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路过太平庄二化门前,发现滦河对岸冯营子、郭营子临河的住宅楼盖的不对:
1、都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筑的高层住宅楼,安全性高、防震。可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太小了吧。每年北方都要经历寒冷的冬季,屋子里有阳光才有温暖感,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住习惯了平房,没有阳光的日子怎么过?何况房子是每户一生的所有!有多少人会频繁地换房子呢?
2、城镇化人口进程是对的,可城镇化也要讲风土人情观念,如果是纯商品房的小区,这样的布置结构会有人买吗?如果是给回迁户,应该是如何感想?
3、住在高层住宅楼,感觉像身处在豪华大都市,住的高、望的远,可房子的公摊面积大,一般八、九十平方米的居室,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之差应该在十平方米之上。算一下费用:电梯费、水泵费、公共设施设备维修费、绿化费、化粪池清掏费、供暖费、停车费(楼与楼间距小,小区应该建有地下车库)等。
4、小区的住宅楼应该高、低相宜,绿地相间,合理布局、照顾到每幢楼的光照和视线。为了某些利益,人为的剥夺别的人采光权,不妥。
其实,人所有奋斗的目标都是为衣、食、住、行。
万物生存的条件:阳光、温度、水、空气。
如果有选择,我会继续住在自家的老院子里。
声明:本人远观楼与楼间距不大,请知情人提供一下真实情况,
1、都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筑的高层住宅楼,安全性高、防震。可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太小了吧。每年北方都要经历寒冷的冬季,屋子里有阳光才有温暖感,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住习惯了平房,没有阳光的日子怎么过?何况房子是每户一生的所有!有多少人会频繁地换房子呢?
2、城镇化人口进程是对的,可城镇化也要讲风土人情观念,如果是纯商品房的小区,这样的布置结构会有人买吗?如果是给回迁户,应该是如何感想?
3、住在高层住宅楼,感觉像身处在豪华大都市,住的高、望的远,可房子的公摊面积大,一般八、九十平方米的居室,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之差应该在十平方米之上。算一下费用:电梯费、水泵费、公共设施设备维修费、绿化费、化粪池清掏费、供暖费、停车费(楼与楼间距小,小区应该建有地下车库)等。
4、小区的住宅楼应该高、低相宜,绿地相间,合理布局、照顾到每幢楼的光照和视线。为了某些利益,人为的剥夺别的人采光权,不妥。
其实,人所有奋斗的目标都是为衣、食、住、行。
万物生存的条件:阳光、温度、水、空气。
如果有选择,我会继续住在自家的老院子里。
声明:本人远观楼与楼间距不大,请知情人提供一下真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