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关系:
越与齐/齐与秦/柔越与秦
① 柔越虽然富但是很乱,再加上地处边境靠近秦国和齐国的流放地带,所以曾经不少流放犯和亡命之徒混入柔越并抱团取暖发展壮大。秦齐两国早年疏于这方面的体制管理所以埋下了祸根。那些亡命之徒逐渐积蓄力量成为柔越的上等贵族并依靠雇佣兵、私兵甚至部分王军联合起来挑起国家战争,攻打齐国(一来齐国战斗力较弱,二来齐国早年整顿吏治政治变革罢黜流放了众多官员甚至贵族 曾经创下了因罪流放人数最多的记录,冤有头债有主)齐柔结怨。
② 齐国屡次战败损失国土兵力较多,于是向秦国求援,秦国要求以齐国太子为质子方能出兵。秦齐结盟,诛杀逆贼保一方安宁。但战争结束后秦国虽接受齐国让出的战利品但不愿履约,拒绝放太子回国,质子回国一事一拖再拖,甚至到了当时的齐国国君去世,嫡长子继位的时刻也没有送回齐国国都。
③ 齐国被迫放弃太子,拥太子亲弟为新皇,齐人也因秦国不守信用扰乱政治而恨秦。而秦不以为意,甚至公然宣称太子同意与秦国公主联姻,两人琴瑟和鸣,非秦国扣人,而是太子乐不思蜀不愿回齐。
④太子终死于秦地,与秦国公主育有一子,按齐国法,太子之子当为下任齐帝,齐索人遭秦拒。齐人无法,为巩固江山只得继续拥太子亲弟之子为皇。秦齐结怨。
⑤ 为了本土的扩张,除了援助齐国以外,秦国本国也与柔越有过交战并攻下了几座城池。但相对齐国的新仇旧恨,柔越对秦国算是一忍再忍。
-----
秦与突厥汗国
在突厥未立国之前,秦和北方游牧的各部少数民族长期有土地争夺矛盾相互攻打。而游牧民族本土也在相互攻伐之间最终形成一个战斗力强大较为团结的部落,因为武力征服和为维护共同利益而立国。事实上,突厥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突厥汗国也不是只有一个民族的枭国,立国之后双方处于静默状态。战和说辞不一。
注:是第十代秦国国主索要质子,第十一代国主将齐国太子与公主(更准确的说是长公主,国君嫡姐)赐婚,太子早死长公主还活着。太子之子(年龄与皇子相当)作为新的齐国质子留在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