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表面瑕疵处理(合模线、飞边、细小落差等)
由于现有模型制作工艺(主要指钢模注塑工艺)的限制,往往会在一些较为立体的零件上出现合模线,而伴随着钢模不断使用所产生的自然磨损就会使得合模线越来越明显甚至演变成了细小的落差,而在很多模型套件里这类瑕疵就需要我们进行修复,让这个零件恢复到设计最初时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具体使用的工具和修整水口一样,还是首选打磨板类工具,而在一些合模线贯穿了表面细节的情况下,我会首选刀刃类工具,用刮的手法慢慢处理到位,切记力度要轻巧,避免操作完之后与周围又产生新的细小落差。如下图所示

当然到了后期喷涂阶段,为了让零件看起来更加工整,也可以选择先把表面凸起的细节全部除掉,在相应位置进行打孔定位,然后把整个面打磨平整,最后再用相应的细节件补回到原有的细节位置即可。
当然有些时候这类合模线或细小落差的位置如果比较恰当,也可以选择顺势将其进行落差刻线操作,制作成一个刻线细节。
另一种伴随着模具磨损产生的细小瑕疵就是细节模糊或者转折面钝化(变肉),这类瑕疵我们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例如线槽变浅了我们就对其进行刻线加深,刻槽也同理。转折面的钝化我们也使用打磨板这类工具对其进行打磨修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尽量选用600-800目数这档切削力不那么厉害的砂纸进行操作,这样的容错率会相对较高,而且在做修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打磨手法和力度,避免磨歪了或者对其它细节造成破坏得不偿失。等到了后期,打磨手法渐入佳境,甚至可以尝试优化原有零件的转折面,也就是很多人提到的锐化,这类工艺会在后面的喷涂阶段使得作品的表现力有很大的提升,不过也要积累大量的打磨经验之后才能掌握这门技术。
在后期喷涂阶段我们还会遇到一类可能会影响作品表现力的细微瑕疵,那就是缩胶。这类瑕疵常常出现在大比例模型的大型零件上面,一般也只有大型的模型这类瑕疵才会容易影响表现力。我们在素组阶段如果遇到不是特别明显的缩胶,一般都可以选择无视或者用爱包容。当然,国模KO类模型的缩胶就属于很常见的了,我也会选择用爱包容,因为几个十几个零件的小瑕疵我能做到耐心去慢慢处理,但国模KO类模型往往可能也就那么十几个零件没有小瑕疵,全部处理下来的时间往往是不合算的,这也是在我这里做KO模型工费往往会比万代正品还要贵的原因,也是绝大多数客户不能理解的地方,关于代工这块的话题我以后会单独开个帖子来讲,这里就不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