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人类学证明N1b-F2905、O2a2b-P164均是中国东部起源的,形成了古东亚北方人群。N1b-F2905诞生出N1b1-CTS582和N1b2-M1819,O2a2b-P164诞生出两大分支O2a2b1-M134和O2a2b2-AM01822。N1b2-M1819、O2a2b1-M134从东至西扩张,形成了原始汉语系,N1b1-CTS582也是原始汉语系的最早参与者。M134衍生出下游支系M117/F8,和N1b2-M1819一起,与羌藏土著D系混血,演变成藏缅语系,统称为汉藏语系。M134的兄弟支系AM01822也是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多样性高,典型的北汉父系基因,却在中原和西北、南方低频。AM01822的下游支系B451,南下渡海扩张,参与南岛语系的形成,演变成波利尼西亚语族。O2a2b2-AM01822,除了南岛人父系B451(波人高频)之外,还有很多的兄弟分支和上游类型,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都是典型的北汉基因。后来,中原C2b1b-F845参与藏缅语系,而东部C2b1a2-F1319参与原始汉语系,殷商统治集团在汉语的基础上继承着双墩/大汶口陶文和龙山刻骨文,开创了著名的甲骨文。但是,目前藏缅语系很多民族仍然处于母系社会,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
.
O2a2b1-M134/O2a2b1a-F450有两大分支:O2a2b1a1-M117与O2a2b1a2-F114(另称F444)。F114的下游支系O2a2b1a2a1-F46目前整体上在华南、西南和蒙古高原偏少,在山东、江苏、河北、山西、河南尤为集中,最大亮点是海岱地区,O2a2b1-M134分叉于内陆云南变得基本没有可能,再次证明O2a2b1a1-M117与均O2a2b1a2-F114是源自黄河下游O2a2b1a-F450突变分化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黄河下游平原经历了强烈的农业人口扩张,逐渐形成了现今汉族的主体成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