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下本场比赛:
【整体】
这次韩国队的临时教练水平只能说凑合。
如果用韩国传统的两翼齐飞,中路冲击的打法,中国队会比较难受。比如让孙儿子和李刚仁各负责左右一路边,尽量将中国队队形扯宽扯开,这样中路必有漏洞。
这次韩国玩的是绣花针,传控打法。
但中国队的中后卫蒋光泰和朱辰杰是很有实力的球员,加上中路后腰安排了扫荡能力不错的蒋圣龙,所以对方的传控表面优雅但大半时间对我们中路毫无办法。
所以,到下半场近70分钟的时候,韩国教练有点急了,急忙变阵上柱式中锋,谁想刚上场运气就来,进球了。
其实今天中国队右边后卫杨泽翔作为新人,发挥可圈可点,基本站住了右路通道。但有个问题我认为教练有责任,就是杨泽翔守得不错是以他体能消耗为代价的,包括频频为他补位和协防的右中卫蒋光泰,后来那个失球,就是蒋光泰体能下降,他和杨泽翔之间的肋部渐渐出现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空档,再加上后腰王上源体能也出现了问题。对方教练敏锐地发现了这条漏缝,上了中锋准备强攻,那我们就该及时换防,把消失已久的王上源换下,早点换上黄政宇(而且,教练应该多带几个后腰,比如攻守平衡的买提江就不错)。
教练应该对这种情形有预案,中国队这种防守打法是很消耗中后卫和后腰的,因为要频频为各处漏洞补位。而蒋光泰又是定海神针般的防守关键,所以尽量保护好他的体能才是好教练该做的事。如果我是教练,我会像里皮那样,每场换他2345个防守后腰。用后腰当耗材,来保障整体的防守阵型不脱节。
故,如果这次中国队和韩国在70分钟同时换人,我想弄不好能守个平局。因为我看到,其实孙兴慜也在大口喘息了,说明他的体能状况也在硬顶。
另外,有说不该不把谢鹏飞和韦世豪换上来的,这我支持教练的做法。因为对付韩国队,首先是防守至上,进攻是添头。守平或者丢一个球,尚有机会,一旦出现大比分,就被动了。所以,首发的队友必须是所谓的“六边形战士”,当然是相对中国队内部而言。谢鹏飞和韦世豪的防守和跑动能力是有明显短板的,在韩国这么高强度进攻下,不能因此等于9人在踢球。
这次算是中国队历史上对韩国表现不错的,虽然是摆大吧,但丝毫不狼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宁愿上攻守平衡型中场,也要尽量少上偏科选手。
【个体】
今天中国的中流砥柱,前场是拜合拉木,此子甚有前途。身形瘦高,但核心力量相当可以,比张玉宁脚下有根有硬度,而且更灵活,跑动更强。他的冲击吸引了不少韩国的防守,为中后场解压不少。而且他还有点脚下活,这就更可贵了,可以和武磊组合成很好的一高一快。
中场是蒋圣龙,他的大长腿频频切断韩国的传导链条,使得中国队在一对一中多次拿到球权,只可惜中场还是缺乏出球高手,拿到的球权也是多数传丢。但这次中国队中场不粘球,迅速通过一前一后的撞墙式传导通过中场,还是给韩国制造了威胁,消耗了他们,这点值得肯定,也为未来缺乏中场好手的中国队提供了战术思路。
后场是蒋光泰,今天没统计过,后场的关键断球几乎接近一半是他的吧,没有他的中国队后防,不敢想象。在和孙新民的一对一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尤其其核心力量堪称中国队队史上最强之一了吧。
谢文能和王上源算中规中矩吧,角色型演员,不够主演水平。
健康的张玉宁是介于角色型和主演之间的水准,有一定的球商,可以用作假中锋真前腰。但球风还是有点软,脚下没根容易倒(我判断中锋的力量,是看他到底能不能获得任意球,能获得进攻机会或任意球,就是够硬,你倒地了,都不能挣个任意球,那就不够硬)。
今天的费男多踢得还是很不错,属于控球担当了,也制造了一些威胁,不过天赋比国内的韦世豪之类高点有限。
蜀中无大将,谢鹏飞算是难得的中场大脑了,可惜防守和勤力程度不如徐浩阳。
徐浩阳算是弱化版谢鹏飞,不过年轻,比谢未来的空间大点,几脚转移球还是显示了其功底,虽然尚显稚嫩,但值得培养。
高天意是有点球商的,不过在亚洲范围实在是流于平庸,比王上源、李源一和黄政宇高点有限,黄政宇其实防守强于前几位,但我支持教练把他放第四顺位,因为他偏科,有防守缺进攻。在这块,中国队一直缺好手。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队这次有蒋光泰、蒋圣龙和朱辰杰这防守铁三角,这三位是中国队具有亚洲水平的选手,也正是因为有这三位,才打出了今天这场历史上不算难看的对韩战绩。
刘洋是实力派,有攻有守,估计将长期占据左后卫位置,李帅要挤掉他还需要努力。而杨泽翔今天显现出潜能,未来依然可以期待。
至于守门员吧,我看咱们都别说话了,还是让王某和颜某比一比腰围吧,没腰这移动水平还守个棺门啊。
【整体】
这次韩国队的临时教练水平只能说凑合。
如果用韩国传统的两翼齐飞,中路冲击的打法,中国队会比较难受。比如让孙儿子和李刚仁各负责左右一路边,尽量将中国队队形扯宽扯开,这样中路必有漏洞。
这次韩国玩的是绣花针,传控打法。
但中国队的中后卫蒋光泰和朱辰杰是很有实力的球员,加上中路后腰安排了扫荡能力不错的蒋圣龙,所以对方的传控表面优雅但大半时间对我们中路毫无办法。
所以,到下半场近70分钟的时候,韩国教练有点急了,急忙变阵上柱式中锋,谁想刚上场运气就来,进球了。
其实今天中国队右边后卫杨泽翔作为新人,发挥可圈可点,基本站住了右路通道。但有个问题我认为教练有责任,就是杨泽翔守得不错是以他体能消耗为代价的,包括频频为他补位和协防的右中卫蒋光泰,后来那个失球,就是蒋光泰体能下降,他和杨泽翔之间的肋部渐渐出现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空档,再加上后腰王上源体能也出现了问题。对方教练敏锐地发现了这条漏缝,上了中锋准备强攻,那我们就该及时换防,把消失已久的王上源换下,早点换上黄政宇(而且,教练应该多带几个后腰,比如攻守平衡的买提江就不错)。
教练应该对这种情形有预案,中国队这种防守打法是很消耗中后卫和后腰的,因为要频频为各处漏洞补位。而蒋光泰又是定海神针般的防守关键,所以尽量保护好他的体能才是好教练该做的事。如果我是教练,我会像里皮那样,每场换他2345个防守后腰。用后腰当耗材,来保障整体的防守阵型不脱节。
故,如果这次中国队和韩国在70分钟同时换人,我想弄不好能守个平局。因为我看到,其实孙兴慜也在大口喘息了,说明他的体能状况也在硬顶。
另外,有说不该不把谢鹏飞和韦世豪换上来的,这我支持教练的做法。因为对付韩国队,首先是防守至上,进攻是添头。守平或者丢一个球,尚有机会,一旦出现大比分,就被动了。所以,首发的队友必须是所谓的“六边形战士”,当然是相对中国队内部而言。谢鹏飞和韦世豪的防守和跑动能力是有明显短板的,在韩国这么高强度进攻下,不能因此等于9人在踢球。
这次算是中国队历史上对韩国表现不错的,虽然是摆大吧,但丝毫不狼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宁愿上攻守平衡型中场,也要尽量少上偏科选手。
【个体】
今天中国的中流砥柱,前场是拜合拉木,此子甚有前途。身形瘦高,但核心力量相当可以,比张玉宁脚下有根有硬度,而且更灵活,跑动更强。他的冲击吸引了不少韩国的防守,为中后场解压不少。而且他还有点脚下活,这就更可贵了,可以和武磊组合成很好的一高一快。
中场是蒋圣龙,他的大长腿频频切断韩国的传导链条,使得中国队在一对一中多次拿到球权,只可惜中场还是缺乏出球高手,拿到的球权也是多数传丢。但这次中国队中场不粘球,迅速通过一前一后的撞墙式传导通过中场,还是给韩国制造了威胁,消耗了他们,这点值得肯定,也为未来缺乏中场好手的中国队提供了战术思路。
后场是蒋光泰,今天没统计过,后场的关键断球几乎接近一半是他的吧,没有他的中国队后防,不敢想象。在和孙新民的一对一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尤其其核心力量堪称中国队队史上最强之一了吧。
谢文能和王上源算中规中矩吧,角色型演员,不够主演水平。
健康的张玉宁是介于角色型和主演之间的水准,有一定的球商,可以用作假中锋真前腰。但球风还是有点软,脚下没根容易倒(我判断中锋的力量,是看他到底能不能获得任意球,能获得进攻机会或任意球,就是够硬,你倒地了,都不能挣个任意球,那就不够硬)。
今天的费男多踢得还是很不错,属于控球担当了,也制造了一些威胁,不过天赋比国内的韦世豪之类高点有限。
蜀中无大将,谢鹏飞算是难得的中场大脑了,可惜防守和勤力程度不如徐浩阳。
徐浩阳算是弱化版谢鹏飞,不过年轻,比谢未来的空间大点,几脚转移球还是显示了其功底,虽然尚显稚嫩,但值得培养。
高天意是有点球商的,不过在亚洲范围实在是流于平庸,比王上源、李源一和黄政宇高点有限,黄政宇其实防守强于前几位,但我支持教练把他放第四顺位,因为他偏科,有防守缺进攻。在这块,中国队一直缺好手。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队这次有蒋光泰、蒋圣龙和朱辰杰这防守铁三角,这三位是中国队具有亚洲水平的选手,也正是因为有这三位,才打出了今天这场历史上不算难看的对韩战绩。
刘洋是实力派,有攻有守,估计将长期占据左后卫位置,李帅要挤掉他还需要努力。而杨泽翔今天显现出潜能,未来依然可以期待。
至于守门员吧,我看咱们都别说话了,还是让王某和颜某比一比腰围吧,没腰这移动水平还守个棺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