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吧 关注:483,524贴子:1,884,310

回复:自翻苏俄内战人物生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费多尔·费多罗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1892年1月28日——1939年9月12日),原俄军海军中尉(1917年),苏联革命家,内战期间红军将领,两次红旗勋章获得者,1917年七月事件中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本姓伊林,1909年进入彼得格勒理工学院学习,次年12月加入布尔什维克。1912年4月任《真理报》编辑,5月被捕,10月被判流放阿尔汉格尔斯克三年,次年2月被特赦。1914年一战爆发后进入俄军海军军官候补生训练班学习,1917年2月毕业,二月革命后于3月17日起任喀琅施塔得苏维埃副主席与布尔什维克喀琅施塔得委员会委员,7月3至5日率领彼得格勒士兵、水兵与工人数万人进行大规模游行,要求临时政府移交权力,在被镇压后逮捕关押,10月13日获释。参加了十月革命与镇压克伦斯基及克拉斯诺夫反攻彼得格勒,随后被派往莫斯科协助暴动,11月13日起任海军总参谋部政委,次年被选为全俄制宪会议代表,在1月制宪会议期间作为代表宣读了布尔什维克退出会议的宣言。29日起任苏俄副军事人民委员,分管海军事务,5月被派往新罗西斯克沉没黑海舰队军舰以避免交给德国,6月任伏尔加地区调查委员会委员。7月16日起任东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23日至11月11日任伏尔加河区舰队司令,9月6日至12月27日兼任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0月24日起兼任波罗的海海军支队司令,12月任共和国海军政委(至次年7月4日),19日起兼任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海军处处长,20日起兼任波罗的海海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第7集团军副司令,参加了同东方白卫军与西北白卫军的作战,26日在爱沙尼亚被英国海军俘虏,1919年5月27日交换俘虏被放回。6月10日起兼任阿斯特拉罕—里海区舰队(7月31日改称伏尔加—里海区舰队)司令(至1920年6月15日)兼阿斯特拉罕集群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至8月14日),7月25日至31日兼任伏尔加—卡马区舰队司令,参加了同南俄白卫军的作战,次年1月6日获枚红旗勋章,5至6月参与在波斯建立吉兰苏维埃共和国的行动,6月7日获第二枚红旗勋章。7月8日起任波罗的海海军司令,1921年1月27日因无法应对波罗的海水兵不满情绪辞职,3月退役。4月任苏俄驻阿富汗全权代表,1924年2月6日起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秘书处主任,后兼任《青年近卫军》杂志、《红色新报》、《莫斯科工人报》主编。1928年任最高戏剧委员会主席,次年9月任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部委员兼艺术事务总局局长,1930年3月6日起任苏联驻爱沙尼亚全权代表,1933年8月18日起任驻丹麦全权代表,次年8月31日起任驻保加利亚全权代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4-05-24 20:23
收起回复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杜普利茨基(1890年——1938年2月19日),原俄军中尉,苏联师级政委(1937年)。1914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帝国大学法学院,次年入伍,毕业于俄军弗拉基米尔军校,后任连长,1917年二月革命后当选为第7集团军士兵委员会委员,后任第18沃格格达步兵团营长,后曾在彼得格勒共产主义支队服役。1918年11月加入布尔什维克,次年5月加入红军,任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水兵步兵训练主管,7月任波罗的海海军水兵远征支队连长,11月任波罗的海海军革命军事法庭调查员,后任法庭成员、主席,参加了同西北白卫军的作战。1921年任波罗的海舰队政治部组织处处长,1922年11月任工农红军政治部海军处副处长,次年任工农红军政治部副主任兼海军处处长,1924年12月任工农红海军政治副司令。1925年11月任黑海海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10月任工农红海军政治副司令,1930年11月任海军学院院长兼政委,1933年10月进入预备役,任北方航道总局动员处处长,次年作为远洋队队长领导利特克号破冰船在北冰洋进行科考航行,1937年1月26日重新被列入现役,被授予师级政委军衔,11月4日被捕,次年2月19日被处决,1957年6月25日平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24-05-24 20:25
    回复
      2025-10-17 01:43: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阿道夫·雅科夫列维奇·安斯金(1894年10月9日——1939年1月31日),拉脱维亚人,1912年加入布尔什维克,早年为教师,一战期间于1915年入伍,在俄军拉脱维亚预备步兵团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先后担任沃尔梅县地方自治委员会与地方自治局成员、沃尔梅县地方自治局学校处处长、沃尔梅县苏维埃文化教育处处长、苏俄民族人民委员部拉脱维亚委员会文化教育处特派专员、拉脱维亚国家事务委员会委员。1918年4月20日加入红军,在最高军事委员会独立警卫排服役,11月11日起任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法庭军事调查员,次年2月任副法官,5月17日起任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法庭法官,1920至1921年任该法庭副主席。1922任里海海军政治部主任,1923年1月任黑海海军政治部主任,1925年11月至1927年10月任工农红海军政委(后改称政治副司令),1929至1937年间先后任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指导员、调查员,莫斯科共产主义大学副校长,1939年于莫斯科去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4-05-25 16:29
      回复
        格里戈里·谢尔盖耶维奇·奥库涅夫(1900年7月31日——1938年7月28日),苏联二级集团军级政委(1935年)。1917年11月加入布尔什维克,任布尔什维克萨拉托夫省委员会宣传员,次年夏任布尔什维克萨拉托夫省法布里奇诺—扎沃茨基地区委员会委员。1919年初加入红军,在萨拉托夫共产主义合成营中服役,参加了同南俄白卫军的作战,1920年起在萨拉托夫省新乌津斯克县历任县军事委员部政治部主任、县委书记、县革命委员会委员与防御委员会委员,次年3月作为布尔什维克十大代表参加了镇压喀琅施塔得暴动,获红旗勋章,随后任萨拉托夫省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同年重回军队,任黑海海军政治部检查员、政治部宣传处处长、组织与指导处处长,次年2月9日起任黑海海军政治部副主任,1925年8月15日起任波罗的海海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10月任黑海海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30年12月进入工农红海军学院学习,1933年3月毕业后任学院院长兼政委,11月任工农红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工农红海军政治副司令,次年1月任远东海军(1935年1月改称太平洋舰队)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6月20日改称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35年11月20日被授予二级集团军级政委军衔,1937年12月1日被捕,次年7月28日被处决,1956年5月19日平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4-05-25 16:29
        回复
          费多尔·叶菲莫维奇·罗季奥诺夫(1897年1月——1937年12月9日),苏联军级政委(1935年)。1914年加入孟什维克,曾因革命活动多次被沙俄逮捕,内战期间于1918年加入红军,次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在军队中担任政工职务,曾任罗沙利海军政治学校教务主任,1925年7月任海军军校管理局副局长,后兼任托尔马乔夫军事政治学院教学组组长,1926年9月任工农红军政治部海军处高级检查员,12月任工农红军政治部宣传鼓动处高级检查员,1928年3月任工农红军政治部宣传鼓动处副处长,次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30年10月任工农红军政治部群众活动与鼓动处处长,1934年4月至1935年2月任红海军政治副司令兼工农红军政治部副主任,11月28日被授予军级政委军衔。1936年2月任工农红军中央文化活动中心主任,次年5月30日被捕,12月9日被处决,1956年7月28日平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24-05-25 16:29
          回复
            彼得·伊万诺维奇·劳欣(1899年1月10日——1967年9月29日),苏联军级政委(1938年),海岸勤务少将(1942年)。1918年加入红军,1932年8月任黑海海军巡洋舰总队政委,1934年9月任伏龙芝海军学校政治部主任,1936年1月2日被授予师级政委军衔。1937年7月任工农红海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主管海军政治事务,次年1月改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2月17日晋升军级政委。5月任太平洋舰队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39年1月专任太平洋舰队军事委员会委员,9月任海军军校管理局政委,次年9月任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政治副院长。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于7月19日起任列宁格勒海岸与湖泊防卫政治副司令(23日改称政委),8月任海军军校管理局政委(1942年10月15日改称政治副局长)。1942年12月23日改授海岸勤务少将,1943年6月任北方舰队北部防御区政治部主任,1944年5月任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政治部主任,次年6月退役。8月重回军队,任波罗的海舰队岛屿海防区政治部主任,次年2月任北方舰队岛屿海防区政治部主任,1947年1月任里海海军基地政治部主任,11月受海军政治部指挥,1948年2月任海军水文导航研究所(后改称海军第9科学研究所)政治副所长,1952年5月5日改授少将,1955年5月退役,1967年去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24-05-26 09:17
            回复
              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沙波什尼科夫(1899年——1938年8月22日),苏联军级政委(1938年)。工人出身,1917年10月任彼得格勒国家印刷厂处副处长,后任工厂工会副主席,1918年10月加入红军与布尔什维克,受里海—高加索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次年5月任亚什金集群政委,后任第34步兵师副政委,8月任弗拉基米尔与切尔诺亚尔斯克作战地域警备司令,9月任第34步兵师305步兵团政委,后任该师第298步兵团政委,1921年6月任第9步兵师25步兵旅政委,后任第2独立步兵旅政委,参加了同南俄白卫军的作战以及进攻格鲁吉亚。1922年7月任第1高加索步兵师第1团政委,次年进入托尔马乔夫军事政治学院学习。1927年9月任第37步兵师109步兵团政委,1929年1月任第5步兵师第14步兵团政委,后为第13步兵团政委。次年2月任第27步兵师政治部主任,1931年9月任第4步兵师政治部主任,1933年2月任第11步兵军政治副军长,1935年2月任列宁格勒驻军特种部队政治部主任,次年1月2日被授予师级政委军衔。1937年5月任工农红军炮兵学院政委,6月任工农红军政治部政工机关管理处处长,1938年1月任苏联海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2月17日晋升军级政委,6月21日被捕,8月22日被处决,1956年7月21日平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4-05-26 09:18
              回复
                伊万·巴甫洛维奇·纳杰任(1900年8月19日——1958年),苏联旅级政委(1938年),海岸勤务上校(1942年)。早年曾为商船水手,1918年在任科兹莫杰米扬斯克水手工会工作,1919年6月9日加入红军,曾在某步兵团与剿匪支队服役,后任政委秘书,1922年退役,,次年任下诺夫哥罗德省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秘书,1924年加入苏共,1925年任下诺夫哥罗德省共青团办公室主任,次年任秘书,1927年任谢尔加奇区委秘书,10月任该区组织处处长,1929年任谢尔加奇区区委书记,1930年2月任阿尔扎马斯区鼓动与群众活动处处长,10月任库尔梅什区委书记,1931年3月任下诺夫哥罗德州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次年6月入伍服役,任伏龙芝海军学校党组书记,次年任该校政治部党委书记,1935年被授予营级政委军衔,次年任该校政治副校长,后晋升团级政委,1937年任列宁格勒海军基地政治部主任,1938年2月12日起任苏联海军政治部副主任,5月兼任政治部党委书记,6月21日起任工农红海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主管海军政工事务,11月20日晋升旅级政委,次年3月25日起任苏联海军人民委员部特种水下探险总局政委。苏德战争期间于1942年5月16日起任北方舰队第12独立海军步兵旅政委(10月15日改称政治副旅长并兼任政治部主任),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同德军作战,12月23日改授海岸勤务上校军衔。次年12月30日至1949年任海军紧急救援局政治部主任,1952年任海军水文总局副局长。1954年退役,1958年去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4-05-26 09:18
                回复
                  2025-10-17 01:37: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伊万·瓦西里耶维奇·罗戈夫(1899年8月10日——1949年12月5日),苏联海岸勤务上将(1945年)。早年曾在伏尔加河卡马商业航运公司担任水手,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次年毕业于喀山省社会科学院,任布尔什维克伏尔加地区委员会指导员,4月加入红军,在东方面军任炮兵连政治指导员,1920年4月任第12集团军卫生处政委,12月起任喀山军用卫生列车政委,第92、91医疗站政委,参加了同东方白卫军、南俄白卫军的作战与苏波战争。次年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预备集团军政治部指导员、第16步兵师政治部指导员,1922年11月任第16步兵师136步兵团党组书记,次年6月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警卫连政委,12月任军区炮兵总仓库副主任,1924年11月任列宁格勒军区第6独立浮桥营政委,1926年4月任列宁格勒军区第1铁道团政委。次年11月任莫斯科军区第6地形测量支队政委,1931年3月任列宁格勒军区第3地形测量支队政委,1933年3月改任该支队支队长。1936年3月任哈尔科夫军区第2军事地形工程局政委,1937年12月任第23步兵师政委,次年4月19日起任工农红军总参谋部政委并晋升旅级政委,9月15日起任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并晋升师级政委,1939年2月9日晋升军级政委,3月25日至1946年4月任苏联海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海军政治部(11月改称海军总政治宣传部,1941年7月22日改称海军总政治部)主任,主管海军政工事务,5月1日晋升二级集团军级政委,11月兼任苏联副海军人民委员。苏芬战争期间在前线指导作战,苏德战争期间曾先后前往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与列宁格勒指导海军作战,1942年12月13日改授海岸勤务中将,1943年12月28日至次年2月11日兼任黑海舰队军事委员会委员,1945年9月25日晋升海岸勤务上将。1946年4月受苏联武装力量部指挥,8月任波罗的海舰队政治副司令,1949年12月5日于里加去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24-05-26 09:18
                  回复
                    列夫·米哈伊洛维奇·加列尔(沙俄时期为冯·加列尔)(1883年11月17日——1950年7月12日),沙皇俄国海军上尉,俄国临时政府海军中校,苏联海军上将(1940年)。毕业于沙俄海军军官学员训练团,1905年4月27日起任亚细亚号巡洋舰号值班参谋,12月6日至次年3月9日任第1海军步兵营第4排排长,曾参与镇压俄国第一次革命,次年调往第12海军岸防步兵团,后任海军上将号巡逻舰值班长,9月任爱丁堡公爵号训练舰值班长,1907年5月任光荣号战列舰审计员,后任该舰后炮塔指挥。1912年毕业于海军炮兵军官训练班,任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号战列舰炮手,后任该舰炮长,1914年一战爆发后参战,7月任波罗的海舰队战列舰支队炮长,次年9月任资产号驱逐舰高级参谋,1917年1月任光荣号战列舰高级参谋,10月任土库曼斯坦斯塔罗夫波尔斯基号驱逐舰舰长,十月革命后支持苏俄,加入苏俄海军。1918年7月任梅切斯拉夫号驱逐舰舰长,次年2月任巴扬巡洋舰舰长,4月任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号战列舰舰长,参加了同西北白卫军的作战。1920年4月任波罗的海海军舰艇支队参谋长,9月任波罗的海海军水雷总队司令,次年1月27日起任波罗的海海军参谋长,参与镇压喀琅施塔得暴动。1927年11月任波罗的海海军战列舰总队(1930年改为支队)司令,1932年3月任波罗的海海军(1935年1月改称波罗的海舰队)司令,1935年11月20日被授予二级舰队级军衔,1937年1月任工农红海军副司令,次年1月20日起任海军总参谋长,1940年6月4日改授海军上将,1940年10月23日起任苏联副海军人民委员,负责主管造船与军备,1947年2月任克雷洛夫海军造船与武器学院院长,12月19日与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一起因战时向英美私自提供武器情报罪名被捕,次年2月3日被判处十年监禁,1950年在狱中去世,1953年5月13日平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4-05-26 11:17
                    回复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阿拉富佐夫(1901年6月17日——1966年5月30日),苏联海军上将(1944年),1918年9月17日加入红军,在奥涅加区舰队坚强号炮舰上担任信号手,后调往喀迈拉号军舰,参加了同北方白卫军以及英法干涉军的作战。1920年2月1日起任奥涅加区舰队港口基地副政委,4月任共和国海军水文管理局副政委,6月任极地号航道测量船舵手。1921年11月进入海军指挥员与参谋学校学习,1925年5月18日起任马拉号战列舰副值班长,次年1月22日进入工农红海军指挥员特别高级训练班学习,1927年11月1日起任马拉号战列舰航海员。1929年10月1日进入工农红海军学院学习,1932年4月20日起任黑海海军(1935年1月改称黑海舰队)第1(作战)处第1科科长,1935年4月1日起任黑海舰队第2(战斗训练)处处长,12月30日起任红高加索号巡洋舰大副。1937年4月被派往西班牙参加西班牙内战,任西班牙共和军海军首席军事顾问,次年4月回国,5月9日起任海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1939年2月晋升海军上校,10月参加了同波罗的海三国的谈判,苏芬战争期间任总参谋部驻波罗的海舰队代表兼波罗的海舰队副司令,次年1月31日起任帕尔季斯基海军基地司令,2月28日晋升二级分舰队级,3月8日起任海军副总参谋长,6月4日改授海军少将,7月29日起兼任海军总参谋部作战局局长。苏德战争期间于1941年底被派往塞瓦斯托波尔指导海军作战,次年6月30日起代理海军总参谋长,之后先后被派遣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与高加索战役,并组织里海区舰队向高加索输送石油。1943年2月13日起任太平洋舰队参谋长,1944年1月27日晋升海军中将,6月16日起任海军代理总参谋长,9月26日晋升海军上将。之后被派遣至前线参加了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与柏林战役,1945年4月21日起任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院长,1948年1月12日与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一起因战时向英美泄露武器情报被捕,2月3日被判处十年监禁,1953年5月13日获释平反,任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副院长,1958年6月任苏联海军总司令部科学助理,1960年11月任海洋地图集编辑委员会执行编辑,1964年8月任海军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1966年在列宁格勒去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4-05-26 11:17
                      回复
                        斯捷潘·格里戈里耶维奇·库切罗夫(1902年8月13日——1973年3月31日),苏联海军上将(1945年)。1922年12月入伍,在波罗的海海军服役,之后先后毕业于波罗的海海军喀琅施塔得电机学校与伏龙芝海军学校,1926年任装甲艇艇长,次年8月任第聂伯河区舰队装甲艇大队大队长,1929年11月毕业于工农红海军指挥员与参谋特别高级训练班,任里海海军防化业务长,1931年3月任阿塞拜疆号炮舰舰长,8月任工农红海军指挥员与参谋特别高级训练班化学课程主任,1933年10月任黑海海军(1935年1月11日改称黑海舰队)防化业务长,1936年10月进入伏罗希洛夫工农红海军学院学习,1939年2月任学院指挥系副主任,1940年1月28日晋升海军上校,2月任帕尔季斯基海军基地参谋长,3月8日起任基地司令,参加了苏芬战争,6月4日晋升海军少将,9月任北方舰队参谋长。1943年3月11日起任白海区舰队司令,十苏德战争期间在北极地区作战与执行护航及扫雷任务,次年3月31日晋升海军中将,8月30日起任海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后作为海军代表被派往前线参加了柯尼斯堡战役,1945年4月21日起任海军总参谋长,随后参加了波茨坦与雅尔塔会议,7月8日晋升海军上将。次年2月18日至1948年11月15日任里海区舰队司令,1950年毕业于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12月任学院海军系主任,1953年11月任海军军校管理局局长,1962年10月受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指挥,1963年3月任海军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次年8月受苏联海军总司令部指挥,1965年6月任海军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1967年4月退役,1973年在莫斯科去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4-05-26 11:18
                        回复
                          戈尔杰伊·伊万诺维奇·列夫琴科(1897年1月7日——1981年5月26日),沙皇俄国炮兵士官,苏联海军上将(1944年)。1913年进入沙俄海军服役,次年毕业于喀琅施塔得水手学校,9月至1915年1月在惊雷号巡洋舰上任水手,1916年毕业于喀琅施塔得炮兵士官训练班,后任马卡罗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水手、彼得大帝号巡逻舰与莽汉号驱逐舰炮手,1917年二月革命后被选为该舰士兵委员会秘书、主席,后率领该水兵支队参加了十月革命,参与攻打冬宫。内战期间在红军中服役,1918年9月进入彼得格勒海军指挥员训练班(次年6月30日改为学校)学习,1919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后在该校学兵支队中参加了同西北白卫军的作战。1922年毕业后于6月任伊季尔梅捷夫大尉号值班长,12月任斯拉德科夫号驱逐舰炮长,次年任红旗号炮舰炮长,11月进入工农红海军指挥员特别高级训练班学习,1925年2月任巴黎公社号战列舰炮长,1927年5月任该舰大副,次年4月任阿尔乔姆号驱逐舰舰长兼政委,1929年5月任沃伊科夫号驱逐舰舰长,10月进入工农红海军学院学习,次年10月任奥罗拉号巡洋舰舰长,1931年4月任波罗的海海军训练舰支队司令兼政委,1932年1月任里海海军司令兼政委,次年1月任波罗的海海军(1935年1月改称波罗的海舰队)战列舰支队司令兼政委,1935年8月因演习事故降为黑海舰队独立驱逐舰大队大队长,1937年3月任黑海舰队驱逐舰支队司令,8月任波罗的海舰队参谋长。1938年1月任波罗的海舰队司令,2月17日晋升二级分舰队级,次年4月3日起任苏联副海军人民委员并晋升一级分舰队级,主管工程与建设,1940年6月4日改授海军中将。苏德战争初期作为海军司令部代表被派往黑海地区协助作战,先后参加了敖德萨与塞瓦斯托波尔战役,1941年10月22日起任克里米亚部队司令,统一指挥在克里米亚的苏军部队第51集团军、滨海军队集群与黑海舰队同德军作战,11月苏军防御被突破后率第51集团军撤往刻赤,12月1日因弃守刻赤半岛被捕。次年1月25日被判处十年监禁,31日因库兹涅佐夫说情获释,降为海军上校军衔。3月任列宁格勒海军基地司令,6月任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司令,参加了列宁格勒战役。7月指挥部队在芬兰登陆,被芬兰部队击败,次年4月18日晋升海军少将,1944年2月22日晋升海军中将,4月任苏联副海军人民委员。随后作为特别支队司令被派往意大利,指挥10艘被移交给苏联海军的意大利军舰回国,途中击退了德军潜艇的袭击,9月25日晋升海军上将。次年参加了波茨坦会议,7月任前德国军舰与商船英美苏三方划分委员会苏联代表团团长,次年2月任南波罗的海舰队(1947年1月改称第4海军舰队)舰队司令,次年3月任苏联海军副总司令,主管作战训练,1950年3月任苏联海军部副部长兼海军总监。1953年5月任苏联国防部监察总局海军监察长,1956年1月任海军副总司令,主管作战训练,1958年9月任苏联国防部监察组军事监察员兼顾问,1960年9月退役,1981年在莫斯科去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4-05-26 11:19
                          回复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索洛沃夫(1879年9月17日——1941年),俄国临时政府上校(1917年),苏联空军首任指挥官。1899年入伍服役,1902年任海军部机械工程师,后在波罗的海第2岸防步兵团任工程师,1905年任抵抗者号巡洋舰高级机械师,1906至1907年任涅瓦号皇家游艇机械师,1910年毕业于尼古拉一世皇帝海军工程学校。1917年6月任军事航空部队总局第8(工厂)处处长,晋升上校,10月11日起任军事航空部队总局副局长,主管技术。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于1918年3月加入红军,5月24日起任工农红色航空部队总局局长,负责领导红军空军,8月1日改任总局采购处处长,后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1921年任沙坦轧管厂技术主管,1923年任叶卡捷琳堡采矿冶金托拉斯技术主管,后移居中国近十年。30年代回国后被捕判刑十年,在卡累利阿奥涅加湖劳改营当中担任工程师,后转移到凯米河沿岸的劳改营,1941年去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24-05-26 19:35
                            回复
                              2025-10-17 01:31: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沃罗特尼科夫(1878年8月26日——1940年1月7日),沙皇俄国大尉(1914年),俄国临时政府上校(1917年),苏联空军第二任指挥官。1899年8月30日入俄军第133辛菲罗波尔步兵团服役,次年进入楚格耶夫步兵士官学校学习,1902年8月23日毕业,进入第121奔萨步兵团,1904年8月3日起任该团猎兵班班长,参加了日俄战争。1906年7月1日起任团士兵茶馆店长,次年10月28日起任团副官,1910年4月7日起任第3营通信班班长。1911年毕业于尼古拉耶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10月26日至12月10日调往第7工兵营服役,次年进入航空军官学校学习。1913年1月8日进入第7航空连任飞行员,4月26日起任该连第1中队中队长,6月23日调往第3航空连,8月8日起任第9军航空支队司令,1914年一战爆发后参战,1915年2月6日起任第2航空连连长,次年10月13日起任第2航空大队大队长 ,1917年9月27日晋升上校,1918年2月1日起任西方面军航空部队副总监,分管技术,3月8日起任第3航空大队大队长。内战期间加入红军,5月30日起任屏障军西部防御区航空支队司令,7月5日起任工农红色航空部队总局莫斯科分区主任,8月1日起任工农红色航空部队总局局长,负责领导红军空军,次年6月13日起改任总局供给主管,12月13日起工农红色航空部队总局技术总监,次年5月1日起任副局长,分管空军组织建设,9月4日起兼任技术总监,次年1月被派往土耳其斯坦方面军检查空军情况,4月14日起任第1军事飞行员学校校长,1923年12月3日起任工农红军空军总局科学战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次年在高级军事伪装学校任教,12月31日退役,随后在民航总局下属航空公司工作,1926年退休,1940年在莫斯科去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4-05-26 1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