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着雍正皇帝的两幅书法作品真迹,皆为绢本之作。分别书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和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两幅作品的右上方都盖有长圆形的引首朱文印,印文是“为君难”三个汉字;左下方题款处钤有“朝乾文惕”的白文方印和“雍正宸翰”的朱文方印。作品内容皆为雍正皇帝自纂的诗文。现抄录如下:
月桂半空飘素影,溪流一派送秋声。
溪声入耳原无意,月影穿帘似有情。
——雍正丙午初秋,咏月影溪声
送腊健新节,年过半百初;
道心随日近,人欲逐时除;
宝鼎空香霭,瑶松瑞雪余,
威促丰裕兆,大有望频书。
——雍正戊申除夕寄岁之作
两幅书法,两首诗文,都很耐人寻味。前者抒情咏怀,妙趣横生;后者借时言事,吞吐庄重。两样风格,两种心境,展示出雍正皇帝不同的心路历程。
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另藏着一件雍正皇帝所书写的绢本书法作品。该作品以行草写成,笔随心走,字从意行,轻重缓急得当,通篇布局精彩。雍正所书内容为一首七言绝句,诗云:
秋胄嗷嗷云间鹤,
古调泠泠松下琴。
皓月清风为契友,
高山流水是知音。
一幅多么令人心醉的《高士鸣琴图》啊,古色古香,古调古韵,古境古意,使人吟而忘返,如步图中。从这幅抒情至极的书法作品中,我们能看到雍正的心态是孤傲而清高,飘逸而不群,其影若云中之鹤,其姿若仙风道骨,至贞至洁,尽兴尽美。
雍正皇帝留存于世间的书法作品极少,这可能与他在位的时间较短,对立的政敌较多有关。但是,从雍正传世作品的质量上看,确实不失为一代书法家中的佼佼者。
□ 尚 海 文/供图
(本文作者系中华文化学院教授,满学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