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吧 关注:4,547,180贴子:142,009,924

评价一下迄今为止的音乐-乐队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4月的三部音乐番都完结了,眼看着今年似乎也没有其他音乐相关的动画的情报,这个帖子就简单评价一下个人看过的所有音乐-乐队动画。


IP属地:日本1楼2024-07-05 10:31回复
    嗯,第一个,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05 10:40
    回复
      先定义一下乐队-音乐番:【以“几个人一起玩音乐”为核心剧情之一的动画】。
      这类动画多半都要有:
      1. 学习、演奏、表演音乐的剧情
      2. 乐队演出(live)的场景
      3. 多人一起练习、磨合音乐,并以此发展人际关系。
      提出这个分类的原因是“音乐番”太广,而“乐队番”又有些太窄。比如星际牛仔,混沌武士这样的动画也常常被打上“音乐番”的标签,但这些片里连乐器都没出场几集。FLCL则是把bass当成武器使了,肯定也算不上乐队。
      再来看几个在定义边界上的动画:四月是你的谎言 - 四谎肯定算音乐番,但绝大部分演奏场景都只有男主一人,剧情上没有展开多人的关系性,钢琴演奏更像是男主过去经历的发泄而非音乐表演本身,所以这片更像是一个讲个人成长和二人恋爱的故事,和乐队不搭边。
      京吹 - 虽然京吹组的是乐团而不是乐队,但依然大量描写了音乐排练、争执以及“想要吹的更好”的对音乐的追求,作画上也投入了不少资源用于个人和乐团的演奏上,可以算作音乐-乐队番。
      lovelive, 爱马仕等偶像动画 - 虽然有live场景以及磨练演技的情节,但偶像类动画更注重的是角色本身的成长而非音乐,多数情况下live和剧情关系不大,使用乐器的人物和场景较少,更何况角色们组建的就不是乐队。
      bang dream - 虽然也常被称作偶像动画(所谓乐队偶像),但她们依然是在组乐队,并且剧情大多和作曲、练习、乐队关系(对邦,抢人)相关,可以算作音乐-乐队番。
      其他镇楼图里出现的番过会具体来谈。
      这个帖子不想引战或者踩一捧一之类,只是想综合地评价一下乐队动画这一类别,并且给喜欢“轻滚go哭”这些动画的观众一些不错的推荐。


      IP属地:日本3楼2024-07-05 10:43
      收起回复
        为了让我的评价更直观,我会从以下三个角度打分:
        1. 剧情 - 剧本质量本身,剧本和音乐的联系,动画的主题,以及这个主题是如何阐述的。(5)
        2. 音乐 - 音乐质量,演出作画质量,音响效果,等等。(5)
        3. 考虑角色、声优、以及其他场外因素的综合评价。(10)
        打分只反映我个人的好恶程度而非推荐程度。一些我个人喜欢的片子肯定不适合所有人,还有一些不对我胃口的片子也依然值得推荐。


        IP属地:日本4楼2024-07-05 10:47
        回复
          【夜晚的水母不会游泳】开门见史。
          很遗憾,如果59执意做纯线上音乐组合我还能把这片从分类中拿掉,可惜他还开上了几场线下live,效果也相当抽象。
          这片应该已经不需要我来做更多的评价了,剧本上被能骂的基本上已经骂干净了。夜水母最大的问题当然是系列构成上,导演和脚本家就没有好好定下来“我们这片要写啥”,导致给59想到哪写到哪,从第五集开始每集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这样的片能收好才怪了。这样来看夜水母的问题似乎和契丹很像,但契丹本篇的评价要比夜水母高上许多。在两部片的演出和作画资源没有明显差距的前提下,很明显就是59拉了,没这个实力,连单元回都写不好,当然那他跟野岛伸司比多少有点刷流氓。
          即便如此,我也不得不承认夜水母在音乐上做的还算出彩的地方。前几集ed不重样,每首曲子都给到新的mv画面,还有几场投入不少时间和资源的演出(比如最后一集的小偶像)。但曲子本身只能说是一般通过,虚拟l2d小人live的效果更是惊为天人,使得这作在音乐上的观感也相当不尽人意。不推荐给任何人看,除非想吃史。
          剧本:0.5/5
          音乐:2/5
          综合评价:3/10


          IP属地:日本5楼2024-07-05 10:56
          收起回复
            不是,gal也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7-05 11:09
            回复
              接下来先评价热门的四天王。
              【轻音少女!K-ON】曲风:二次元流行/日本摇滚
              轻音一般被认为是“少女乐队”这个门类动画的鼻祖,不过我个人对k-on并不算有特别的情怀。抛开场外因素不谈,k-on在我看来是一个朴素的轻百日常卖萌番,乐队不过是她们卖萌的主要手段。轻音部人均天才的设定和聚焦于传统校园场景下设计的日常桥段注定了它的重心不会在“音乐性”和“乐队关系”之上。可以说,kon的所有剧情都是建立在主角团五个人的人设之上的,而非向着音乐和乐队设计剧本,这当然也是萌系动画的核心。
              这当然不意味着必须给kon的剧本打低分。在轻百卖萌的赛道上,kon做的几乎无可挑剔,五个讨喜的人设和毫无雷点、轻松愉快的剧情推进都让kon有了“治愈系”的效果,属于是被现实折磨累了来上一集就能忘掉疲惫的动画。尽管如此,在我看来全两季36集+剧场版还是有些审美疲劳,第二季的毕业回也没有给我多少触动。不过kon也是我很多年前看的了,现在回看的话多半又会有新的感觉。
              音乐上来讲,kon浓重的“二次元味”多半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而几个ed又给人带来强烈的审美反差,mv和歌曲设计也和剧中的人物形象有些脱节。kon的所有ed我都相当喜欢,几首插入曲也很不错,op的表现则反而一般。作为09年的动画,kon演出的真实系作画可谓是相当强大乃至震撼,这或许也是许多人称为粳米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讲,我认为kon是任何想看动画的观众都该尝试的动画,即便往后有了更好的“上为替代”也依然不容错过。
              剧本:3.5/5
              音乐:4.5/5
              综合:第一季8/10,第二季7.5/10. 考虑到情怀和其他场外因素给到9分也没有任何问题。


              IP属地:日本7楼2024-07-05 11:13
              收起回复
                【孤独摇滚】曲风:日式流行摇滚
                滚或许是近年来传播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轻百日常系动画,它也几乎可以成为【轻音少女】的上位替代了。一方面滚从戏剧化“社恐”作为切入点,用夸张搞笑的作画风格填满大部分剧集,而另一方面又把剧本的主干贴近“真实系”作品,让滚同时具有了搞笑作品和“治愈系”的感染力。尽管如此,观众对滚的观感完全建立在“戏剧化社恐”这一切入点之上;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没法接受这个夸张的设定甚至是产生反感,那么恐怕看完了观感恐怕也不会又太多回升。换句话说,对滚的接受度完全取决于对搞笑动画中夸张乃至扭曲化的人设和演出的接受度。而在此之上的另一点则是观众可能感受到的,“搞笑”和“真实”之间的割裂感——滚一会在搞笑的桥段相当脱线和抽象,又一会转进“治愈/真实系”的片场认真讲剧情;如果你是强求作品风格一致性的观众,那么滚或许没发让你满意。当然这明显不是滚的问题;可以说绝大多数动画都多少有着这样的“割裂感”,只是在滚中这样的表现可能略微突出。
                至于为什么滚会被认为是轻音的上位替代,一方面是它多少写出了主角波奇的成长,另一方面则是对“乐队番”这个大标签认真的态度。三场核心的live演出(ep5,8,12)分别展现了乐队建立 - 演出上“碰壁” - 双向回应的人际关系(波喜多)。在一个“轻百日常”的动画中能将剧本融进live演出可谓是滚给我的一大惊喜。在此之上,滚的剧本甚至覆盖到了live之后,紧张感得到完全释放后的反差下的日常氛围,而不是传统地以live收尾或更换ed,更加体现了脚本家对live演出在乐队番中定位的独到理解。结束乐队的曲目本身质量也是相当之高,放在一众日式流行摇滚中也算得上抓耳,对应的三次元live stage效果也相当不错。
                剧本:4/5
                音乐:5/5
                综合:8.5/10


                IP属地:日本8楼2024-07-05 11:37
                收起回复
                  【Bang Dream】曲风:二次元流行,摇滚(部分乐队)
                  在评价mygo之前肯定得先谈谈老邦邦的动画。我是直接跳过了bang dream的第一季,所以评价可能会有失偏颇。虽然我很早就有在玩邦邦的音游,但一直没看剧情。直到看完mygo之后回去补邦邦第二季,不得不说mygo的成功并非偶然。
                  和预期中不同,bang dream并不像拉拉爱马仕那样,以单元回为主按公式写法介绍并解决每个成员/乐队;相反,邦邦的核心剧情建立在数个乐队之间的联系之中。不论是第二季的tae还是第三季的六花(以及chuchu),她们的剧情完全建立在两个乐队的互动之中,并且大多数的矛盾都和音乐/乐队相关,并没有将其外部化(家庭,学校,等等)。因此邦邦给人的观感就是很直接、很纯粹的少女乐队,所有主角都以“闪耀”为目标前进,从space到武道馆,都快称得上王道热血了。但邦邦剧本最大的问题也就在这个“闪耀”的核心目标上。kirakira dokidoki到底是什么?能get到kasumi的老粉丝肯定不需要更多的剧情来解释这一点,但对路人观众来讲,这个“闪耀”或许就意味着“老套”。几个乐队之间的闪耀到底有什么区别?bang dream没能在两季内很好地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当然,把邦邦当成偶像剧看,这也就不是个问题了。
                  作为音游的宣传片,邦邦在音乐的曲风区分上做得相当合格。ras和afterglow的live给我的印象相当深刻,hhw这类脱线的抽象团也算是有无法替代的风格。不过ppp和paspale给我的听感就比较一般了,大部分曲子都算是一般通过偶像曲。音乐上邦邦做的更出色的是live演出;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这两季的live都可谓大饱眼福。不论是第二季开头的轮番轰炸,还是第三季结尾的难忘今宵,都算是用舞台设计的方式演绎出了这几支乐队的差异。作为粉丝向作品,邦邦动画在音乐上已经做到了近乎完美;从路人的角度来看,在一众偶像番中邦的演出效果和曲风差异化也算得上出挑。对传统偶像番的受众,以及对少女乐队这个题材感兴趣的观众,邦邦是相当值得推荐的一部作品。
                  剧情:3/5
                  音乐:4/5
                  综合:7/10


                  IP属地:日本9楼2024-07-05 12:03
                  收起回复
                    测,双面人都有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7-05 12:31
                    回复
                      【Bang Dream It's MyGo!!!!!】曲风:流行摇滚/另类摇滚
                      一眼看上去很难想象mygo是和bang dream同企划的动画片。与往季的邦邦相比,mygo直接解散贴脸,两个团直接开演“二次元小时代”,和王道、热血、偶像这些关键词完全不搭。但本质上,mygo其实和老邦邦一样,是一个讲几个乐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故事;只不过,作为两个全新的、没有粉丝的乐队,脚本得以更自由地描述这些乐队少女“不完美”的一面——换句话说,脚本家不再需要按着美少女的人物性格依葫芦画瓢写剧本了。尽管通过许多名场面、名台词拉来了相当高的热度,mygo的剧本本身也相当过硬,是禁得起“拿放大镜看”的。在行为逻辑通顺的前提下,mygo尽力用高信息密度的台本来释放角色的情感和倾向,而不是单靠镜头和声优的演出。但是,尽管mygo团的剧情本身自洽,祥子的人物塑造和行为动机,作为整个故事的印子,几乎完全没有交代。13集末尾点出“家道中落”的背景让这个故事更奇怪了:如果说go团的矛盾来源于个人的青春伤痛和扭曲的性格,那祥子的矛盾则是近乎机械降神的家庭-社会性矛盾;对比之下,go团10集下来就是在过家家,“闹麻了”——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是不能理解。不过go团演绎的女女勾心斗角的情节怎么看都算得上小众,尽管剧本本身对“在迷茫中前进”作出了相当不错的演绎,但如果看不下去这个矛盾根源的话,演绎得再好也是白搭。
                      和纯粹的剧情发展本身相比,mygo的live演出其实是更吸引我的地方。全部四场演出(ep3,7,10,12)几乎每场都贡献了一个“神回”,原因就在于mygo直接把live当作的了剧情发展的舞台。在少女乐队动画中,mygo在音乐和剧本的联系上是做的最优秀的:一首《春日影》承载了c团go团的矛盾,而《诗超绊》又成了go团重建的核心。剧情上反复描写灯作词的灵感、动机、和过程更进一步,真正地把mygo的剧中曲变成了mygo的;这些曲子真的就是属于她们的五个人的。这个独特的优点也是唯独乐队番可以做到的,这样来看mygo可算是尽力发挥了在这条赛道上所有的先天优势。不过在我看来mygo的曲子本身略有些差强人意,只能算是日摇中相当平均的水平乃至以下。念诗很酷,但脱离了剧情场景单论听感就显得一般,部分曲子的衔接做的也不尽人意;鼓的编排也相当塞,导致go的曲子听起来都很赶。
                      综合来看,我依然会向所有人推荐去尝试一下mygo,至少是前三集。尽管你不能指望从mygo中领悟到什么深刻、宏大的思想,但它的剧情展开本身相当精彩,五位角色在剧情中也都有各自的魅力。
                      剧情:4.5/5
                      音乐:4/5
                      综合:8.5/10;考虑到整个季度下来的追番体验,我可以给到9分。


                      IP属地:日本11楼2024-07-05 12:40
                      收起回复
                        【GIRLS BAND CRY】曲风:日式摇滚
                        我对gbc的感情相当复杂;这是我第一部从第一集开始守着更新追完的动画,但结果来看这部动画的讨论环境是每况愈下。存粹地来看gbc的剧情,我只能说长板和短板都相当明显。至少gbc从头到尾贯彻了它的理念,讲完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空降绿毛、外援之类的烂活,剧本上至少有个及格分。
                        认真聊聊大女主nina的塑造方式。一般来讲动画片的人物塑造无非三种:
                        1. 没有人物成长的二维塑造。从头到尾人物的性格、处事方式等等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一般出现在剧情不重要的搞笑片,或者一部分烂片之中。
                        2. 人物形象的蜕变。在人物经历某个事件之后,角色的性格发生了某些变化。从小来看,偶像番中的单元剧一般就是以“角色克服困难/摆脱过去的阴影”来让人物获得成长;从大来看,剧情上可能发生了某些重大的乃至毁灭性的事件,角色也因此必须面对这个事件来实现自我蜕变,比如天元突破的西蒙,eva的真嗣,等等。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人物塑造方式,几乎在所有作品中都有出现。
                        3. 人物形象的“贯彻”。尽管这个人物经历了某个或许多个事件,角色依然坚持自身的信念,维持近乎相同的人设。这类人物塑造方式实在是难写,因为没有蜕变的话故事就很难推进,所以这样的人物通常是配角,或者出现在篇幅不长的作品中,或是一些不以剧本为核心的作品中。比如星际牛仔的spike,千年女优的女主,eva的渚薰(?)。
                        在我看来,花田是想用第三种塑造方式来写nina的;他想让nina在经历了社会中的种种之后依然坚守她所谓的摇滚和正论,保持她那份独特的澄澈。设定上刺团其他人也正是被nina的这一点所吸引才一直跟着nina走的。但gbc给观众展现出来的,似乎在1和3之间:许多观众认为nina根本没有成长,还是个不谙世事、不懂变通的小孩,13集演了跟没演一样;一定程度上我也理解这样的想法。
                        那么为什么这个“贯彻正论”的主题没能完备地展现给观众?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从结果上来看,nina的行为“不符合常识”,最终使得刺团退出事务所继续苦苦打工,可以说是她害了刺团。简单来讲,观众们会直觉地认为nina不应该贯彻她的正论。回看上面第三点中举的例子,这些角色即时不进行蜕变保持原状,尽管有缺憾,也依然符合观众的伦理直觉(渚薰几乎算是反派了,也不需要符合伦理)。而之所以观众会认为nina需要进行改变,是因为花田给她安排了一些“她本可以过得更好,但是她选择不去改变”的桥段,那么观众自然也会跟着这个本可以回避的,带有缺憾的结果走。其实到这里也不算很糟,但13集的结尾“包饺子”的“谢谢大家”那一幕,和这一整集完全不包饺子,乐队每况愈下的剧情形成了相当戏剧性的反差,再加上gbc还没有第二季来告诉观众nina的贯彻最后给乐队带来了什么,那nina坚守信念的行为就完全没有得到辩护。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就算nina这类道义论坚持者不需要功利主义的辩护,那至少也需要严格的推论来证明你的道义论的必要性和普适性;而gbc目前并没有写出这一点,nina的坚持几乎只是她的口号,她的“不想输”和“想赢”,仅仅停留在nina人物设定的层面。这也是为什么部分观众认为nina只是个扁平的静态人物,也是花田认为塑造nina很麻烦的原因(结果也并没有塑造好)。
                        2. gbc大多台词的设计都显得苍白。通篇看下来,gbc没有很出圈的台词桥段是有原因的。nina大量的台词信息密度都较低,tomo和rupa的台词更是灾难级,看上去花田似乎想通过角色单方面的念白来塑造这两人的形象,导致她俩绝大部分的台词都在打超级直球,我几乎能直接看出来脚本家写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低密度、功利化的台词设计,再加上花田初中生写作文似的重复某些意象(小指,抓痕)使得gbc绝大部分对白味同嚼蜡。gbc呈现出的优秀的综合观感几乎完全依赖于一些剧本总体设计(ep8,10)、顶级的3d细节、理名的声优演出等其他因素。如果gbc只有文字而非动画,那多半只能是个二三流的轻小说。
                        3. gbc整体的节奏问题。个人感觉gbc每个单集的剧本框架基本都没问题(差评多一些的ep9作为个人回我完全可以接受,ep11这样信息密度过低,被live完全冲散,我会认为更有问题),甚至于13集我也认为花田尽力了(剧本框架上),基本上全收回来了,但为什么一路看下来总感觉不对劲呢?回看gbc的前半段,个人认为红生姜两人的加入还是太晚了,导致gbc给人总是有浓浓的3+2的味道(486+mmk和tomo+rupa几乎没有交集);这一来又得花笔墨尽力挽救组内关系(ep9,11,12)。另一方面,gbc的搞笑桥段安排的相当多,有些已经多到令我感到尴尬的地步;如果系构提前确立了gbc整体的基调和ep12的103播放,那就不应该喧宾夺主地在前半段大量注水各类搞笑和卖萌镜头,把从ep7开始的严肃气氛往前提。


                        IP属地:日本12楼2024-07-05 13:44
                        收起回复
                          但我依旧很敬佩gbc这个“贯彻信念”的主题,nina在我眼中也是个很有魅力的角色,ep10的剧情又是对我特攻,所以我整体依然会给gbc的剧情在合格以上的评价。
                          在live演出方面,尽管制作上已经尽力了,但live本身依旧是游离于剧情框架之外的,更接近lovelive中以live结尾象征单集剧情结束的作用。除此之外(以及稀烂的live音响),我相当中意gbc的曲子,或许是所有少女乐队中最喜欢的。一方面是理名声线的魅力,另一方面是编曲上对四个配器娴熟的运用让gbc大部分曲子听感都很“匀称”,情绪流搭建的相当好,配合主场的爆发简直就是纯纯的🧊。不如说几个剧中曲听上去反而是刺团曲子中不那么亮眼的几个;最后命运之华没放全曲也是相当可惜。
                          尽管gbc目前充满争议,但我依然喜欢并坚持推荐这部作品,尤其是喜欢乐队题材的观众;诚然它的脚本有明显的缺陷,gbc仍在情绪流和对乐队活动的描写上做到了顶级。它称不上什么神作,但在一众乐队番中gbc也有着独树一帜的魅力。
                          剧情:3.5/5
                          音乐:4.5/5
                          综合:7.5/10. 算上个人音乐偏好和追番体验我会给到8-8.5.


                          IP属地:日本13楼2024-07-05 13:59
                          收起回复
                            【吹响吧!上低音号】前两季
                            我不是原作党,仅仅是单纯评价动画本身,京吹也是相当精致且细腻的动画。和上面几位乐队番不同,京吹的一大叙事亮点是角色生动、饱满而复杂的神态与动作。这一点在幸运星中就相当吸引我,到了京吹这投入更多资源来描绘贴近真实高中生形象就显得更加动人。我很难说京吹有着多么出众的剧情;大部分矛盾都集中在前后辈的争执、让步、读空气中,以及一些别扭的女女关系。但京吹把许多评分的矛盾叠加在一起,用优秀的多线叙事构造出了相当生动的群像剧。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这个剧本也成功把“为什么演奏”,“为什么想演奏得更好”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讲清楚了,也顺带铺开了升学进路,音乐职业化相关的剧情。在杂多而细小的诸多烦恼中,京吹勾勒出了属于北宇治吹奏部独有的青春画面。
                            音乐上,一方面京吹投入相当的精力去演奏和在动画中再现这些演奏,第二季ep5更是贡献了相当惊艳的全长演奏。不过另一方面,我怀疑大部分的观众是否能在看完京吹后领会到“吹管乐”的乐趣——观众会不会只是感觉“画的很逼真,很细腻”,而不是感受到演奏音乐的魅力?说白了,京吹并没有直接描写演奏与练习的剧情,只是有这样的场景。看完京吹后,观众们也多半不知道上低音号在管乐团中扮演怎样的位置,跟其他乐器怎么互动,乐团中是如何排练、和指挥沟通,等等。京吹的主题是青春群像剧,而非音乐本身;音乐不过是达成这个主题的手段。
                            剧情:4/5
                            音乐:4.5/5
                            综合:第一季8/10,第二季8.5/10.


                            IP属地:日本15楼2024-07-05 14:44
                            收起回复
                              白2呢,快点端上来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7-05 15: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