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窝古道是惠东县多祝连通海丰县赤石的一条鱼盐商道,旧时被称为“海道”。这条古道古时从惠东多祝墟至海丰的赤石墟,全程约有30公里。
通过龙船窝古道,惠东多祝、安墩等山区的群众将木炭、茶叶、烟叶、竹木、瓷器等运抵赤石,再从赤石购回盐、鸭蛋、咸鱼、鱼虾等海产品,运至新庵、多祝墟市销售。以上茶盐商道都靠担夫和木船相间运输,特别是由赤石经船窝古道至多祝一段,全靠人工肩挑背负。据惠东县新庵当地老人忆述,挑碗过海丰卖,也是当地居民农闲时的一项营生。古道过往的行人颇多,高峰时每天有300多人经过龙船窝村。
2016年我曾经前来龙船窝村欲从这里爬千米山峰石人嶂,最后走错了路未能成功登顶。当时我还在龙船窝村刘氏祠堂前搭帐篷露营过夜,记得那时村里住有一对云南的年轻夫妇,他们好像是住在这里帮本地人砍树的。如果不是有这对夫妇,龙船窝就可以算是一个无人村了。夜晚的龙船窝村非常安静,位于偏僻山区的小村庄仿佛与世隔绝了一样。后面6张图是我露营时拍的图片,前面3张是网上找的图片。
8年过去了,不知道龙船窝村是否成为了无人村。









通过龙船窝古道,惠东多祝、安墩等山区的群众将木炭、茶叶、烟叶、竹木、瓷器等运抵赤石,再从赤石购回盐、鸭蛋、咸鱼、鱼虾等海产品,运至新庵、多祝墟市销售。以上茶盐商道都靠担夫和木船相间运输,特别是由赤石经船窝古道至多祝一段,全靠人工肩挑背负。据惠东县新庵当地老人忆述,挑碗过海丰卖,也是当地居民农闲时的一项营生。古道过往的行人颇多,高峰时每天有300多人经过龙船窝村。
2016年我曾经前来龙船窝村欲从这里爬千米山峰石人嶂,最后走错了路未能成功登顶。当时我还在龙船窝村刘氏祠堂前搭帐篷露营过夜,记得那时村里住有一对云南的年轻夫妇,他们好像是住在这里帮本地人砍树的。如果不是有这对夫妇,龙船窝就可以算是一个无人村了。夜晚的龙船窝村非常安静,位于偏僻山区的小村庄仿佛与世隔绝了一样。后面6张图是我露营时拍的图片,前面3张是网上找的图片。
8年过去了,不知道龙船窝村是否成为了无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