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起点
亚里士多德主张“看见”。人的内在生活,内在品格,都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加以实现。即使一个人少年时被培养起良好品德,但如果后来不幸成为植物人,怀抱着他的众多美德沉睡不起,那么便无法证明他是一个完美的人,尽管他的内在精神结构并未遭遇任何破坏。
因此,“活动”(energeia,或者活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它指从某种隐蔽的状态中走出来,将某种潜在的状态中变为可视的。这个“显示”(显现)的过程越是活跃,越不受阻拦,那么这个人的“善”便越大。而越是遇到障碍,那么这个人的善便越小。亚里士多德不认为一个哪怕是高尚的囚徒也正在实现最大的善,因为他对于这个世界的慷慨赠与被剥夺了。
甚至可以将这个意思延伸到爱情中来。那就等于说——爱情不是一个人自己怀抱着的某个东西,不是这个人的私藏品,也不是他的某个秘密享受。称之为“爱情”,当然总是双方的,因而需要向对方“显示”。“显示”便是爱情中的善,不显示便是爱情中的“恶”。
如果不显示,就让对方遇到一个阻遏,一个中断和打击。而即便是“显示”,也不是仅仅是口头的承诺,不是一蹴而就的,仅仅是“表态”,那就什么也不是。而是需要时时处于“活动”、“活跃”的状态之中,需要不断地有所展现,不断地激活自己与激活对方。亚里士多德还将“爱”理解为渴望完美,是从“此”到“彼”的一个前行。
两个人之间,远远不仅是“我爱你”那几句话。在感情状态中,世界像是被涂抹了烈性酒,每个事物都有一种离开地面的姿态,再度焕发出别一番面貌。此刻,人的想象力也特别发达。就像莎士比亚说的,能够将一朵云看成一只鼬鼠,将一棵枞树看成一只狐狸或者一座大山。
而这些神奇的感受,它们同时还在发出邀请,一个片断带来另一个片断,一个瞬间召唤另一个瞬间,就像成片的蝴蝶,渴望成群地在阳光之下翻飞,而不是形只影单。当然只有相爱的人才能够看见。在爱情中,人们感到自己更加轻盈纯净,也更加开阔深沉。在爱情中人们接受洗礼、刷新、锻造和被造锻造。
不仅是在爱情当中,只要是一个丰富敏感的心灵,在面对大千世界参差百态时,面对花开花落、月晕晨昏,肯定会经常产生此前不曾出现过的奇妙感受;一个灵动、开放的头脑,当他与这个世界上不同人们打交道,面对不同的人性表现,他的眼界也在不断打开,智慧迅猛增长。假如人们有兴趣观察自己,有这样体察自己的习惯,那么会时时刻刻感到自己内心神奇、神秘的一面,也会感受世界这个神奇、神秘的一面。
所有这些新鲜的感受从人们身上产生,在人们心灵和头脑中浮现,就像在春风细雨的泽润下,肥沃的土地开始苏醒和发芽,原先埋藏在地下的各种生物和植物,开始长出它们的小脑袋和冒出小嘴巴,急切地想要在这个世界上露面。原先人们没有想到自己身上原来储藏着这么大的能量,没有想到自己的灵魂与身体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车间,它正在发出欢快的轰鸣,生产出这个世界上先前不存在的神奇景象。
这些景象虽然不在这个世界上,肉眼不能看见,但是人的内心却能够强烈地感受得到,感觉它们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就像爱情本身并非虚幻地存在于自己身上一样。就像电影中的现实也是悬挂在我们眼前,并不“现实”,却令我们产生无比奇妙的享受,成为丰富我们人性的一部分。这些美妙感受是对于生命的礼遇和赞美,同时也是对于生命的拓展和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