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慢慢流逝,每天还在讨论的人已经都是些老面孔了,不管红黑,能坚持一个月以上将视线集中在一部作品上,在我看来也都是该作品的老粉丝了。
既然都是老粉丝,我就不磨磨唧唧的聊剧情做铺垫了,直接说下我的主观看法:
我属于网文读者,算是文学下三路,我对文学作品的观感非常肤浅,就是剧情是否精彩、人设我喜不喜欢,之后还会有世界观、配角、人物背景等杂七杂八的要素,这些是对于我个人来说,一部作品好不好的主要因素。
也因如此,之前我发了一篇关于讨论现实→改编的好的帖子,我不太理解其中现实和作品好有什么关系。
自那之后又过了段时间,也看了些视频、分析、以及其他作品,了解了更多其他人的观点后,我觉得当时的看法过于片面,因为不同的人,作品对他的吸引点是不一样的。
我认为京吹3不行,因为我不喜欢他的剧情安排,现实与否、日本那边的真实情况,和我没关系,我也不在乎。但对另一位观众来说,其中的某些能够映射现实的点,也许恰恰是他所喜欢的。
假设有一位观众,他确实在日本留过学,也进过吹奏部,我不在乎的点对他可能就会非常重要,在他的眼中不管是看到自己过往的努力、亦或是曾经的时光,对他来说,落选SOLI反而没那么重要了。而压根没去过日本,也没加入过大型社团的我,肯定无法与他有一样的感悟。
想到这些后,这段时间我基本上就不讨论剧情是否合理了,对京吹3的评价也从反感转变为可惜,类似于
“如果是个包饺子的结局,虽然庸俗,但至少大体令人满意,看完后也不会想那么多事”这样的评价。
除此之外,目前正反两面的争论有最开始的直接情绪输出慢慢变成了各种细节分析,这一点我觉得大可不必。
按照目前B站和贴吧对细节的分析考究程度,我觉得没有哪部动漫在这种程度的分析下会找不出逻辑问题或者人物问题。短篇还好,长篇中人物和剧情相互迁就的情节时有发生,出现的人物越多,一些剧情就越难全都顾及到。
我说的就是50:50的投票清算,投黑江真由的那些配角很多都只是凑数字,为了高坂丽奈最后那一票的铺垫,我感觉不用深挖她们是不是内奸、反贼之类的。
而且说心里话,大家真的是因为这些细节从而喜欢或讨厌京吹3这部动漫的么?
可能是我想当然了,因为我早期就是我在一些回复中评价的那样:先站队后找论据,心理假定立场,找到不爽的地方挑毛病或夸奖,在此基础上找证据进行分析。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能争赢最重要,别的反而不重要了,可即便争论获胜,动漫结局变不了,我争赢一个网友,也无法弥补我对动漫的可惜。
不过,抠细节这个行为我说这些不是反对,只是觉得不用这么麻烦,看一部作品,完全不带入个人情绪,理性、客观分析,对我来说这不叫看动漫,这是吃这碗饭的人应该做的事;对普通观众来说,我觉得评价喜欢与否遵循内心就好,直接表达对动漫的喜爱与讨厌,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自己的情绪也不需要找一堆证据去证明是否正确。
最后叠个甲,如果是以讨论为目的交流,那上述对细节讨论这些话当我没说,我只是在对不为讨论,仅为情绪抒发的观众提个个人看法而已。
既然都是老粉丝,我就不磨磨唧唧的聊剧情做铺垫了,直接说下我的主观看法:
我属于网文读者,算是文学下三路,我对文学作品的观感非常肤浅,就是剧情是否精彩、人设我喜不喜欢,之后还会有世界观、配角、人物背景等杂七杂八的要素,这些是对于我个人来说,一部作品好不好的主要因素。
也因如此,之前我发了一篇关于讨论现实→改编的好的帖子,我不太理解其中现实和作品好有什么关系。
自那之后又过了段时间,也看了些视频、分析、以及其他作品,了解了更多其他人的观点后,我觉得当时的看法过于片面,因为不同的人,作品对他的吸引点是不一样的。
我认为京吹3不行,因为我不喜欢他的剧情安排,现实与否、日本那边的真实情况,和我没关系,我也不在乎。但对另一位观众来说,其中的某些能够映射现实的点,也许恰恰是他所喜欢的。
假设有一位观众,他确实在日本留过学,也进过吹奏部,我不在乎的点对他可能就会非常重要,在他的眼中不管是看到自己过往的努力、亦或是曾经的时光,对他来说,落选SOLI反而没那么重要了。而压根没去过日本,也没加入过大型社团的我,肯定无法与他有一样的感悟。
想到这些后,这段时间我基本上就不讨论剧情是否合理了,对京吹3的评价也从反感转变为可惜,类似于
“如果是个包饺子的结局,虽然庸俗,但至少大体令人满意,看完后也不会想那么多事”这样的评价。
除此之外,目前正反两面的争论有最开始的直接情绪输出慢慢变成了各种细节分析,这一点我觉得大可不必。
按照目前B站和贴吧对细节的分析考究程度,我觉得没有哪部动漫在这种程度的分析下会找不出逻辑问题或者人物问题。短篇还好,长篇中人物和剧情相互迁就的情节时有发生,出现的人物越多,一些剧情就越难全都顾及到。
我说的就是50:50的投票清算,投黑江真由的那些配角很多都只是凑数字,为了高坂丽奈最后那一票的铺垫,我感觉不用深挖她们是不是内奸、反贼之类的。
而且说心里话,大家真的是因为这些细节从而喜欢或讨厌京吹3这部动漫的么?
可能是我想当然了,因为我早期就是我在一些回复中评价的那样:先站队后找论据,心理假定立场,找到不爽的地方挑毛病或夸奖,在此基础上找证据进行分析。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能争赢最重要,别的反而不重要了,可即便争论获胜,动漫结局变不了,我争赢一个网友,也无法弥补我对动漫的可惜。
不过,抠细节这个行为我说这些不是反对,只是觉得不用这么麻烦,看一部作品,完全不带入个人情绪,理性、客观分析,对我来说这不叫看动漫,这是吃这碗饭的人应该做的事;对普通观众来说,我觉得评价喜欢与否遵循内心就好,直接表达对动漫的喜爱与讨厌,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自己的情绪也不需要找一堆证据去证明是否正确。
最后叠个甲,如果是以讨论为目的交流,那上述对细节讨论这些话当我没说,我只是在对不为讨论,仅为情绪抒发的观众提个个人看法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