明平台底槽清吃不了太高的温度 正常拉到2.4是保证不出铁熔点的最高温度了 且料子的发色和颗粒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级 很多优秀的紫泥都能达到这个效果 甚至超越 而且发色只能烧红色 没办法烧紫色 建议壶友不要盲目的追求底槽清这个名字 而是要看料子是否优秀还是看的发色是否高级 颗粒感是否丰富 砂感是否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