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始玩下来觉得剧情很酷,但是最后结束之后挠了挠头,有点迷茫。躺在床上,我思索了很久这种感觉产生的原因,最后我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我,或者说天命人,我在游戏里到底是什么呢?齐天大圣你游科想怎么塑造我都没意见,但是我呢,我是玩家,是主角,我理应是游戏中最大的变数,可我什么都不能选,什么都做不了,我只是机械地照着流程走完了整个故事。
有人会说,我是六根之一,但是这只是一个可能的设定,即使我是,那“我”的想法是什么,我是要重塑大圣?我是要超越他?我是个哑巴,但是我不能是个没有思想的哑巴。游戏里几乎没有任何能反应我到底在想什么的片段。
有人会说,屏幕外的我就是天命人,之所以游戏里没有,是因为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是天命人。这就是导致争议的根本原因了,屏幕外的人有的认为忠实原著才是真实,有的人认为你有某种不好的隐喻。误解者,反对者,支持者,仇视者,都成了天命人啦!这时扮演就失败了,因为解释权在他手中时是无法代入的,他在扮演一个自己反对的角色时一定要把自己情绪宣泄出来,这是正当的。游科你如果要让出剧情的解读权,理应提供完整的故事,否则一定会产生无数误解甚至极端的仇视!只要提供了完整的故事,粉丝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爽不要玩”,反感者也可以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游戏”,大家分道扬镳,少吵几句,而不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解读才是对的,你是阴谋论,他是大黑子,吵来吵去忒没意思。
目前从剧情过程来看,我基本就是个高级摄像头,我只是在看一个个故事而没有产生自己的故事,甚至不能选择看到完整的故事。所以剧情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要忠实原著,是否要塑造一个完美的齐天大圣,而在于“我”消失了,“我”从游戏的主角变成了一个观众,这是我玩下来最大的不满。我希望我的努力是能产生后果的,我应当可以选择。
为什么粉丝这么渴望第三结局甚至第四结局?其实跟剧情本身根本没关系,剧情怎么写,只要自圆其说,我们粉丝都可以接受,但是我不是单纯一个粉丝,我是玩家,我不能接受自己只是看着。
我们对多结局的渴望,本质上是对选择的渴望,对反馈的渴望,这是玩家的天性。
有人会说,我是六根之一,但是这只是一个可能的设定,即使我是,那“我”的想法是什么,我是要重塑大圣?我是要超越他?我是个哑巴,但是我不能是个没有思想的哑巴。游戏里几乎没有任何能反应我到底在想什么的片段。
有人会说,屏幕外的我就是天命人,之所以游戏里没有,是因为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是天命人。这就是导致争议的根本原因了,屏幕外的人有的认为忠实原著才是真实,有的人认为你有某种不好的隐喻。误解者,反对者,支持者,仇视者,都成了天命人啦!这时扮演就失败了,因为解释权在他手中时是无法代入的,他在扮演一个自己反对的角色时一定要把自己情绪宣泄出来,这是正当的。游科你如果要让出剧情的解读权,理应提供完整的故事,否则一定会产生无数误解甚至极端的仇视!只要提供了完整的故事,粉丝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爽不要玩”,反感者也可以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游戏”,大家分道扬镳,少吵几句,而不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解读才是对的,你是阴谋论,他是大黑子,吵来吵去忒没意思。
目前从剧情过程来看,我基本就是个高级摄像头,我只是在看一个个故事而没有产生自己的故事,甚至不能选择看到完整的故事。所以剧情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要忠实原著,是否要塑造一个完美的齐天大圣,而在于“我”消失了,“我”从游戏的主角变成了一个观众,这是我玩下来最大的不满。我希望我的努力是能产生后果的,我应当可以选择。
为什么粉丝这么渴望第三结局甚至第四结局?其实跟剧情本身根本没关系,剧情怎么写,只要自圆其说,我们粉丝都可以接受,但是我不是单纯一个粉丝,我是玩家,我不能接受自己只是看着。
我们对多结局的渴望,本质上是对选择的渴望,对反馈的渴望,这是玩家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