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吧 关注:153,784贴子:2,306,605
  • 38回复贴,共1

星舰v1项目基本测试结束,给大家总结下测试结果失败原因和改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星舰第一次发射:发射后第0级地面损坏严重,然后boaster多台引擎失效,然后预期到达maxq,随后无法完成一二级分离,火箭fts系统未及时工作,随后空中解体爆炸。
解决方案:第零级换装水冷钢板,改成分离模式。
评论:我个人觉得第零级大概率是已经放在桌子上的方案,否则不太可能这么快干出来,老马那段时间进度太紧了。然后fts系统我个人觉得没有及时启动,我记得好像没后续说法。
星舰第二次发射:发射后水冷钢板工作正常,引擎工作正常,成功热分离,热分离后boaster引擎启动异常,随后发生解体,星舰二级跨过卡门线,随后液氧泄露,发生爆炸。
解决方案:改进储罐结构。
评论:可以看得出热分离这种才是临时上马的方案,分离后姿态太大,导致储罐冲击太大,引擎也工作不正常,后续可能里面加了隔板?而且我个人认为二飞和三飞分离后的姿态变化速度也变得更慢了。
星舰第三次发射:火箭发射正常,热分离正常,boaster受控再入时姿态异常,随后发生,二级跨过卡门线,但是姿态异常,随后进入大气层,不久失联。
解决方案:抛弃热分离环,二级rcs增加冗余。
评论:热分离进行了两次实验还没彻底解决,这种打补丁的方案只能采用抛弃的方法,二级也是类似的打补丁。
星舰第四次发射:发射正常,分离正常,一级受控溅落正常,二级在轨正常,二级再入是襟翼出现大面积损坏,随后受控溅落。
解决方案:加强襟翼隔热瓦设计。
评论:传奇耐烧王上线,星舰二级这次的再入证明了一件事,就是气动外形的损坏对于星舰没那么致命,这与航天飞机要求完整的气动外形的好要求不一样,有助于降低星舰二级回收的危险,老马一开始也意识到襟翼那块有危险,加强了但是没解决,但是v2构型改了设计。
第五次发射:和第四次基本相同
评论:其实能看出来,v1构型是纯纯实验型,出现问题,打补丁解决,很多设计都不是最优的,襟翼问题v1估计没办法,spacex改进速度真的挺快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14 14:18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0-14 15:21
    回复
      2025-09-04 22:56: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想知道下一发,会测试什么?还是复制一遍第五飞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14 16:18
      收起回复
        问一嘴
        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双回收 什么时候入轨?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0-14 17:31
        收起回复
          IFT-1 :水冷钢板已经在搞了,但赶不上日程,预期水泥地能承受一次发射,实际上炸了个大坑;自毁装置启动了,但炸的洞不够大,漏气速度赶不上自生增压打气速度,直到燃料好紧箭体才失去强度。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6楼2024-10-14 17:36
          收起回复
            分析的比较客观。星舰每一次飞行,都有不同的进步。不管最终是否会达到宣传的预期,这大家伙是“可以成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0-14 18:12
            收起回复
              写得好


              IP属地:江西通过百度相册上传9楼2024-10-14 19:34
              回复
                v1版本像是个星舰测试蓝图,通过一次次测试找出设计问题,边射边打补丁。但许多改动都是临时性的,治标不治本,比如前襟翼布局、冷气rcs、v2猛禽自身设计缺陷等。并且由于一次次的打补丁,包括热分离环、储箱挡板、更多的加强筋等导致星舰干重增加,为此又增加了着陆点火的燃料罐尺寸,运载能力也降了许多。这一切的问题都需要等进行大规模改进的v2版本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0-14 20:53
                收起回复
                  2025-09-04 22:50: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v1像是一个各方面缺点放大的v2,主要是排除漏洞用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0-14 21:26
                  回复
                    这玩意目标不是载人飞去火星的吗?怎么一直在地球上下降落?


                    IP属地:新西兰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10-14 21:32
                    收起回复
                      5个星舰改进起码上千项,包括筷子储罐水冷钢板等等,隔热瓦也是在改进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0-14 23:22
                      收起回复
                        6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10-15 00:10
                        回复
                          再入烧穿问题,把襟翼的不锈钢换成复合材料就能解决了,只换襟翼部分材料的话,成本并不会上升很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0-15 07:37
                          收起回复
                            真就每次都稳步前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0-15 20:54
                            回复
                              2025-09-04 22:44: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五年前有人说要用不锈钢造火箭,大家会有何感想,时至今日,大事已成。要适当鼓励颠覆式创新,全社会增加包容度,允许失败,才能百花齐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10-17 08: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