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王的原型为《圣经》新约与旧约里的“撒旦”
值得一提的是“撒旦”在新约和旧约的形象都不一样。
撒旦śāṭān希伯来语的寓意为“控告者”和“反对者”,在旧约里撒旦形象是一位上帝身边的天使,他的职责赋予信徒们的考验,考验信徒是否对上帝忠诚。
在《约伯记》中,撒旦是上帝的使徒,奉上帝之命赋予约伯苦难,考验约伯是忠诚。

而在《撒迦利亚书》中,撒旦站在约书亚的右边,作为“检察官”与他作对。

当然《旧约》出现撒旦的地方不只有这些,只不过有些叙述属于重复性,只不过是不同人角度去看罢了,但不管是哪里,撒旦在旧约依然是神的仆人,至到了《新约》........
在《新约》中,一开始撒旦立场还属于模糊阶段,但到了后期,基本确认它是上帝的对立面,被人唾骂的恶魔。
在基督教,撒旦开始被定义为恶魔,希腊语为diabolos,寓意为诽谤者。
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撒旦在沙漠中曾诱惑着耶稣,并把耶稣带到最高山峰,向他展示了地上万国繁荣,并对耶稣许诺:只要膜拜他,就把这一切赐予你。


而在《彼得前书》5:8节礼,在那里撒旦又被誉为狮子,原文是:
“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
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其中狮子在圣经的注释中被誉为恶魔撒旦。

而在《启示录》里,撒旦终于有了明确的形象,它是一头拥有七头十角,并且每个龙头都带着冠冕的红龙,文中描述:大龙就是那条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

撒旦和“路西法”关系。
准确来说,在圣经中,路西法并不是所谓的堕天使,而是一个称呼,最早出现于《以撒亚书》14章中
“晨星之子,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其中“晨星之子”最早被译为路西法(Lucifer)

当然这里的“路西法”并不是指什么恶魔和堕天使,而是指当时巴比伦国王 尼布甲尼撒二世,讽刺当时巴比伦王傲慢,妄想和上帝同等,最终会坠入深渊之中。
而到了《新约》的基督,就是把“路西法”这一词开始一点一点往撒旦身上套用,主要是在《路加福音》10:18中有一段: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

这一段会让不少人会跟旧约《以撒亚之书》的“晨星之子,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去对比,主要两者都是从天坠落。而后面的新约的《启示录》里的撒旦也是一样,和米迦勒之战,最后被打败摔到地上。从而进一步证明撒旦跟“坠落”离不开关系。
到来后世,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但丁的《神曲 地狱》,才开始把撒旦与“路西法”缝合在一起。
直到现在,“路西法”从撒旦形象再进一步的“二创”,才有如今的堕天使“路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