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我就懒得贴了,直接文字总结:
1、纹波:充小电流设备,如蓝牙耳机等,两者都差不多,都只有小几十,但充大电流设备,如手机,则差别巨大。我用cc电流表,菲棒测出来170多的纹波,索棒2个口测出来都是20多的纹波。可能有人会狡辩说这样测纹波不准,得用固定负载,得用专门的测试仪。我想说,不管测纹波的标准手法是啥,但充到手机端,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纹波,难道你能因为体重计不准,一个人称出来170斤,一个人称出来70斤,就认为没有参考价值,这2人的胖瘦程度并不好判断?
2、发热:温度跟充电功率、充电电流有关,两者体型差不多,不可能说同功率同电流下,发热差别会巨大,那必然是有原因的!我专门测了下,同样的酷态科67w充电器,用同一节电压只剩3.7v的电池分别测,两者都显示握手pd协议。菲棒充电电压12v,电流0.5a,充电功率6w;索棒充电电压12v,电流1.5a,充电功率18w。索棒为啥充电时发热量大,这不已经很明显了么?两者充电功率差3倍,充电电流差3倍,索棒是实实在在的18w快充,而菲棒标榜18w快充,实则只有6w慢充!(也许它有策略分阶段分功率充,电池没电的时候快充,充进一部分电后再限制成慢充了)。如果觉得索棒充电时太烫,那就用10w的充电器充就好了!充电功率降低,自然就如菲棒一样,没那么热了。
总结:可以说,菲棒除了防水性,其它都完败于索h1。我在这里并没有捧索踩菲的意思,事实上,菲家的产品我买了不少,一有新品我就立马关注。而索家的产品,除了h1,其它我都看不上(毕竟类同的产品太多了,索很多产品都有抄袭菲家的设计)。另外,索h1更新换代了,有没有因为充电发热的情况限制充电功率,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是一个立场公正的消费者,根据客观事阐述产品的优劣。好我就赞,不好我就喷。菲的能量棒很拉,但它匹配的另一半hm75r头灯,我就非常满意!另外,索h1,可以很完美的卡在hm75r的后置卡槽里代替菲棒。
1、纹波:充小电流设备,如蓝牙耳机等,两者都差不多,都只有小几十,但充大电流设备,如手机,则差别巨大。我用cc电流表,菲棒测出来170多的纹波,索棒2个口测出来都是20多的纹波。可能有人会狡辩说这样测纹波不准,得用固定负载,得用专门的测试仪。我想说,不管测纹波的标准手法是啥,但充到手机端,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纹波,难道你能因为体重计不准,一个人称出来170斤,一个人称出来70斤,就认为没有参考价值,这2人的胖瘦程度并不好判断?
2、发热:温度跟充电功率、充电电流有关,两者体型差不多,不可能说同功率同电流下,发热差别会巨大,那必然是有原因的!我专门测了下,同样的酷态科67w充电器,用同一节电压只剩3.7v的电池分别测,两者都显示握手pd协议。菲棒充电电压12v,电流0.5a,充电功率6w;索棒充电电压12v,电流1.5a,充电功率18w。索棒为啥充电时发热量大,这不已经很明显了么?两者充电功率差3倍,充电电流差3倍,索棒是实实在在的18w快充,而菲棒标榜18w快充,实则只有6w慢充!(也许它有策略分阶段分功率充,电池没电的时候快充,充进一部分电后再限制成慢充了)。如果觉得索棒充电时太烫,那就用10w的充电器充就好了!充电功率降低,自然就如菲棒一样,没那么热了。
总结:可以说,菲棒除了防水性,其它都完败于索h1。我在这里并没有捧索踩菲的意思,事实上,菲家的产品我买了不少,一有新品我就立马关注。而索家的产品,除了h1,其它我都看不上(毕竟类同的产品太多了,索很多产品都有抄袭菲家的设计)。另外,索h1更新换代了,有没有因为充电发热的情况限制充电功率,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是一个立场公正的消费者,根据客观事阐述产品的优劣。好我就赞,不好我就喷。菲的能量棒很拉,但它匹配的另一半hm75r头灯,我就非常满意!另外,索h1,可以很完美的卡在hm75r的后置卡槽里代替菲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