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9,535贴子:53,424,941

【伪新】+【申精】 挚醉金迷——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楼走个程序…… 祭谷攻,围观度受    


1楼2010-10-14 20:04回复
    神马? 有内容吗? 没有内容我当水贴删了啊


    2楼2010-10-14 20:08
    回复
      2025-11-18 13:59: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
      等下~~~连喘口气都不让啊??o(╯□╰)o


      3楼2010-10-14 20:09
      回复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这两句诗,道尽了爱情美学的最深的秘密。
             回忆总是比真实的生活美好得多。
             普希金写道:
             阴郁的日子总会过去,
             那过去了的一切,
             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这也是至理名言。既然“阴郁的日子”都能变成亲切的怀念,那么幸福的爱情的回忆,可就越发了不得,越嚼越有滋味,令人陶醉了。
             回忆总是人的不自觉的选择:淘汰掉一些东西,保留一些东西,放大和夸张另一些东西。被回忆的爱情,总是人间最美好的。
             而当时呢,却不一定。真实的生活,常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不知其真也幻也,深也浅耶,而且痛苦常常远甚于单纯的欢乐。
             更多的则是一片惘然,说不清楚。
             所以,在香香公主喀丝丽死后,她的情郎陈家洛在她的空墓前写道:“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这时陈家洛最痛苦,他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女郎,她的价值因她的“逝去”而成倍地显现出来。原本不明白的现在开始明白了,原本没有发现的现在开始发现了。
             《飞狐外传》中的胡斐也是在程灵素死后“在那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心中思潮起伏,想起了许许多多事情。程灵素的一言一话,一颦一笑,当时漫不在意,此刻追忆起来,其中所含的柔情蜜意,才清清楚楚的显现出来。”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也是在打死了阿朱之后,才爱上她的。
             失去的东西总是最美好的。这里有几分是真实的,但也有几分是心理的审美放大。因为失去(生离与死别)恰恰是审美的最佳距离。
             金庸的小说中,有真正幸福的美满爱情吗?也许有,但那多半是属于已经去世的人。
             比如《雪山飞孤》中的胡一刀夫妇,在他们死了二十七年之后,被人们提起,那简直就是人间最为美满幸福的一对。——只可惜死了。也正因为他们死了。
             《连城诀》是一部对爱情产生最大的疑惑的书。书中的爱情故事多是令人沮丧。然而我们也许还记得丁典和凌霜华这一对情侣生死不逾、恩爱缠绵、铭心刻骨的爱情,像一盏灯一样给《连城诀》中的沮丧灰凉、凄冷孤寒的世界以光亮与温暖,那是唯一的亮色,令人不能对爱情的幸福可能性及忠贞可能性产生怀疑。然而,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美丽的爱情故事是丁典自己回忆和讲述的。他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了多少艺术的再创造和审美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能不知。而更关键的是,丁典最后也死了(有意味的是他并非自觉的殉情而是不小心中了毒),他的死,无疑使这一盏爱情忠贞的明灯更加明亮耀眼、灿灿生辉。
             其实“无缘”或“失恋”的痛苦,也多半来自我们的对幸福往事的回忆、自我暗示和放大。失去的东西总比我们得到的东西——在感觉上——更为重要,也因而更加美好、更加使人痛苦。
             美好的东西就是人的痛苦的失落感。却未必是那“东西”本身。倘若萧峰没有失手打死阿朱,倘若阿朱的妹妹嫁给了萧峰,倘若游坦之娶到了阿紫..那又怎样呢?不知道。我们也不想知道。我们知道的只是,事情没有那样,所以遗憾,所以格外的痛惜,格外的觉得他或她的美好和宝贵。
        


        4楼2010-10-14 20:17
        回复

               他一生慷慨豪侠,素来不理会小节,然而这是他生死以之相爱的人..在他脑子里,一直觉得南兰应该逃出去,她是女人,不会半点武功,见到了浓烟烈火自然害怕,她那时又不是他的妻子,陪着他死了,又有什么好处?..但在心里,他深深盼望在自己遇到危难之时,有心爱的人守在身旁,盼望心爱的人不要弃他而先逃..他一直羡慕胡一刀,心想他有一个真心相爱的夫人,自己可没有。胡一刀虽然早死,这一生却比自己过得快活。
               于是在醉酒之后,在胡一刀的墓前,无意中说错了一句话,也可说是无意中流露了真心。这句话造成了夫妇间永难弥补的裂痕。虽然,苗人凤始终是极深厚诚挚的爱着妻子。..(第2 章)
               一种真实的心愿和一句“错话”造成了新婚夫妻间的裂痕,永难弥合。
               想必苗人凤至死也没有明白,他的妻子为什么会决绝地离开他,他至死也不明白,他的婚姻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他不明白:在一个女人面前夸讲另一个女人是极其愚蠢的事,而在自己的妻子面前夸讲别人的妻子则更是一桩不可饶恕的“罪行”!更何况,他又了解那位胡夫人多少?总共不过认识她几天而已。他的“丈夫在火里,她在火里,丈夫在水里,她一定在水里”的想法,只是他的一种推理而已。只是他的一种情不自禁的夸张。
               他不明白,别人的故事听起来比自己的好,而回忆中的别人的故事,自然又加倍的好。因“别人”是一段距离;而“回忆”则又是一段距离。这样的审美推理,可以将别人的爱情往事夸张成世间所无。
               像苗人凤这样的傻哥儿们,世间上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像史小翠这样的痴心的姐儿们也很多很多..。他们的不满足,造成了他们的幻想;而他们——对别人及别人的生活故事——的幻想则又加深了自己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的不满足,以至造成这样的恶性循环,生活中的悲剧就在不知不觉间铸成了。
               生活中的悲剧性便加倍地弥漫于现实的时空。
               当然,我们更无法责备苗人凤或史小翠,因为对爱的求全责备的渴望正是爱的一种动力,一种美妙的期待和理想精神。——我们大家都会这样——人类正是靠着这种追求美满的理想精神将自己不断地提高和升华到一个更新的、更高的境界。爱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只不过,我们不能将这种理想来直接套用现实生活,更不能将自己的想象、加上对别人的美满的猜测、加上对言情小说的信赖以及对期待与回忆的信赖..与自己的生活加以简单的比较。——这二者往往是无法比较的。因为生活是一种真实,而想象、期待、回忆等等则是一种艺术,别人的诉说或回忆更是一种艺术。同时,我们在现实中也是用现实的眼光去打量人事、世界;而在想象、期待、回忆、倾诉或倾听时恰恰是用审美的眼光去打量人事或世界。
               要想生活像艺术那样美满,就必须懂得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艺术的(审美的)秉赋,才能在此基础上把生活变成艺术,或者说艺术地生活。生活和爱情,显然都不是凭着人的本能就能达到艺术美满的境地的。必须学习和努力,这才能领会生活的艺术、爱的艺术(奥妙及其方法),进而才能达到创造生活与爱情的较高的艺术境界。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这里,尤其是年轻的友们,不要轻易地相信爱情故事及言情小说一类的东西。当然也不要相信爱的哲学或定义一类的东西。只有生活才是真正的大百科。只有生活才是真正的常青树。
               我们不必过于依赖“定义”,因为生活与爱情是千变万化的,因为人的个性及其境遇各不相同,还因为生活与爱情(尤其是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感觉,一板一眼的追根究底,只能是刻舟求剑,而按照确定的定义及模式去生活,则更是缘木求鱼。相比之下,那些定义比起我们的具体、生动而又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多么苍白无力,是多么的浅薄单调!
          


          6楼2010-10-14 20:17
          回复

                 言情小说的爱的说教也大多不足为凭。那种故事大多带有明显的幻想,明显的(作者的)自我欣赏和自我辩解,那些大多是些理想化的、被装璜过的爱。那些故事正是为了要投你的胃口:你不是期待美妙的爱情梦境么?好吧,那么,你听我说..在这一意义上,金庸的小说,金庸小说的言情故事,也是不足为凭的。
                 它将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有着明显的缺陷或残疾的爱情装点得过于神奇、这种爱在现实中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是苍白无力的,但在小说里同样是那样的吸引人,那样的神乎其神。
                 在这一意义上,我写的这就更是不足为凭了。我们只是在谈论金庸的小说,谈论金庸小说中爱情故事,而根本谈不上是什么爱的哲学,也没多少爱的艺术。
                 相对而言,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比那些几乎所有的“专业言情”的作家作品都要美妙得多而又真实得多,都比它们更富有个性、富有变化,而且有更深刻的意义。
                 相对而言,金庸在他的小说中,在讲述一个又一个爱情故事的时候,比那些专言情爱的作家作品提供了更丰富、更真实的人生信息。
                 因为金庸是一位对人生有着独特而深切的感受的作家,他对人性的认识,把握和表现,达到了一种相当惊人的深度。
                 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不仅仅是在谈情说爱而是——主要是——在揭示人性及人类情爱心理的奥秘。是揭示人生与社会(如韦小宝的故事等)的深刻的奥秘。
                 对于金庸小说的言情,仅仅当成一些故事来读,当成一些传奇和神话——或童话——来读是不够的。因为其中许许多多的故事,同时又是一些十分深刻的寓言。
                 而这,就是对这些深刻的寓言的一些体味,并努力做些切实的、但可能是粗浅或偏颇的读解。
                 金庸没有骗我们。至少,他是认真地、努力地通过这些形形色色,显然带有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爱情的传奇和神话,来表达他对人性与人生的认识和感受。
                 最后,我们看到,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世界。之所以会如此,除了作者的水平所限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对金庸的“无序”的体会——即对爱情世界的体会,它本身就是一种充满矛盾、幻像、冲突和个性、随意性和偶然性的世界。——“无序”正是爱情世界的真正的特征。“无序”的形式恰好是一种真实的艺术形式。
                 这是一个无头又无尾,无边也无际的巨大的开放体系,一种不知头尾也没有驿道的漫长的历程。虽每一个人的爱情故事都可能是完整的,但这一“世界”却是永远开放着的;随时会有人加入,也随时会有人退出;随时有人跌倒又随时有人爬起;随时有人宣扬各种各样的“主义”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你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人类生活就是如此。人类的情爱世界就是如此。你活着,你死了,都只是你个人的事;你爱了,你失恋了,那也只是你个人的欢欣与苦痛..这个世界依然会由你的、我的、他的、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故事、愿望、期待、冲突和回忆组成一个矛盾重重又伤痕累累的开放的乐园——是天堂也是地狱,是平凡的世界却又充满奇迹。
            【转自诗的空间】


            7楼2010-10-14 20:17
            回复
              の 我看很久没来 我以为是标题党 。。。。。。


              8楼2010-10-14 20:17
              回复
                申精~~~~~~
                下了~~~
                金迷慢看
                88


                9楼2010-10-14 20:18
                回复
                  2025-11-18 13:53: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0楼2010-10-14 20:18
                  回复
                    看来~我发的帖子是没人看的???我果然悲剧了!!!【还是潜水算了……


                    11楼2010-10-15 12:29
                    回复


                      IP属地:山东12楼2010-10-15 13:31
                      回复
                        好贴是不会埋没的
                        是原创吗?


                        IP属地:山东13楼2010-10-15 13:31
                        回复
                          作者简介
                          陈墨,安徽望江县赛口镇人,1960 年生。1982 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
                          执教于安徽徽州师专。1985 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硕士生,从师 于陈骏涛先生。现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研究室工作。
                               1986 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发表评论作品一百余万字,另著有《没有杰作 的时代》、《百年浮躁、百年忧思》、《刘心武论》、《新武侠PDF论》等, 还完成了《金庸小说赏析》、《金庸小说之谜》、《金庸武学奥秘》和这本
                          《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其五部金学研究系列专著将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为该社“八五出版规划”的重点著作推出。已出版《金庸小说赏析》,得 到金庸本人的好评,不久将出台湾版。
                          


                          14楼2010-10-15 13:47
                          回复
                            非原创,转自陈墨《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一书!谢谢观看!!!看到好书了要分享才对~


                            15楼2010-10-15 13:50
                            回复
                              2025-11-18 13:47: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6楼2010-10-15 1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