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找到适合百公里的路线,又不想一直绕圈,最近刚好想起来可以把平时骑的两段路拼起来,虽然红绿灯多,但至少爬坡少,感觉顶一顶应该可以。
平时出门爬5公里左右坡度6%的山,全程67公里,带2瓶水1个胶,感觉回家体能还不错,水有时都没喝完胶没磕过当紧急备用了。
按这个经验来评估百公里的补给显然大意了。今天出门就带2瓶水,2根胶,计划是35公里左右到折返点先磕个胶,然后67公里左右到出发地点再磕一个,顺便补一瓶水。结果就是4点出发开始后,担心后程会掉速,一出发就顶太高的心率骑了,主要是体感还挺舒适。然后就一路心率居高不下,想降心率又怕掉速太多,就这样按计划骑行和补胶。到了67公里左右回到出发点,已经明显感觉有点断糖快没劲了,想着这时候补能有点来不及了,就补了凭尖叫继续出发。后面这30几公里简直太痛苦了,硬撑下来了,补水都没什么用,也不想喝了。
总结下来就是出发前没有提前补充碳水能量之类的,4点这个时间对身体来说本身已经消耗挺多了,以及路上补胶时间太晚了,胶带太少了。
关于心率问题,我一直都是心率比较高,以前体检还有窦性心律。常年踢球,也没关注心率问题。从膝盖受了点伤以后,运动康复机构给的评估是力线歪斜,大腿肌肉不均衡,臀肌薄弱,躺是躺不好的。所以开始骑车,想着康复加锻炼有氧能力,年龄现在32快33,体重66,一开始骑就上了心率带,发现自己最大心率能顶到200,可以一直顶着180多190多输出。
平时工作日晚上就是二三区瞎骑,一开始30公里左右,9月开始40左右,周末就是找一天找个山爬。现阶段骑车目标就是先功体比过3。瓶颈期到了就开始堆点有氧或者再看下怎么练了。
希望经验对需要的骑友有用。



平时出门爬5公里左右坡度6%的山,全程67公里,带2瓶水1个胶,感觉回家体能还不错,水有时都没喝完胶没磕过当紧急备用了。
按这个经验来评估百公里的补给显然大意了。今天出门就带2瓶水,2根胶,计划是35公里左右到折返点先磕个胶,然后67公里左右到出发地点再磕一个,顺便补一瓶水。结果就是4点出发开始后,担心后程会掉速,一出发就顶太高的心率骑了,主要是体感还挺舒适。然后就一路心率居高不下,想降心率又怕掉速太多,就这样按计划骑行和补胶。到了67公里左右回到出发点,已经明显感觉有点断糖快没劲了,想着这时候补能有点来不及了,就补了凭尖叫继续出发。后面这30几公里简直太痛苦了,硬撑下来了,补水都没什么用,也不想喝了。
总结下来就是出发前没有提前补充碳水能量之类的,4点这个时间对身体来说本身已经消耗挺多了,以及路上补胶时间太晚了,胶带太少了。
关于心率问题,我一直都是心率比较高,以前体检还有窦性心律。常年踢球,也没关注心率问题。从膝盖受了点伤以后,运动康复机构给的评估是力线歪斜,大腿肌肉不均衡,臀肌薄弱,躺是躺不好的。所以开始骑车,想着康复加锻炼有氧能力,年龄现在32快33,体重66,一开始骑就上了心率带,发现自己最大心率能顶到200,可以一直顶着180多190多输出。
平时工作日晚上就是二三区瞎骑,一开始30公里左右,9月开始40左右,周末就是找一天找个山爬。现阶段骑车目标就是先功体比过3。瓶颈期到了就开始堆点有氧或者再看下怎么练了。
希望经验对需要的骑友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