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一种很可怕的性病,是因感染梅毒螺旋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性病,也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传染病,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按传染方式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及先天(胎传)性梅毒两种。前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给对方,后者由母体内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后天性梅毒分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的病期在感染后两年以内,包括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晚期梅毒的病期在感染后两年以上,即三期梅毒。本文梅毒介绍主要针对男性患者。一、梅毒的病因梅毒的病原体是一种螺旋体,医学上称之为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小而纤细的呈螺旋状的微生物,肉眼看不到,在光镜暗视野下,人们仅能看到梅毒螺旋体的折光性,其活动较强。因其透明不易着色,又称之为苍白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是厌氧菌,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只要条件适宜,便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每30-33小时繁殖一次。在潮湿之器皿和毛巾上可生活数小时,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碳酸、酒精等)很容易将它杀死。二、梅毒的潜伏期梅毒螺旋体从不完整的粘膜和擦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后,经数小时侵入附近淋巴结,2-3日经血液循环播散全身。梅毒潜伏期通常分3期:①一期梅毒。即硬下疳,潜伏期2~4周,外生殖器部位发生暗红色硬肿块、浅溃疡,有软骨样硬度,周围淋巴结肿大。②二期梅毒。在一期梅毒1~2个月之后,全身皮肤、粘膜发生对称泛发皮疹、斑疹、丘疹、脓疱疹等。粘膜可发生粘膜斑、扁平湿疣,传染性强。③三期梅毒。发生在感染后2~3年乃至10年,皮肤为树胶样肿,还可涉及骨、关节、心、血管,表现为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和主动脉瘤等,侵及神经为脊髓痨,全身麻痹(麻痹性痴呆 )。由于免疫差异与治疗的影响,梅毒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有的病人可以终身潜伏,有的仅有一期表现而无二期症状,或仅有三期梅毒症状。三、梅毒的症状一期梅毒主要症状——硬下疳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大约在3周潜伏期后,才在梅毒螺旋体侵入处产生梅毒初期损害,称为硬下疳。好发部位为**冠状沟、**、包皮、**或系带上等处,初期为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1-2周后隆起成指甲大小的硬结,表面可破溃糜烂,有渗出液,破溃组织中及浆液内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硬下疳不疼不痒,也无压痛。常伴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不痛也不溃烂。一期病程约为5-7周,由于局部免疫反应的关系,硬下疳可不治自愈。同性恋男性常发生于**直肠部。通过接吻感染者,硬下疳可发生于唇、下颌部和舌等部位,也可发生于眼睑、手指等处,有时硬下疳未愈合前可同时伴发其他性病,如淋菌性皮炎。二期梅毒主要症状——梅毒疹(1)二期早发梅毒疹。感染后2-4个月时病原体大量经血液传播到全身而出现二期早发梅毒疹。在一期未治愈至二期开始之间的时间也称为一期隐性梅毒。发疹前2-3天可有发热、疲倦、头痛、喉痛、肌肉痛、关节痛、厌食等全身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偶有肝脾肿大。约70%的患者表现有皮疹,叫梅毒疹。梅毒疹可有多种不同表现,一般分布对称广泛,无痒感。皮疹类型变异较大,有的表现为淡红色玫瑰疹,多见于躯干前及侧面和四肢等处,先呈斑疹状后可发展为斑丘疹或丘疹。损伤一般对称、广泛、稠密、不融合,其特点是不痛不痒。经过2 -3月,二期早发梅毒疹也可因机体抵抗力的增强而不治自愈,只要未经高效治疗多在1-2年内复发。(2)二期复发梅毒疹。皮疹形态与二期早发梅毒疹相似,但数量少,分布范围也小,集中于面部及四肢。此外,在**和外阴等处可见扁平湿疣。口腔、**粘膜处可见灰白色周围充血的粘膜斑。这些组织和损伤中的梅毒螺旋体数目很大,传染性很强。三期梅毒主要症状——结节型梅毒疹、梅毒瘤(树胶样肿)三期梅毒损伤不仅仅局限于皮肤和粘膜,也可侵犯任何内脏器官和组织,三期梅毒的症状包括:(1)结节型梅毒疹。位于皮内或皮下的成群结节,黄豆大或葡萄大,初起不与周围组织粘连,以后逐渐固定,面部及四肢多见,不对称分布,可均匀分布也可呈环形等分布。病程慢,病损可完全吸收,也可破溃形成部分或全部溃疡,不痛不痒,溃疡一般由中央开始缓慢愈合,最后愈合为萎缩性瘢痕。好发在小腿上1/3处。(2)梅毒瘤(树胶样肿)。初起为皮下单个硬结,可活动,逐渐与皮肤粘连、破溃、溃烂边缘锐利成凿状,有稠粘的树胶样分泌物,可边扩展边愈合。好发于头皮、前额、小腿等处。如口腔粘膜和鼻粘膜受累时,也可发生在上腭及鼻部,常导致硬腭、鼻中隔穿孔、马鞍鼻等,使患者毁容。舌粘膜受累时可发生不规则溃烂,炎症吸收后形成疤痕挛缩,舌头变硬,发言不清。骨骼损害主要有骨膜炎、骨树胶肿等。【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