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 SUSIE——漂渺的女声合唱合着提琴声如轻纱薄雾般在黑暗的空间中飘荡,一幕剧的大幕便缓缓拉开。
歌声拂过黑暗中的所有事物,缓慢地在夜晚的城市上空飘浮着,最后降落到一座被黑暗笼罩的建筑,月光从长形的窗外洒进房间,照进这个散发着凉意的房间。
这时,一串脚步声打破了黑暗的沉寂。
墙上的钟在深夜里冰冷地走动着,脚步声的主人打开匣子,转紧发条,一串音符随着齿轮的转动从盒子里蹦了出来……
月光下,女孩儿被黑暗簇拥着,她随着旋律轻轻地哼了起来,不那么动听,带着挥之不去的孤独,渐渐地,孤独开始远离,她陶醉在这串音符中……然而,却以一个沉窒的叹气结束。
窒息般的寂静,心瞬间坠入黑暗的虚无。
突然,激昂的管弦乐起。
——以上是音乐最初给我的印象,最初知道这首歌是因为看到有人说晚上听这歌挺恐怖,不信邪的我立马就冲过去听了,由于网络上的东西品质不佳,一开始就只是被MJ的唱段吸引住了而已,反覆不停地听,觉得真是短啊真是太短了!!为什么这么长的前奏,那么短的唱段呢?像WYBT,前奏虽然长,但唱段部分也长啊!差不多的结构,为什么LS这么短呢?
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呢?
虽然有这些疑问,但当初我并没深究,只是沉入了这首歌带给我的感受中,随着管弦尔突然响起,一座哥特式的古堡便在我的脑海里耸立而起,古堡中充满了清冷的静谧,除了从狭窄的嵌着彩色玻璃的窗外透进的苍白月光外,古堡里没有其它光亮——一切笼罩在沉窒的黑暗中。歌曲带着哥特般的华丽,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血红的丝绒或是其它带着中世纪沉重感的华丽事物,如城堡或哥特式挑高拱顶的教堂。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因为这本身就是一首安魂曲。
歌曲一开始便是长达近两分的合唱,这个合唱唱段出自法国管风琴和作曲家杜鲁佛莱(Maurice Durufle)于1947年创作的《安魂曲》(Requiem Opus 9)中的“求主垂怜”(Pie Jesu)部分。《安魂曲》(Requiem Opus 9)作为天主教葬礼上所作的安魂弥撒时所演奏的音乐,有其固定的形式,像戏剧一般,“求主垂怜“是固定的部分(唱词是圣经的段落)。可以想见,MJ把这段纳入歌曲中用意就在于让人迅速进入一种宁静的肃穆和哀伤中。当吟唱声起,人们的心灵便随之平静下来,随着吟唱的节奏而进入到一种神思的状态中,即使不知道这是葬礼上所奏的歌曲,也自然被其带入到一种具有宗教的空灵感和轻柔的悲哀当中,带着悲伤的旋律和吟唱声如古堡中飘动的白色窗帘,轻柔而梦幻。
慢慢地,吟唱走向尾声,声音渐渐弱下,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接着,一个匣子被打开了,直到发条拧动的声音和音乐盒式音乐的响起,我才知道有人打开了一个音乐盒——一切动作都在黑暗中成形,直到一个稚嫩的女孩随着音乐盒音乐哼了起来,黑暗中用声音所呈现的画面才完整。女孩的声音并不欢快,却带着对音乐的陶醉,但最后这歌声却在一个叹气声中结束,女孩儿、八音盒在之后短暂的一秒钟的停顿中消失于黑暗中——就像消逝于黑暗中的幻象和幽灵。
叹气声的结尾让我的情绪降到了一个沉窒的地方,那之后的一秒仿佛跌入了黑暗的虚无中,无限向下落下,但这一切都是为了紧接着的唱段的出场:沉重而惊人的鼓声后跟着提琴急促的声音突然闯了出来,如横空出世,响亮、短促的旋律在不同的音阶上转身后,期待已久的的MJ的声音带着一股冷静跃步而出。
Little Susie 小苏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