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67,431贴子:31,695,843

波尔要退役了,买了个波尔ALC做纪念,顺带写点林A的对比感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记得我第一次关注乒乓球新闻,还是初中时06年的不莱梅团体赛,当年波尔是国乒第一大威胁,乒乓世界的分析是默认波尔拿两分的假设下,中国队怎么凑3分。
一眨眼18年过去了,波尔要退役了,爷的青春也结束了
09年波尔系列球拍就发售了,因为颜值高,一直是我当年的情拍,可惜当年读大学没钱,一直用CL,工作后换到45,145,到现在以林A作为主拍。现在收入上来了,这几年也烧过各种各样的器材,热门的冷门的,纯木的内置的,却很巧没有烧过波尔ALC这么个经典的球拍。
这次波尔退役,也算是一个契机,圆满了自己当年大学期间小小的“愿望”吧。
然后发现贴吧里面很详细对比波A和林A的帖子好像不多,趁此自己顺带也写点和林A的对比体会,分享下这两个蝴蝶套娃拍给我的不同感受,今天还是第一次用,想到哪写到哪,不定期更新补充吧


IP属地:广东1楼2024-06-04 00:49回复
    首先,对比的前提:我尽可能地做了控制变量。
    我目前有两块林A,一块FL柄93g,但因为太重没有用作主拍;现在主要用的是ST柄,84g;
    这次我买的波A,重量是85g的,胶皮和林A一样,都是正手09C+反手D80,这个配置也是我用在林A上很满意的配置。
    虽然球拍的重量和配置未必是最完美,但是至少我尽可能控制了变量,我认为,这样的对比应该才是有参考价值的


    IP属地:广东2楼2024-06-04 00:58
    回复
      2025-08-01 19:08: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y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04 01:04
      回复
        其次,我的水平:是一个从小学开始启蒙,一直到高中都在学球的业余球员。
        没有进过体校,只是小时候用周末的时间在球馆跟着教练学,到了大学和工作后,一直有保持打球,也参加过一些学校的、行业的业余比赛,但没有注册开球网,不知道自己什么分数水平。但应该能代表广大业余群众的打球手感
        我的打法:反手强于正手,中近台防守反击和相持的打法,一般习惯劈长让对方上手后相持,或者自己正反手拉高吊后相持,从这个角度来讲,和波尔也有那么一点像


        IP属地:广东4楼2024-06-04 01:07
        收起回复
          今晚打了两个小时,大致先谈谈今晚的感受。
          最大的感受:【虽然是套娃产品,但是手感真不一样】,鉴于两个拍子配置一样,重量只差1g,由此我不太同意尹航说的:“蝴蝶的ALC产品之间差异还没有同一个型号品控差异大”的观点——除非蝴蝶的品控真的差异这么大
          关于手感,几个想说的点:
          ——————————
          先说拿到手上的感觉
          【拍柄粗细略有不同】——波A握起来感觉拍柄更粗更厚,更加饱满,林A则感觉稍细一点点,主观感觉握持林A手上会有更多的空间,进行版型的微调空间更大
          【重量感波A更重】——这是比较有趣的点,两个拍子只差了1g,我应该不至于手感精确到能体会1g的差别,有可能是拍柄的粗细略有不同,导致两个拍子的重心分布不一样,让波A显得更重——当然了85g的拍子,贴上胶皮后,无论如何,都是很轻的


          IP属地:广东7楼2024-06-04 01:38
          收起回复
            然后说说击球时的手感
            ————————————————
            【击球时两者的震动反馈非常、非常不一样】——虽然不至于让我觉得像是两个不同的纤维 or 觉得很难适应,但我可以很负责地说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拍子,蝴蝶在套娃的基础上作出了风格完全不一样的alc!
            ————————————————
            中小力量下——林A击球时,手感反馈清脆,中小力量时就能很清楚地感觉到球撞在球拍哪个位置,是一种“球撞到了球拍某个点上”的感觉,球拍的震动反馈让我击球时心里非常有数;而波A则是一种闷闷的感觉,是一种“球撞到了球拍某一个区域”的感觉,球拍震动反馈没有那么集中——从手感反馈上,林A比波A更能让我对撞击更有底气
            中高力量下——拉球时,林A比较容易透板,透板后底板吃球弹射出去的手感+声音反馈,让我感觉自己球很爆,而且吃进底板后,由于底板的良好反馈,属于发力后依然有数——只要撞进底板;而波A,发力打透底板后,略有种底板中间空空的感觉,仿佛【它的能量输出已经到了极限,再发力也加不上质量了】的[错觉]。从这个角度来讲,球拍的反馈,不会让我在用波A时,有主动发力爆冲的冲动。


            IP属地:广东8楼2024-06-04 02:04
            收起回复
              波a弧圈和快攻都可以但都不出彩,尤其反手比不了林a
              弧圈肯定林a好打,脆中有喷弹感觉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6-04 06:19
              收起回复
                搞不懂林a为什么不换个皮上市,这么好的板子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04 06:46
                收起回复
                  2025-08-01 19:02: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谈一下【吃球和弹性】这个话题
                  ————————————————
                  昨天感受了一下中小力量下两个拍的差别,相对而言,林a在小力量下吃球时间比较短,而波a吃球时间稍微长一点,造成的差别就是搓球和摆短时,总感觉波a有数一点————当然实战的接发水平不会脱胎换骨,只是波a在让我搓摆的时候更有信心,有些球不容易摆,但觉得自己能控住。
                  而代价则是,劈长时,总感觉波a不容易劈出去,同样的方法劈出去,对方总能上手
                  ————————————————
                  这里就引出来【弹性】的主题,在小力量下,波a的球速会稍慢一些,出球的弧线长度也稍短,这自然让自己对于球的控制更有数,但在速度方面对对手的威胁就少了。
                  在借力防守时,同样也是信心满满,但速度上给对方的威胁就不大,这很容易就让人想到波尔的打法特点
                  ————————————————
                  想当年从有机时代到无机时代,波a是许多运动员提高球速的选择,也是各大评论中《波尔通过纤维拍弥补自身力量不足的缺点》的经典案例,只不过时过境迁,现在的波a竟然是《好控制》的感觉,只能说这10几年,乒乓球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波a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6-04 12:53
                  回复
                    新板子新胶皮,尤其新的d09c和d80这样高硬度的,打半个月或者撕下来灌个油说不定又是一种感觉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6-05 08:26
                    收起回复
                      楼主辛苦啦,没用过林A只试打过一次同事的,他正手蓝省反手是德套,我的感觉是林A更适合弧圈,波A曾经是我的主拍(现在主打VIS更全面),波A更适合中近台的快弧打法,速度明显比林A快,旋转不如林A。


                      IP属地:山东15楼2024-06-05 08:36
                      收起回复
                        Cl打了多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6-05 08:37
                        收起回复
                          其实更多时候不同胶皮带来的手感在同一个板子上也有不同的体验,我感觉任何板子总有一块最适合它的一套配置!而且挑选配置也要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来选,不能盲目跟风,很多业余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IP属地:山东17楼2024-06-05 08:39
                          收起回复
                            楼主能做到控制变量已经比大多数测评强了,很多人拿不同重量,不同配胶搁那测评底板。个人感觉胶皮对性能影响大于底板(同结构来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6-05 10: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