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吧吧 关注:752,795贴子:18,681,066

直播版歌手算是一场偏科的考试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VOCAL水平对衡量一个歌手的低位有多重要


IP属地:上海1楼2024-05-13 16:52回复
    阔别数年的歌手节目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而且是一回来就出了个大招:从初赛开始就采取直播的方式,极致地考验竞演歌手们的唱功,此招是一出则已,一出就获得了惊人的成功,首期的竞演在各大平台的讨论度爆表,直接地空降爆款,不得不说是节目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首播即爆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歌手阵容的参差很大,尤其是欧美歌手的硬唱功展现,恍如回到杰西姐那季第一期
    现在大家都在以半玩笑半认真的方式在摇人
    有去实力派歌手直播间希望她回来参加的
    有歌后级别的唱将直接请战的
    还有掰手指数着名单的..................................
    总之观众们的观看情绪是被调动起来了
    相比之点评首期歌手们的表现
    (第一期其实水平高低的差距很明显,赛后节目的排名,除了玫瑰外几乎就没有什么争议)
    本贴则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一季的竞演
    ——为什么外国(尤其是欧美)实力派歌手空降节目经常能让观众惊叹
    ——为什么以唱功见长的中文歌曲演唱着常被冠以炫技/唱歌的机器之类的贬低式评价
    ——歌手们的VOCAL实力在评价其乐坛地位时到底有多高的权重
    希望以上这些个问题的讨论能够解开大家的一些困惑


    IP属地:上海2楼2024-05-13 17:12
    收起回复
      2025-11-11 20:50: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直播版歌手相比以往的节目有什么巨大的区别呢
      答曰:削弱了综合音乐素养,尤其是编曲的改编对歌手的加成
      在以往的歌手初赛中,哪怕是VOCAL没有那么出色的歌手,一样有机会凭出色的改编逆袭
      比如曾经是补位歌手的李泉
      但在直播的放大的效应下,观众们几乎完全地将焦点对准了唯一的维度:(硬)唱功
      唱功,唱功,还是唱功
      在这种单一地考量下,现场的唱功不那么过硬的歌手,肯定会放大紧张感而使实力打一些折扣
      尤其是现场的演唱经验不够丰富偏录音棚的竞演者
      唱功打折的现象就更加明显了
      即使强如那导师,在演唱刚刚开始的阶段,都出现了或许是紧张感导致的些许瑕疵
      反观香缇莫和凡希亚则演唱的状态更为松弛
      实力自然就得到了更好的展现(当然人家本来的机能就更出色,唱功的基础也更扎实)
      如果说往年的歌手初赛是看多门机能的总分(体现音乐的素养的编曲改编,硬唱功,情感的表达)综合
      那么直播版歌手比的就是单项唱功硬实力
      接近是三门主课只看数学分数的偏科式考试
      更直观,更纯粹,也更加地残酷了


      IP属地:上海3楼2024-05-13 17:43
      收起回复
        唱得真高,弹得真快,画得真象
        本来是某种对艺术的品味单一的调侃
        大众对这种单线程评价的多少是有点鄙视的
        但是在直播版歌手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演唱舞台上
        唱得真高的歌手还确实就占了极大的优势
        欧美的歌手来到节目的竞演舞台
        之所以常常给观众们强得可怕的感觉,主要是天赋机能更出色,声压更强大稳定构成的演唱气势惊人
        不明亦可以觉厉的感觉
        另外观众可能并不完全理解外文歌歌词的表达
        从而导致对歌手们情感投入并不能做出过多的评价
        也就巧妙地规避了类似唱功机器之类的负面印象
        只留下了“唱功好强大”的感慨
        更强化了欧美流行乐歌手实力厉害的标签(当然人家本来就实力强,只不过差距未必有感受的那么夸张)


        IP属地:上海4楼2024-05-13 18:07
        回复
          非常支持。所以感觉那英这季来的真的不算太聪明。。。她本来就不是硬唱功挂的vocal,强的是对歌曲的理解和细节的把控(但是也说不定能逼一把那英来几个兼顾唱功和审美的现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13 18:24
          收起回复
            楼主好久不见~欢迎回归!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13 18:40
            回复
              中文流行乐坛另有个容易被广大观众忽略的特点
              那就是,(狭义的)中文流行大金曲中,适合高强度竞演的歌曲特别少
              在过往《歌手》的舞台上面
              曾经有许多优秀的国内歌手/歌唱家呈现出神仙级的现场
              但是你要是仔细地去数一数
              马上就明白过来这些个神级现场的选曲
              绝少有狭义意义上的流行大金曲!(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没有,只是数量上真的很稀少)
              谭晶的《九儿》,韩磊的《嫂子》,龚琳娜《小河淌水》
              都是更偏向民歌的通俗类歌曲,它们跟(港台)流行大金曲的区别,显然就是一眼可辨的
              仔细回想一下90年代以来的几百首经过时间考验的中文流行的经典歌曲
              除了周杰伦林JJ等的个别歌手的难度曲外
              恐怕真的找不出几首能够在直播版歌手这种高强度比拼唱功的舞台上
              能拿出来技压群雄的经典歌
              但是欧美流行乐则情况大不相同了
              除了N多中等流行程度的歌曲外,甚至还会有《I will always love you》《My heart will go on》等,其本身的流行度烂大街,需要高超的唱功才能够演绎,也足以在高强度的VOCAL竞演中,能拿出来的曲目,绝不致出现选完了歌曲还没等开唱就直接劣势的窘境
              这是欧美流行乐更丰富的歌曲风格所导致的优势
              并不是中文流行歌手们演唱业务能力的问题
              但在直播的放大下却足以造成在演出观感上的云泥之别
              所以如林志炫这样的声乐强者,也会在个别场次当中,选曲无字歌等更能体现他唱功优势的音乐种类
              更何况即使如《九儿》这样的超高质量的现场
              依然需要听众们理解了歌词的意境来辅佐谭晶强大的唱功才能达成深切动人的效果
              相比之歌手们的唱功,选曲是横亘在大家面前的第一道坎,如何不落入选完曲就把第一名拱手让出去
              恐怕是比摇谁来对抗欧美唱将们更为现实的问题
              顺便说一句,《九儿》,《嫂子》,《小河淌水》任一首如果放在这一期
              个人是会把上述曲目排在第一的
              (甚至当初张韶涵《阿刁》都和杰西姐当期的演绎相差极微)


              IP属地:上海7楼2024-05-13 19:37
              回复
                我寻思台上这几位不是名声很大吗?演唱会也开的哐哐响。大场面也见过不少了。
                怎么直个播就腿软了?一会儿声虚,一会儿跑调,一会喘不上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13 21:38
                收起回复
                  2025-11-11 20:44: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相当多的中文流行曲是不适合直接拿了比赛的
                  这背后是商业化选择和竞技化选择的内在逻辑的区别
                  在唱片时代歌手录音棚出品的主要目的
                  是吸引更多的听众来购买正版的音像类制品
                  那么制作人在对歌手的把控中
                  会更倾向选择能满足极大公约数大众听感的方向
                  所以大家听到的录音棚歌曲多采用递进化叙事加副歌段升华
                  演唱的情绪对比浓烈但并不突兀
                  虽然有少量歌曲采取副歌前提清唱的开局方式
                  但之后的主歌依然会回归平和的感觉
                  它要满足的是让听众能够长期单曲循环而不腻
                  这是商业化选择的底层次逻辑
                  但是竞演化选择的方式则迥乎而不同
                  它需要在演唱的某一个段落或某一个唱词中
                  造就出强烈的情绪对比(让听众能够听爽,从而调动起场子的情绪)
                  改编的方向往往是突出主副歌对比
                  加大华彩段(转音/高音/哨子音)的输出力度
                  从而取得得分点
                  这样的实例很多,比如好声音比赛当中陈立基版本《月半小夜曲》对比李克勤版本《月半小夜曲》
                  前者是竞演化选择后者则是商业化选择
                  大家常说某某某歌手现场是“行走的CD”
                  这个词放在演唱会当中是毫无疑问的褒义词
                  但放在竞演类综艺中则不一定
                  “行走的CD”突出的是歌手的稳定和录音棚版还原度
                  但这种商业化选择的“不出错”真的足以应付高强度的竞演类比赛吗
                  真的不一定
                  然而反过来说呢
                  足以赢得竞演赛票数的竞演化版本
                  就一定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吗(唱片的大卖)
                  当然不能够(因为脱离了现场竞演的氛围,歌曲的竞演化版本大多都不耐单曲的循环)
                  在歌曲的处理上
                  商业化版本和竞演化版各自的任务不同
                  尽管是同首歌曲
                  如果所用的场合不对,都是起不到想要的效果,而歌手们若忽略了这不同选择背后的逻辑
                  在比赛当中选取了错误的版本演绎的方式
                  自然成绩是不可能达到期望的(海拉阿木的歌曲在首期当中,应当是有很大的可提高空间)


                  IP属地:上海9楼2024-05-13 22:56
                  回复
                    中文流行歌要成为经典,首重词的人文意境/意像,次则曲调的悦耳程度,第三才轮到唱功编曲和配器,实际上很多经典歌根本就不挑演唱者,甚至越是谁来唱都行的歌,越显得歌曲本身和创作者牛笔,所以KTV全盛的时期,各个包间内充斥着各个年代的大流行金曲
                    KTV麦霸遍地走的盛况,就是因为有大量好听且演唱的难度不高的大金曲,提供了普通人大展其歌喉的机会
                    以前曾有台综艺叫《谁是大歌神》
                    就是原唱者和N个素人挑战者,唱同首歌曲的不同段落,让猜评团猜哪个屏风背后是原唱
                    结果有好几次猜评团根本就难以分辨或干脆猜错
                    排除节目的综艺效果,确实还是有好几首歌曲,在屏幕前完全听不出谁更象原唱
                    这说明有些中文流行大金曲
                    音色相似的普通人通过简单的培训和专攻原唱的特色咬字
                    就可以唱出以假乱真的效果(换句话来说,就单曲而言原唱和模仿者的唱功在同个水平线上)
                    但是如果把曲目换成中等流行度的欧美流行歌
                    还能唱出同样的真假难辨的效果吗
                    比较难
                    (有几首欧美流行大金曲,还是有歌手模仿得很好的,比如常石磊《I still believe》)
                    为什么中文流行歌的创作者不写些有点演唱难度的金曲呢
                    真相是,难度大的流行歌,在流行度上更不容易获得成功,传唱度不行,渐渐就变成冷门小众的歌曲了
                    林JJ的《不为谁而作的歌》,就难度来说很适合竞演,同时它是首优秀的中文歌作品
                    但是它的传唱度和商业的价值
                    抵得上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吗.................................
                    结果是很明显的
                    而五声调式名曲《沧海一声笑》,中文流行曲的绝对经典,歌词的意境吊打这期英文歌好几圈
                    同样就是在歌手的舞台上
                    GAI改编了一版更适合现场表演的版本
                    成绩是当期的第三名
                    冠军是杰西姐的《Domino》
                    若假定有位唱功之神对《沧海一声笑》做出了满分的完美演绎和完美的台风
                    能胜过炸场的《Domino》吗
                    个人觉得赢不了
                    注意是不存在的唱功之神赢不了现实中存在的杰西姐
                    根源是歌曲对竞唱舞台的适配度相差很大
                    但《Domino》和《沧海一声笑》若是同时期的新歌
                    无论在什么时候
                    在中文流行歌坛都是《沧海一声笑》能完胜《Domino》(流行度,下载量,作品经典程度的评价...........)
                    现实就是这么的吊诡
                    所以你说中文流行歌的创作者会优先创作哪一类的歌曲呢
                    (其实英文歌本身也存在类似的问题,BOB DYLAN那首歌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BLOWING IN THE WIND,也不怎么适合舞台的竞演,但欧美流行乐什么风格的歌都有人写,所以比赛时选择度更大,中文流行歌,当然同样有风格多样的歌曲,但受众收听量会小得可怜,有次汪父子上歌手选了个歌据创作者说此前是接近零的收听量)


                    IP属地:上海11楼2024-05-14 00:02
                    回复
                      根据目前网络上传闻的第二期歌单,如果是真的,那么恰好印证了本贴前述的观点,中文流行歌,在竞技类演唱舞台上的选歌其实很有限
                      网传YCL的《不为谁而作的歌》,《嫂子颂》
                      都是上文曾经提到过,甚至干脆就是在歌手舞台上呈现过的歌曲,贴子里一共只提到十几首歌曲
                      是为了说明观点做的举例说明
                      这都能“蒙对”七分之二(假定曲目真的如网传所言)
                      只能说在歌唱竞技的层面,中文流行歌/通俗歌真正有胜算的候选曲目,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广
                      当然对歌手在演唱诠释上的标准就更高了


                      IP属地:上海12楼2024-05-15 18:39
                      收起回复
                        可能有人觉得YCL选歌比较的冒险
                        《不为谁而作的歌》确实有难度
                        但是别忘了,原唱林JJ是男声,而YCL则是女声
                        这里面存在的变数太多了
                        如果改编够巧妙的话,YCL完全可能用她更适合的方式,规避掉原版的那些演唱上的难度
                        设置些她可以把握的华彩段
                        演唱的效果怎么都要比第一期的更强些
                        从两期得票加总的结果看
                        如果只是把目标设立在脱离淘汰区的话,第二期的选曲其实是很稳当的,前提是现场演唱不出现巨大的低级失误


                        IP属地:上海13楼2024-05-15 20:07
                        回复
                          Second-hand Rose对《嫂子颂》的改编估计是有看点的
                          此乐队在歌手的舞台上不走寻常路
                          完全和其他歌手采取了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
                          从第一期赛后的投票结果来看
                          你可以说他们失败了——因为看上去挑战主流唱功型(香/希/那)的歌手没有成功
                          你可以说他们成功了——因为在和唱功平庸的选手的竞争中,他们的排名算是靠前的
                          如果杭盖能揭榜成功而玫瑰不淘汰,届时有两支乐队VS五名歌手群,估计会丰富歌手的舞台的风格


                          IP属地:上海14楼2024-05-15 20:18
                          回复
                            mark一下


                            IP属地:四川15楼2024-05-15 22:58
                            回复
                              2025-11-11 20:38: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HLAM的选歌觉得是比较意外的
                              照说在名次那么靠后的情况下
                              次轮完全是应该出大招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歌曲
                              但他现在所选择的这首歌
                              风格固然是和他那些原创的作品有一些共性
                              但高音部分的诠释若还是比照他所常用的方式
                              投票的情况恐怕翻盘的机会很小


                              IP属地:上海16楼2024-05-15 2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