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吧 关注:37,013贴子:648,401
  • 13回复贴,共1

关于北府军AI智能答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府,又称“北府军”,是东晋后期由谢玄组建的军队,因驻扎京口(时人谓之“北府”)而得名。这支军队在东晋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淝水之战中,北府兵以少胜多,创造了经典战例。随后,北府兵先后参与了北伐和内战,在东晋后期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府兵的成立背景与东晋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密切相关,谢玄利用原北府镇将、流民武装组建了这支军队。随着东晋政权的更迭,北府兵经历了兴衰变化,最终刘成为刘裕建立宋王朝的重要军事力量。
北府兵的成立背景反映了东晋时期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的军事需求。在淝水之战后,北府兵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政治上也成为了影响东晋后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北府兵最终因内讧争权而衰亡,但其历史影响深远,尤其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中,北府兵的故事成为了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事件。
此外,北府这一名称也与地理位置有关,指的是一种行政或军事上的区域划分,而非单纯指一支军队。例如,镇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府”,这一名称的使用反映了该地区在东晋时期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军事作用12。


IP属地:江苏1楼2024-07-19 11:54回复
    镇江城之所以有“北府”之称,以我所查阅的资料而言,至少有以下四条史料可以互相佐证。
    据钱大昕《二十四史考异》卷二二《王恭传》在“都督以北为号者累有不祥”条下有如此解释:“按徐州、兖州都督以北为号,故有北府之称。”
    按《世说新语》卷6排第25注引《南徐州记》记载:“旧徐州都督以东为称,晋氏南迁,徐州刺史加北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
    《资治通鉴》卷十九则记载,司马睿次子琅琊王司马裒在建武元年3月镇广陵时,任“徐北部中郎将”,领“青、徐二州军事”,同年10月薨。此时,司马睿尚未即帝位。东晋王朝的建立在次年。
    而《晋书·王舒传》的记载则是,司马裒继任者正是这位叫王舒的人,此时正值东晋成立之初。出于对北方局势的防御考量,徐、兖、青三州都督府或刺史治所累有搬迁,在王舒以徐州刺史加北中郎将镇广陵后,三州及扬州晋陵郡被划为同一个都督区。且因广陵、京口作为北府军镇所的次数最多,因此东晋人习惯上均称都督府为“北府”。这一记载和胡三省所作的注相一致,即“时晋人已经称京口为北府”。
    由此可以推断,镇江被称为“北府”以及时间节点应该在东晋开国之初。


    IP属地:江苏2楼2024-07-19 11:57
    回复
      2025-11-02 17:40: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徐州是北府军驻地 那就不是半壁江山了 也就不是南朝宋
      另外 刘裕可是镇江土生土长的京口里人(镇江)只是祖籍和彭城有关系
      刘裕老宅子 和刘裕父母的墓 均在镇江


      IP属地:江苏3楼2024-07-19 12:01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4楼2024-07-19 12:04
        回复
          本来就是中原各地的流民组成的,记得历史教科书上也是这么科普的,非被某人YY成了“淮人武装”~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7-19 1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