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医,伤寒心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痛欲呕吐,就这几句话就理解不了了,咋学的古文,我一直再说不要直接去看伤寒论,那是学中医方向性错误,先学习诸病源候论,在看这些书,现在解释一下伤寒说白了不就是感冒的延伸吗,我就这么说吧你当一辈子大夫,癌症都治好了但感冒去不了根,医圣也一样,心中热用啥药,栀子是首选,但在看后者显然不行,吃了会肚子更疼了,所以选用黄连,上可清热下可缓解腹痛,中可缓肝去胃中邪气,黄连有一个驱邪杀鬼的作用,这是现在药理没有的,属于糟粕被删除了,腹痛欲呕,腹痛首选药是吴茱萸,但在这个病里不行,吃了会不排气,所以选用干姜,此药上可清热中可消积化食止呕,可以通三焦,下可祛寒气,但干姜太燥热,于是加乌梅来打辅助,这些都有了,但缺一个引路的,本可以用牛膝方牛膝寒凉与黄连又重了,所以用艾叶,也就是说用热不用寒,这是对当时用药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因当时社会对热水没有太多了解,不管冬夏除了煮食用热水,其他时间都喝凉水,所以你会发现元朝以前的方子都少不了干姜,这和当时人们生活有关系,所以不要纠结这些书里的配伍,他当时没想那么多。遇到临床时还得根据病情来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