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的孩子吧 关注:122,034贴子:1,346,927

以解离型身份识别障碍的角度分析150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阿夸150话的切割行为,看似抽象,其实是挺合理的,因为阿夸是经典的解分离型身份识别障碍患者,也就是俗称的多重人格。
首先必须强调一点,对于多重人格患者,他们体内并不是有很多完整人格!他们体内只有碎片,没有任何人格是完整的,新人格不是“诞生”,而是完整人格被打碎分离,分别承担一部分情绪或职责。
其次,多重人格患者遇到巨大情绪波动的潜意识应对策略,是分离出副人格应对,不管是负面还是正面情绪,而每次应对的副人格很可能是新诞生的
再次,大家都有立场很正常,欢迎分析,切勿人身攻击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5-22 00:28回复
    一、为什么说阿夸是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A、什么是分离型身份识别障碍
    分离型只是个正常的心理状态,普通人在遭遇痛苦时转移注意力,就是分离心理,本质上是一种逃避,
    但是有些人,尤其是幼儿或青少年,会更进一步,遭遇痛苦时,幻想出另外一个人格,想象是这个人格在替承受痛苦或负面情绪,而不是自己,或有人可以保护自己让自己产生安全感。也就是抽离感。
    如果当痛苦不断重复出现,患者就回习惯使用抽离感应对痛苦。甚至会感觉使用分离状态应对痛苦更轻松,这样,这个应对痛苦的臆想角色就会被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所谓的“新人格”,即多重人格。


    IP属地:美国2楼2024-05-22 00:29
    回复
      2025-07-29 06:29: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B.疾病成因
      1.幼年或少年时期遭遇群体性精神霸凌
      2.亲人的疏远或冷暴力,导致孩子产生孤独感
      3.亲人的过度保护,导致自由受限
      4.遭受虐待
      5.亲眼目睹死亡事件
      C.结合阿夸表现
      阿夸从成因到病症,完美复合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而这个“新人格”,就是所谓的“雨宫吾郎”,阿夸的切割,就是典型的“抽离感”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所谓的新人格并不完整,是毫无疑问的“工具人”,从人设到情感都是破碎的,包括患者的主人格。
      而阿夸心里诞生的“新人格”承担的,就是愧疚感与恨意等负面情绪,而剥离了这些后的所谓“阿夸”人格,就破碎的享受着安心与舒适,形成者典型的多重人格患者的精神分工。


      IP属地:美国3楼2024-05-22 00:29
      回复
        二、具体发病历史分析
        阿夸的副人格出现的四次经典场景
        1.是舞台剧篇展示阿夸ptsd,”吾郎”出现
        2.舞台剧表演时,拉出吾朗批评自己,而本人则化身小阿夸
        3.得知真凶未死,小阿夸与吾朗一同出现催促复仇
        4.兄妹相认中,吾朗现身
        5.本话吾朗劝阿夸好好享受人生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5-22 00:33
        回复
          对于多重人格患者,由于主人格的情绪缺失,外加“抽离感”成为了他们潜意识里面对痛苦的固定思维模式,所以当他们面对巨大情绪冲击时,往往会迅速抽离主人格,表现就是行为失控与副人格出现,经典的就是阿夸得知凶手未死,产生了迄今最严重的一次发病


          IP属地:美国5楼2024-05-22 00:34
          回复
            B.每次关于复仇话题出现时,阿夸人格碎片的成员及情绪特点
            1.“雨宫吾郎”,关键词:自责、未能保护、严苛、自灭倾向
            2.“小阿夸”,关键词,懊悔,悲伤
            3.:“阿夸”,关键词,想幸福
            既然是分析人格碎片,为什么我把“主人格”阿夸也放进去了?原因我说过,多重人格患者,所有人格都是碎片


            IP属地:美国6楼2024-05-22 00:35
            回复
              C分析
              1.吾朗碎片出现早于小阿夸,小阿夸碎片是舞台剧篇吾朗帮助下形成的,作用意思专用来应对由“爱”产生的懊悔情绪碎片
              2.“小阿夸”与“吾朗”两个碎片对比,会发现吾朗的碎片完整很多,表现戏份多,话多,现身多,吾朗的质问更有力更有逻辑,而小阿夸相比起来大部分时候都只会跟在吾朗身后在车轱辘话。


              IP属地:美国7楼2024-05-22 00:38
              回复
                三、具体疑问解析(个人观点)
                1.问题:为什么复仇一直是“雨宫吾郎”在推动,阿夸反而没太大动力。
                解析:“吾郎”根本就不是“吾郎”,他就是阿夸/吾郎的情绪垃圾桶,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导致自己痛苦的原因,一股脑扔给所谓的“吾郎”,而剩下的才是“阿夸”
                按理来说,对于爱的感情,阿夸是远高于吾郎的。对于吾郎来说,爱只是对莎莉奈感情的延伸。真正让阿夸产生强烈的崇拜感,是转生后的4年。论对爱的执念,吾郎远大于阿夸是非常不正常的。
                导致这个不正常的原因,就是所谓的“吾朗”根本就不是吾朗,他就是个阿夸解离出来的负面情绪
                对莎莉奈的执念,对爱的执念,乃至对前世母亲的执念,所有导致阿夸痛苦或沉重的原因,都由“吾郎”承担。


                IP属地:美国8楼2024-05-22 00:39
                收起回复
                  2025-07-29 06:23: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为什么阿夸的最大负面碎片的形象是“吾朗”
                  “吾郎”最爱强调的话“未能保护”,构成吾朗的核心是‘自责’,而这个自责的根源很可能来自纱里奈。
                  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是诞生自痛苦,纱里奈的离世对吾朗造成了巨大的痛苦,阿夸进行情绪分离的时候对纱里奈的自责为核心,构建了专门恶心自己的“吾朗”碎片,同时承担自己负面情绪


                  IP属地:美国9楼2024-05-22 00:40
                  收起回复
                    3每次出现的“吾朗”,是一个人吗
                    前面我们提到的,“多重人格患者遇到巨大情绪波动的潜意识应对策略,是分离出副人格应对,而每次应对的副人格很可能是新诞生的”,吾朗出现的几次,应该并不是同一个人格碎片,因为他们应对的情绪是完全不同的,只是碰巧都使用了吾朗的形象。
                    最常出现的“自责吾朗”,分阿夸用来应对负面情绪冲击的人格碎片
                    兄妹相认的“流泪吾朗”,是阿夸用来应对过度欣喜的新诞生人格碎片,是的,过度欣喜也会让多重人格患者产生新碎片。
                    那么,这次的吾朗碎片,虽然还在说复仇,但真的还是那个“自责吾朗”吗???


                    IP属地:美国10楼2024-05-22 00:41
                    回复
                      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又有新的问题
                      1.为何最后活跃的却是“吾郎”,而小阿夸则很久没出现?
                      2.既然“吾郎”是情绪垃圾桶,为什么在知道莎莉奈还活着后,对莎莉奈的感情依旧是在“吾郎”那里。
                      3.吾朗为什么不强硬催促复仇,反而说自己要消失了?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5-22 00:49
                      回复
                        个人观点
                        1.目前对阿夸造成心理压力的,除了复仇,还有莎莉奈,所以现在活动的人格是“吾郎”,而不是小阿夸
                        2.莎莉奈还活着固然好,但解离型人格障碍患者遇事的潜意识是“逃避”,阿夸在逃避露比的追求。所以对纱里奈的感情在吾朗那里
                        3.“吾朗”这个工具人的作用,已经不再是承担负面情绪,而是用来剥离自己对纱里奈感情,强行分割自己的碎片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5-22 00:56
                        回复
                          希望赤坂也能有lz的知识深度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22 01:16
                          回复
                            虽然楼主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但是看了1L就觉得后面的没必要看了。不知道你是科班出身还是在哪复制的,反正我们老师讲DID的时候重点强调了每个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不是你说的什么碎片。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5-22 03:51
                            收起回复
                              2025-07-29 06:17: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如先问问cbm知不知道什么是“解分离型身份识别障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22 04: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