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吧 关注:6,789贴子:50,198

回复:吕明光关于陶渊明的原创精品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呵呵,谢谢佳人!
很喜欢,支持!


16楼2010-11-04 21:07
回复
    兄妹情深(《祭程氏妹文》)
    405年的11月,天地失色,寒风萧萧,和陶渊明今生感情极为深厚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这件事,成了他辞官归隐的一个直接的导火索。他原本就不喜欢这个潜规则的官场世界。正好趁此悲伤难忍的机会,独自一人扬长而去,过那自己喜欢过的清净生活。从中不难发现,他对这个妹妹十分疼爱,远超一般的兄妹之情。
    他的妹妹,当年从江西嫁到湖北,嫁给了一个姓程的人家,他就开始称呼她为“程氏妹”。他日夜惦念着妹妹,盼着她过上幸福的日子。小时候,他和妹妹相依为命的情感,就不同于普通的兄弟姐妹。妹妹是庶母(他父亲的妾)所生,但庶母走得早。妹妹失去生母那年,陶渊明十二岁,妹妹九岁,就由陶渊明的生母孟氏抚养。于是两人“爰从靡识,抚髫相成”,从无知的孩童时代,一起嬉笑游戏,一起读书识字,慢慢长大。兄妹二人手足情深,互相爱护,从未想到将来会分隔两地,直至天人永别。
    这是一个在他眼中世上最好的妹妹。她美好善良,有品德操守,安静谦虚,不多说话,端正大方,温情脉脉,兄弟友爱,孝顺长辈,一举一动都足以成为其他女孩的榜样。他不相信这样一个妹妹有一天竟会彻底离开他。他觉得老天爷太偏心,不眷顾这样的好人。
    401年,陶渊明在江陵桓玄的幕中做事。这一年,他的生母孟氏去世。他看见头顶的天顿时塌下来了。他认为,这是老天对他的惩罚。打那以后,他和分隔两地的妹妹共同承受这不尽的哀伤。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更早。他们虽不在一起,却是彼此唯一的依靠。
    想起过去,陶渊明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四周的一切毫无色彩,只有压抑下来的黯淡。妹妹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还未走远。他想一把抓住,却已无力挽回。她的书信还摆在那里,她的遗孤还站在眼前,妹妹的女儿,谁会把她养大?他不相信,却不得不信:妹妹不会再回来了。她茕茕孑立的游荡魂灵,该有多么孤独,谁会来主持她的祭祀,引领她走向安息之所呢?说到这里,陶渊明的感情难以抑制,“死如有知,相见蒿里”。蒿里,相传泰山脚下死者魂灵的归处。他盼着跟她在地下团聚,不再分离。
    407年的5月,他的妹妹离开这个世界已有十八个月之久。陶渊明为这个心疼的妹妹穿了两个周期的大功服。大功服由熟麻布制成,周期为九个月。他舍不得脱,多穿了一个周期。光阴继续流逝,寒冷、暑热相互替代,尘土累积,野草荒芜,他悲哀的心底,下着一场场经久不息的凄凉苦雨。他抬起眼光,目睹空空如也的室内,妹妹的女儿还在那里哭泣。他还看到,“肴觞虚奠,人逝焉如”,桌案上摆着一头猪、一只羊的少牢。在这场他亲自安排的祭奠仪式上,他忽然觉出了这人世的巨大虚无,妹妹究竟去哪里了呢?似乎一切都未发生,一切都未存在过。风还在屋外继续吹着,没有人开口说话。只有本性淳厚的陶渊明,内心还在滴血,至今仍走不出伤心的孤岛。
    附录:祭程氏妹文
    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呜呼哀哉!寒往暑来,日月寝疏。梁尘委积,庭草荒芜。寥寥空室,哀哀遗孤。肴觞虚奠,人逝焉如!谁无兄弟,人亦同生。嗟我与尔,特百常情。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咨尔令妹,有德有操。靖恭鲜言,闻善则乐。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闺,可象可效。我闻为善,庆自己蹈。彼苍何偏,而不斯报。昔在江陵,重罹天罚。兄弟索居,乖隔楚越。伊我与尔,百哀是切。黯黯高云,萧萧冬月。白云掩晨,长风悲节。感惟崩号,兴言泣血。寻念平昔,觞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如何一往,终天不返。寂寂高堂,何时复践。藐藐孤女,曷依曷恃?茕茕游魂,谁主谁祀?柰何程妹,于此永已。死如有知,相见蒿里。呜呼哀哉!
    


    IP属地:天津17楼2010-11-09 08:47
    回复
      2025-11-15 14:36: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问好大家!


      IP属地:天津18楼2010-11-09 08:52
      回复
        已阅!问好吕光明。


        19楼2010-11-11 23:51
        回复
          顶起


          IP属地:北京20楼2010-11-12 00:10
          回复
            他的身边少不了酒。他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用了八句来写酒,写醉,写任性而为,真是浪漫自在,天真可爱。喝酒必醉,喝醉之后,不在乎去留,又见他十足的真性情。这以后,酒陪伴了他的一生。如果你认识他,他将是个称职的酒友。
            他过着很穷的日子。他的陋室年久失修,满目凄凉,四面萧然。他的衣衫缀满了补丁。他的生活“箪瓢屡空”,就像颜回那样贫穷。在《论语》里,孔子这样说过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还说过:“回也其庶乎,屡空”。大意是颜回的道德学问差不多了,可是常常穷得没有办法。陶渊明想到了颜回。他也是积极乐观的。有文章可以“自娱”,可以“忘怀得失”,他很满足。如此这般的物我两忘,一直活到人生的终点,岂不美妙,他想。
            他认同黔娄妻子的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黔娄是战国时的贤士,不喜做官。他有个贵族出身的妻子,理解他的选择,愿意和他过与世无争的农耕生活。这就是安贫乐道。陶渊明也希望有这样一个老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自相矛盾。一方面拒绝患得患失,一方面又为此耿耿于怀。孔子想做官,可是做不成,就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是不想富贵,而是想正当地取得富贵。在人性复杂的人间,这看起来不太可能。庄子绝对出世,可又发现了自己不能完全摆脱物质的束缚,不禁也要痛苦无比。回到当事人,陶渊明既有恬淡自如的一面,也有解不开的人生纠结。物我两忘的乐趣,只有从诗酒江湖里才能找得到。
            这时,在酒的麻醉下,他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个“无怀氏”和“葛天氏”时期的人。这两个人,都是上古的君主。无忧无虑、小国寡民的远古生活,值得他为之向往。这种怀念过去、向往自然的淡泊心态,深埋在他年纪轻轻、壮怀激烈的儒家怀抱里面。随后,他要在393年进入仕途,直到405年辞官归隐,开始长达十三年的、断断续续的官场生涯。他将远离山水之间的田园生活。他必须得经历这一遭苦难人生,才能彻底地认出世间的虚伪面目。不妨说,没有《五柳先生传》,就没有《归去来兮辞》,更没有《桃花源记》。这篇小传就是一面虚拟的镜像,烛照着他未来人生的迢迢路途。他的命运,终将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隐去,归顺那淳朴的自然田园。总有一天,他将彻底归来。只因陶渊明向往自然的一颗本心,以及他与世俗水火不容的真性情。
            这就是低调处世的陶渊明。不是别人,不必怀疑。他在人间的身份,就是这几棵自给自足的柳树。这绝非偶然,投向柳树的趣味,里面蕴含着中国文人的某种寄托。“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他家还有其它的树,却没有提及。到后来,他喜欢歌颂松菊,不再说柳树。
            《宋书》里说:“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梁国的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传》也这样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他很快就写好了这篇小传。大家传阅了一遍,都说写得好,很像他。家族里就有人说他不该埋没了才华,该出来做官了,顺便还能改善一下贫苦的生活。他听到这些话,没有反对。他就在那里,看着这个世界,很坦然。有些事情,他早就预料到了。不过这个时候,他的人生即将正式开始。他无法拒绝这个开始。
            该上路了。他在心底压低了声音,对自己说。
            附录: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IP属地:天津22楼2010-11-23 08:28
            回复
              哇噻!吧里的人好幸运~


              23楼2010-11-23 11:25
              回复
                问好小妖精!:)


                IP属地:天津24楼2010-12-05 19:20
                回复
                  2025-11-15 14:30: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 我现在常读这句.
                  谢谢吕先生的文章, 加油!


                  26楼2011-01-13 16:56
                  回复
                    友谊树下 问好!
                    问好大家!我写陶渊明的书即将出版。到时过来汇报:)


                    IP属地:天津27楼2011-03-29 23:03
                    回复
                      回复:27楼
                      呵呵,祝贺


                      28楼2011-03-31 12:39
                      回复
                        回复:27楼
                        哪个出版社啊。。。。。。晕


                        IP属地:北京29楼2011-04-02 09:25
                        回复
                          且读且伤,生怕惊醒先生,遂屏息阅之,


                          30楼2011-04-04 19:39
                          回复
                            问好佳人和泪!问好宇暧微霄!是天津人民社。
                            问好花生芒果蛋炒饭!握手:)


                            IP属地:天津31楼2011-04-20 14:39
                            回复
                              2025-11-15 14:24: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真好


                              IP属地:北京32楼2011-04-21 0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