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分为物质世界、心智世界,物质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心智世界就是内心世界、虚拟世界。心智世界基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即心智世界是物质世界的下一个世界。而在物质世界之上,其实还有一个源头世界,它是世界的源头,一个纯意识的世界,我称它为本体。
世界分为五个意识层面,本体层、形相层、感知层、功能层、虚拟层。本体层是世界源头,形相层、感知层、功能层为物质世界,虚拟层为心智世界。
本体层
世界的源头层面,一体两面,一面显化事物,一面无形无相存在事物的最内在。
本体层,分为两部分。
本体合一:意识与本体合一,不曾有二。
本体临在:本体意识临在事物,本体临在身体。
形相层
事物的形相层面,头脑形相、身体形相。在形相层时,在大脑上的头脑形相关注头脑形相,在神经上的身体形相关注身体形相,不通过头脑心智的投入身体之外的事物。
感知层
事物的感知层面,头脑心智、身体感官。在感知层时,在脑袋里的头脑心智关注头脑心智,在身体里的身体感官关注身体感官,投入身体之外的事物。
功能层
感知的功能层面,内心世界、身体感受。在功能层时,在脑袋前的内心世界关注内心世界、身体感受以及身体之外的事物。
虚拟层
深陷心智世界的层面,虚拟世界。属于问题层,深陷(着迷)、魔怔(着魔)等内在问题根源。
虚拟世界,分为三种状态。
此处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接收身体感受
别处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隔绝身体感受
脑袋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关注身体感受(魔怔,分不清虚拟与现实)
*转移投入无法关注到意识本身所处位置,如脑袋前的内心世界,需要停止投入或停止部分投入。不然会回到最初停止投入的意识位置,这也是转移投入不能作为修行方法的原因。
作者:静谛,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