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听他的老师李可染先生回忆起黄宾虹作画时的情景,一杆秃了头的毛笔蘸着焦墨恣意妄为地在宣纸上随意地涂抹。一气呵成后的画面,却在极乱中隐隐地带着莫大的秩序。犹如自然之神创造的这个世界,不经意看来,万物丛生眼花缭乱,然而细细琢磨开来,却是充满了无尽层次、生生相克、多姿多彩的微妙关系。
想来,这与宾虹先生的经历有关吧。60岁之前的宾虹先生,始终在临摹古人的画作。60岁之后,开始参悟绘画之道,逐渐从古人粉本中脱跳出来,而以真山水为范本,参以过去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创作了大量的写生山水,在章法上前无古人,后来者也很难学到。宾虹先生在70岁后的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逐渐形成的显著特色。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因此,其实细细想来,艺术(文学、绘画、音乐)的灵性并不是来自于“完全”的无拘无束的自由,而是来自于某种“规律”约束的自由。
反过来想,自身的灵性,也是别人眼里看到的灵性,因为人作为一个感性与理性的混合体,以及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点,需要大家的认同。因此,灵性,即使再无拘无束、恣意妄为,也需在某种“规约”中驰骋。
其原因,想必是作为人类,其智慧的有限性所致吧。比如,我们一看到杂乱无章的事物就会心烦意乱、甚至心存恐惧,一旦了解了背后规约其行为的道理,我们也就坦然了。
我想,可能上帝就不会受此限制,但是,上帝制造的人,却必须受制于上帝随心所以创造的这个世界的规约。
因此,人是人,上帝是上帝。仅此而已。
下面是俺在07年画的,工作很忙,多年难以摸到画笔。只是爱好

想来,这与宾虹先生的经历有关吧。60岁之前的宾虹先生,始终在临摹古人的画作。60岁之后,开始参悟绘画之道,逐渐从古人粉本中脱跳出来,而以真山水为范本,参以过去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创作了大量的写生山水,在章法上前无古人,后来者也很难学到。宾虹先生在70岁后的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逐渐形成的显著特色。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因此,其实细细想来,艺术(文学、绘画、音乐)的灵性并不是来自于“完全”的无拘无束的自由,而是来自于某种“规律”约束的自由。
反过来想,自身的灵性,也是别人眼里看到的灵性,因为人作为一个感性与理性的混合体,以及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点,需要大家的认同。因此,灵性,即使再无拘无束、恣意妄为,也需在某种“规约”中驰骋。
其原因,想必是作为人类,其智慧的有限性所致吧。比如,我们一看到杂乱无章的事物就会心烦意乱、甚至心存恐惧,一旦了解了背后规约其行为的道理,我们也就坦然了。
我想,可能上帝就不会受此限制,但是,上帝制造的人,却必须受制于上帝随心所以创造的这个世界的规约。
因此,人是人,上帝是上帝。仅此而已。
下面是俺在07年画的,工作很忙,多年难以摸到画笔。只是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