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及解放后中国军队很大部分都是轻步兵师,对重武器的携带能力弱,这必然对单兵反坦克和连排级火力支援武器有很高要求。当时60迫击炮在机动性上满足要求,但是只能曲射,且威力不够,52式无后坐力炮威力较小,对步兵、堡垒杀伤力小,根据当时及二战后武器装备环境,我觉得瑞典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相当满足中国军队抗战及战后战场使用环境。本人已发帖抗战时期单兵使用反坦克步枪和英国fiat抛射器,但是也是一种临时措施,无奈之举。当时情况是战防炮过重,适合团师级,火箭筒的射程过近,且榴弹也是过近,威力也不不够。不能满足当时中国军队的多项需求。这方面瑞典卡尔古斯塔夫射程、威力、重量上可以说完全满足战场需求。
1、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力跑出现时间早,1948年就装备军队了,前置型号研究更是在1942年。
2、重量轻,也就是十几公斤;
3、射程远,这个是对比火箭筒,rpj射程都是在一百多米,远远比不上无后坐力炮;
4、威力大,毕竟是84mm的火炮



1、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力跑出现时间早,1948年就装备军队了,前置型号研究更是在1942年。
2、重量轻,也就是十几公斤;
3、射程远,这个是对比火箭筒,rpj射程都是在一百多米,远远比不上无后坐力炮;
4、威力大,毕竟是84mm的火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