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十月初国考报了名,没缴费,月底国考前一天期末考试(美其名曰:为考公的同学提供便利)。十一月学校统计实习,磨磨唧唧的,也是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因为看着身边的同学准备工作,不知如何抉择工作和考公之路。
同年12月,发配到延庆区的一家制药厂,半个月后回家全力准备考公,一次又一次的疫情,三月的省考延期到了七月,期间涉及到毕业论文,从五月改改改,一直到考试前十天,曾让我把对的东西改对。呵
22年省考,区经管会,126.6招一排四,无缘进面,工科专业和汉语言文学同岗。呵,还是自己菜
同年市直事业编,看了十天网课,71招一排十一,多少有点痛定思痛,沉下心再看半个月网课,县直事业编,76招一排四,一比三进面。
23年初第三次市直事业编,76招一排七十七,千人坑。无
23年市直事业编,77招三排十一,三百多人。还是自己菜
同年隔壁县的事业编,78招一排二,好像是五六百,进面,但面试水平太次。分数比同岗女岗第一还要高,服了。
同年市区事业编,78招一排三,比例一比二。其他几个能报的岗位,全能进面,甚至是第一,分数还是比同岗女岗第一高。
同年陆陆续续几次县区的事业编,两个第五,两个第六…
同年,离家稍远的一个县,事业编,招一排一,面试水平有点长进,但依然很次,好在以微弱的优势进入体检。其实这个县当初报考就没打算去,但是唯一一个拿下的岗,工信局。
不久,家里的事业编76招一排一,一万三的报名,排第四十名,面试又有点长进。拿下。
放弃了工信局,选择了市监。
24年省考,市直岗c卷(据说b卷没压分,a卷压分,c卷压的比a卷还狠),129招一排三,进面,和第一差五分,和第二差两分,消耗身体进行了面试培训,面试时第二道题跑题,79.2分,第一80.2,如果不跑题,绝对能拿下。但现实没有如果,还得继续学⋯
同年12月,发配到延庆区的一家制药厂,半个月后回家全力准备考公,一次又一次的疫情,三月的省考延期到了七月,期间涉及到毕业论文,从五月改改改,一直到考试前十天,曾让我把对的东西改对。呵
22年省考,区经管会,126.6招一排四,无缘进面,工科专业和汉语言文学同岗。呵,还是自己菜
同年市直事业编,看了十天网课,71招一排十一,多少有点痛定思痛,沉下心再看半个月网课,县直事业编,76招一排四,一比三进面。
23年初第三次市直事业编,76招一排七十七,千人坑。无
23年市直事业编,77招三排十一,三百多人。还是自己菜
同年隔壁县的事业编,78招一排二,好像是五六百,进面,但面试水平太次。分数比同岗女岗第一还要高,服了。
同年市区事业编,78招一排三,比例一比二。其他几个能报的岗位,全能进面,甚至是第一,分数还是比同岗女岗第一高。
同年陆陆续续几次县区的事业编,两个第五,两个第六…
同年,离家稍远的一个县,事业编,招一排一,面试水平有点长进,但依然很次,好在以微弱的优势进入体检。其实这个县当初报考就没打算去,但是唯一一个拿下的岗,工信局。
不久,家里的事业编76招一排一,一万三的报名,排第四十名,面试又有点长进。拿下。
放弃了工信局,选择了市监。
24年省考,市直岗c卷(据说b卷没压分,a卷压分,c卷压的比a卷还狠),129招一排三,进面,和第一差五分,和第二差两分,消耗身体进行了面试培训,面试时第二道题跑题,79.2分,第一80.2,如果不跑题,绝对能拿下。但现实没有如果,还得继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