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郭芙吧 关注:121贴子:20,485

趁着还没落定,先说两句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源:小小萌宸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2 12:26回复
    原帖链接:趁着还没落定,先说两句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2 12:27
    收起回复
      2025-08-24 03:56: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位吧友说得好。芙粉的产生是因为《神雕侠侣》这本书,单纯搞死一个芙吧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有一个事实也是不可忽略的:芙粉的产生,确实是近几年的事。
      在金庸书里来说,郭芙是个反套路的人物。作者对于这个人物倾注了毫不掩饰的恨意,仿佛创造出来就是让人讨厌的;同时也倾注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爱意,这份爱意小心掩饰却又欲盖弥彰。
      比喻起来,仿佛是一个受尽委屈的少年,用全世界都听到的声音愤怒地大喊:“这个女人,她对不起我!!”
      然后又用比较小的声音替她辩解了一声:“但我觉得她不是故意的。。。”声音小到似乎生怕别人听见,却又不至于让别人真的听不见。
      最后,再用别人彻底听不见的声音在心里咕哝了一句:“而且,我真的忘不了她。”
      这就是金庸对于郭芙,或者杨过对于郭芙的感情。
      这是引子。等一切尘埃落定,再详细分析下这个人物。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02 12:28
      回复
        其实我想写的挺多。
        从金庸对这个郭芙这个人物的感情,到杨过郭芙之间的微妙,再到读者视角的变化影响到对书中人物的好恶转变。
        也许回提到龙女,提到郭襄。但都不会是重点。
        在我看来,整部《神雕》,值得黑的人物都没几个。龙女郭襄并不在此列。
        其实她们都是工具人。
        但是事情还没落定,我要等一切都稳定下来再开卷。免得白写。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02 12:31
        回复
          要说的挺多,来捧场和砸场的也挺多。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了。
          就先说说《神雕》这书本身吧。
          在楼主看来,这书有两条线值得玩味。一条线可称之为“高洁者的情比金坚”,一条可称之为“糊涂人的家国天下”。
          其实还有一条“高洁者的家国天下”。但那说出来就是引战话题了,因此略过不讲。
          关于“情比金坚”那一条线,可以说整本书都是这个主题。《神雕》一书把情之一字算是写到了极致——好的也有,坏的也有。公孙止,裘千尺,李莫愁,甄志丙,无一不是深陷情障,苦了他人,也苦了自己。
          但是,真的有好的“爱情”,坏的“爱情”吗?
          其实不然。楼主看来,爱情本身并无属性。一切的伟大与卑劣,壮丽与苍白,不过是人性与人格的巨大反差赋予爱情的额外属性而已。爱情是水,一杯白开水是水,一条小溪是水,一片汪洋,它还是水。人格赋予爱情什么样的成分,它才会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这就是楼主的爱情观。
          杨龙之爱伟大吗?
          伟大。但这并不是来源于爱情本身,而是来源于杨过的人格中的伟大之处。注意:只是来源于杨过,因为所有杨龙之爱的伟大,都是杨过一人促成的。
          这就是楼主的杨龙爱情观。
          这是个坑,欢迎来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02 12:33
          回复
            所以,大家看,只要讨论《神雕》,无论想谈谁和谁,杨过都是绕不开的。
            过去谈金庸小说,必谈人生境界,必谈“入世”与“出世”。而“出世”,在一干自命不凡自诩怀才不遇的文人眼中,自然是高过“入世”许多的。
            这倒是不奇怪。旧时文人,也不用多旧,就卡到几十年前就行,其阶级属性与我等有幸上了大学的底层学狗们是不同的。像我们大多数网友,父辈文化平均不过初中,有高中毕业的已经是了不起的文化人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大多挣扎于柴米油盐,终日奔波不过为的三饱一倒,而这些对于旧时文人来说,连“俗务”都算不上——别人的“入世”,可是仕途经济封妻荫子这些。至于为生存挣扎于世?还是我在某一层说的,对他们来说只是“素材”而已。
            因此,“出世”的高冷寒峤,委实比入世的蝇营狗苟圣洁多了。
            但也因此,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出世和入世——他们的世界,太浅,太小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2 12:34
            回复
              扯两句远的,说回杨过。
              杨过作为“出世”人物代表之一,被一干文人打上“愤世嫉俗”的标签,似乎这是莫大的荣耀一般。但在楼主看来,这不仅是最大的误会,更是最大的冤枉。
              “出世”就比“入世”高明么?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面对苍生疾苦,有九天揽月之能却只行冷眼旁观之事,除了落得个所谓“遗世而独立”的“风骨”,其他可谓比之凡间农夫还没有价值了。
              “愤世”便要“出世”么?那更不必了。不满于世间苦恶,激愤之下振臂一呼,誓要荡出一个朗朗乾坤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更何况,杨过本人,真的是“愤世”么?
              杨过自幼孤苦不假,但孤苦个偏激其实并无必然联系。
              杨过此人,足够聪明,聪明到他在12岁的时候就可以视绝大多数人为蠢人;同时也足够豪迈,豪迈到可以视大多数人为愚人。最后一点,他足够狂傲,狂傲到可以几乎无视一切对他冷眼相待的目光言辞——一群妄人罢了,小爷的精彩你们这些混吃等死的压根不懂。
              说到底,受“世人”白眼遭人厌弃也许是事实,其实对他的伤害十分有限。真正能对他破防的,那些有效伤害,几乎全部来自郭家。
              仅此而已。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02 12:35
              回复
                金庸书中,三个大侠。以郭靖为首。
                郭靖是个有些概念化的人物。“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似乎生来就是为“大侠”这个定义存在。这其实对分析这个人物造成了很大困扰:喜欢他的不自觉就站在了他所在的制高点,与别人辩论就天生带了些居高临下的气势;而不喜欢他的呢?正面进攻往往黑不动,还容易让自己陷入逻辑和法理上的被动,那就另辟蹊径,侧面出击呗。于是,一方面郭靖被贴上了“道德完人”的标签,再结合《神雕》曾棒打鸳鸯的事迹,一个“封建卫道士”就热气腾腾的出炉了;另一方面,抓住当年关于黄蓉华筝之争的“不良事迹”大书特书,试图完美勾勒出一个看似道德标兵,实则严于律人宽于律己的双标伪君子形象。
                早年楼主也曾经为此跟人骂战无数,近些年倒是想开了:没有意义。
                维护一个“完美人物”的形象没有意义,因为“完美”本身就是主观概念,客观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另一方面,全盘肯定或者否定一个人是更加没意义的。“喜欢一个人就连他的缺点一并喜欢”纯属扯淡。缺点就是缺点,可以包容但不可认可。
                郭靖也是有缺点的,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脑子太慢,执拗。当然,这在很多时候只能算性格特点,但就华筝一事,他这锅是没得甩的。
                而正是这个特点,让郭靖有了一个与别人最大的区别,“近伪”的区别:他做事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对”或“不对”,而很少考虑“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简单来说,此人只有傲骨,却无傲气。这简直与常人的属性相悖。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2-02 12:35
                回复
                  2025-08-24 03:50: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杨过和萧峰,与郭靖是不同的。这两位可是既有傲骨,也有傲气。
                  少室山一战,萧峰举着慕容复:“我萧峰大好男儿,岂能与你这等宵小齐名?”在萧峰的世界观里,自己的生与死其实没那么重要,怎样的活,怎样的死,才更为重要。这个特质赋予了萧峰比起郭靖更多的烈性,也直接预示了他在胡汉两为难的夹缝中始终不得解脱,最后一死以明其志的不归路。
                  而杨过的傲气,比之萧峰更甚。他不仅在乎自己为何而活,更在乎是否按着自己的意愿而活。便如路飞的“海贼王我当定了”,鸣人的“我要成为火影”,杨过的傲骨与傲气极富感染力,也给他的人生和命运带来了极致的绚烂,以及苦难。
                  杨过最大的不幸,第一条就是遇上了郭靖。
                  杨过最大的幸运,第一条也是遇上了郭靖。
                  比较起来,一干女角色,反而成了陪衬。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02 12:36
                  回复
                    总体来说,杨过是热心之人。而且天生的侠肝义胆。这种特质让他在小叫花阶段就能见义勇为帮素不相识的郭芙等人抵挡李莫愁,从而与郭家结缘。而认识郭靖以后,“郭伯伯”那伟岸的身影就顺其自然地成了他一生追逐的目标。
                    然而有两个问题一直让他很困扰。一是他并不想走郭伯伯一样的路,二是郭家并不很接纳他。
                    这两个问题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第二个问题给他带来了童年的不快,同时也是他得以与龙女结缘的引子。其实也还好。
                    第一个问题才是他一切苦难的真正根源。整部《神雕》,都是他在郭靖的阴影下不破不立的痛苦过程的体现。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02 12:36
                    回复
                      有傲骨,有傲气。又过于聪明,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像郭靖一样,“教什么便是什么”。实际上,郭靖的脑袋线程极其限,单是学会老师教的东西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郭靖的成就,一部分来自天生钢丝一般的意志,另一部分来自怪物般的执行力,唯独与智商无关。
                      而杨过不同。对于学到的任何东西,他不但第一时间就能领会,而且善于并乐于第一时间提出质疑。所谓“特立独行”,是需要智商支持的。
                      但这个特质并不讨喜,于是造成进一步的疏离,这种疏离又造成进一步的质疑。疏离和质疑已经存在并逐渐恶化,加上郭芙大小武等人的煽风点火,最后变成了彻底的对立和撕裂。
                      主观和客观,都让杨过难以复制郭靖的路。然而,大目标不变,想独辟蹊径,又谈何容易?
                      就像法王评价杨过:“杨过小友,你学了那么多武功,有哪一样能用来抗衡郭靖的降龙十八掌?”
                      人生之路也是如此:想求同归却不得不殊途,怎么才能走得通?
                      龙女的出现,于杨过有两层含义:一则,使杨过终于得以有容身之所。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杨过对抗自身,对抗郭靖,对抗命运的痛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2-02 12:37
                      回复
                        进入正题之前,集中说下杨过在郭家的境遇问题。
                        从出发点上说,郭靖夫妇对小杨过是没毛病的:郭靖自不必说,比亲儿子都亲。黄蓉对杨过是心有芥蒂,但一系列操作也是力求将杨过“无害化”,毕竟还是以“将来将芙儿嫁给他”为最终目的的。
                        而黄蓉对杨过的戒备,其实是有深刻的逻辑出发点的:都说黄蓉以看待杨康的有色眼镜看待杨过有失公允,什么“父亲的错不应由儿子承担”云云。这种说法其实倒没啥错,错只错在这个说法完全就不适黄蓉之于杨过的态度:黄蓉防着杨过,压根就不出于什么让杨过为杨康的错误负责之类的缘由,而是类似于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
                        都说黄蓉小人之心度人,将小杨过想得过于危险却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射雕》一书,杨康屡次三番作恶却屡次逃脱制裁,是他武功太高本事太大?还是他太聪明心计太多?
                        都不是。杨康武功很早就被郭靖甩在后面,一生上不了台面;心计嘛,是有些,但放在黄蓉面前是不大够看的。杨康之所以能作恶这么多次,客观上完全就是少年靖蓉几次纵容的结果————亲生父母死后依旧认贼作父,郭靖说康弟一时转不过弯来,黄蓉说呵呵我信;皇宫里一刀给郭靖差点来个透心凉,郭靖说康弟一时失手,黄蓉叹气表示不想说话;君山丐帮总舵,拿着打狗棒招摇撞骗,差点把郭靖黄蓉害死在那里,败露之后仓皇出逃,靖蓉也没刻意找他麻烦。黄蓉遇上穆念慈之后表示“咱们一起找他算账去”,拉上穆念慈找杨康算账?摆明了还是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没想太过难为他。。。
                        然后发生了什么,大家都记得吧?
                        郭靖六位师父,桃花岛上死了五个。欧阳锋主攻,杨康主谋。靖蓉因此反目。
                        这时候黄蓉彻底炸毛,也就此下定决心要了杨康的命。于是大家就见识到了火力全开的蓉儿成心想整死一个人时的杀伤力:三言两语,便说得狼狈为奸的杨康和老毒物二人反目,杨康惨死于蛇毒之下。
                        但是又有什么用呢?郭靖的五位师傅终究是没了,黄药师的冤屈虽然被黄蓉彻底洗清,她自己却自此落入虎口,过上了在被囚禁和大逃杀状态之间来回切换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书末。
                        几次的纵容谅解,换回的不是浪子回头,而是养虎为患终为虎所伤。劫后余生的郭靖黄蓉想起来,会是什么感觉?
                        郭靖是个没记性的圣母,他大概会后悔对他的康弟还不够好。而黄蓉,她只会后悔下手不够早———是真的后悔没早点下手,不然郭靖的五个师父本不必死的。
                        如今带回一个跟杨康八九分相似的杨过,而丈夫的圣母心一如既往————他打算把闺女许配给他亲爱的过儿世侄,在那之前把自己一身的绝世武学当成嫁妆。
                        私认为对于丈夫的这个决定,黄蓉应该是冷汗直冒的:这个决定明显草率了啊!当年杨康再奸诈,终究武功低微;欧阳锋再恶毒,终究狂妄少谋。而这俩魔星一旦联手专门为恶。郭靖那几个师父加一起也没活过半集。留下个瞎子是捣乱的。
                        如今这孩子的模样神态,与那杨康全无二致,而聪明狡黠的表现犹有过之。郭靖连基本的政审都没有就打算亲传衣钵,将来一旦有变,那活脱脱就是制造了一个具备欧阳锋战斗力的杨康出来。
                        ***让别人怎么活?
                        考虑到这些,你就会发现黄蓉的做法简直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2-02 12:37
                        回复
                          当然,“好的出发点”与“好的结果”从来就不是一回事。黄蓉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误判:杨过的性格是杨康的外壳加穆念慈内核的混合体,骨子里是穆念慈那份宁折不弯的倔强。但这里黄蓉误判了,简单当作性格阴沉带来的戾气看待了。这个误判责任并不全在黄蓉,但毕竟成年人对小孩,还是有一定责任的。
                          仅仅误判倒还罢了,第一印象是可以改变的。但郭黄二人在孩子们,尤其是杨过的教育过程中还犯了以下错误,这些错误才是导致日后决裂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沟通不到位。
                          二:叛逆期青少年心理疏导不到位。
                          三:区别教育,却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事先思想工作。本质上是第一点与第二点的综合延伸。
                          四:未对霸凌问题投入足够重视。
                          这四点,使得杨过在桃花岛的日子过得相当别扭——物质上比之前是好多了,精神上却是倍受煎熬。早说过,杨过是热心之人,郭靖对他的好,他其实从小就知道;黄蓉对他的好,他小时不理解,长大后也都明白了。然而这正是他最大的困扰之处。
                          ————郭靖黄蓉都是好人,也算真心待自己。可是自己在桃花岛就是待不下去,总是要起这样那样的别扭。同时自己也是真没做错什么啊——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这时候的杨过,还不是后面那个淡淡说出“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的神雕侠。此时的杨过自幼孤苦且正在叛逆期,对于自己命运里的种种不公,只有一个应对方案,那就是遇事就梗着脖子问一句:我又没错,凭什么??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2-02 12:38
                          回复
                            “我没错!”
                            这句话基本就概括了杨过的前二十年。
                            总是有人将杨龙比喻成反抗“理教大防”的英雄,而靖蓉无疑是恪守成规的卫道士形象。这个思潮在国人从过去的束缚一步步走向开放的思想进程中是很有市场的:“打碎一切”的时代嘛,“开放”是理所当然的政治正确。
                            如今彻底开放了,任何教条化的思维也舒服不了年轻人的脑洞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为反抗而反抗”本身也是一种偏执的时候,《神雕》所有的剧情才开始真正明晰起来。“否定之否定”嘛,事物发展的规律。
                            于是我们重看神雕,重看大胜关一段,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事实:杨过当初宣称要娶师父为妻的时候,郭靖确实急怒攻心,恨不得一掌打死杨过。然后郭靖对杨过的离经叛道介意到什么时候呢?
                            杨龙二次回襄阳,协助郭靖守城的时候。此后的郭靖对于龙杨二人是默许的。
                            这个转变其实很有意思。是什么促成了郭靖的默许?“情比金坚”吗?扯淡,老郭哪有那样风花雪月的心思。
                            杨过并没有因为与龙女的结合而走上邪道,而是开始行侠仗义,甚至屡次救助黄蓉郭芙等人————这才是郭靖真正释怀的原因。
                            说白了。郭靖一开始担心的也不是“与师父结亲”本身,而是这个离经叛道的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杨过从此身败名裂,进而自暴自弃,恣意妄为,成为一个真正人人唾弃的武林败类。后面证实郭靖真正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那么“娶师父”本身也就是小节了。事实也是那是个北虏横行肆虐,随时可能“亡天下”的存亡之秋,与民族大义比起来,杨过龙女这点破事还真就是小节。没谁真正在乎。
                            这好比如今的家长,对于早恋的态度。早恋往往与成绩下降,早孕和堕落,甚至吸毒滥交这些负面的东西挂钩。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十多岁的孩子们确实很难掌控自己的内心。因此家长们对于孩子们的早恋,第一时间都是严加禁止甚至深恶痛绝的。
                            但是如果你能证明你与恋人的恋情并没有那些负面的东西,反而会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呢?那你爸妈大概并不很介意早早订下一个儿媳妇——女方父亲可能抵触更大一些,但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了。
                            杨过行为当然比“早恋”还严重很多,因此郭靖的反应也理激烈很多。但说到底就是担心连锁反应而不是事件本身。因此只要杨过彻杜绝了堕落的迹象,郭靖也就懒得多管。(另外说一句,其实郭靖当初的担心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所谓“杨过一点也没堕落”压根就是郭靖单方面接收到的假象,杨龙二人二次回襄阳的真正目的是帮忽必烈取郭靖人头的。十几年后杨过回想起自己的种种行为都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不得不说当初郭靖的担心实际上是很有必要的了)
                            说这么多,倒不是仅仅为郭靖开脱。而是想说这样一个事实:杨过要反抗的,绝对不止是“理教大防”这么肤浅的东西。这玩意实际上所有人都没把它太当回事。
                            杨过真正反抗的,其实是“郭伯伯”这个存在的本身。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02 12:38
                            回复
                              2025-08-24 03:44: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杨过要在对郭靖的对抗中才能升华,这首先是作品张力的需要。
                              按照传统,武侠小说都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类型的多。比如梁羽生,从张丹枫开始一串串下来,两百多年的光景,徒子徒孙哪个都当了回主角。热闹是热闹了,效果如何呢?
                              洋洋洒洒几十部,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过一个张丹枫一个金世遗,两人而已。
                              当然,不是说梁老的作品不够优秀,而是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种创作模式其实是很容易走进死胡同的。张丹枫门下都难以摆脱张丹枫的阴影。金世遗之所以成功,也是这个角色走了条“叛逆”的路线,从非主流的途径登的顶。
                              如果杨过也按这个路子走下来,难免也会遇到这个问题:走不出郭靖都阴影。实际上《神雕》里耶律齐就是这样出现的————金庸并不是不知道这个路线的存在,只是不想用而已。
                              所以,杨过一定不能走郭靖的路。
                              既然“对抗”已经成了这本书的原始逻辑,那基于这个逻辑的各种设定也就顺理成章了:话赶话事赶事,男的女的都不会好好说话,一言不合不是拔剑剁手就是跳崖出走。
                              除了上帝视角下的“对抗合理性”,杨过作为主人公,他所处的主观客观环境也决定了他必须与郭伯伯对抗才能有出路:他与郭伯伯性格不同,他想当快意恩仇的大豪侠,郭伯伯只会教他温良恭俭让;他的梦想与郭伯母给他拟订都人生路线不同,他想当武功盖世的大豪侠,郭伯母想让他学好经史子集将来当个儒生。最后,他与他那个本该白头偕老的娃娃亲未婚妻的性子又太过雷同,他们都是老指望别人能主动顺着自己哄着自己。。。
                              完事还得加上时刻准备挑事的搅屎棍大小武,这日子实在没法过。
                              于是,反抗,决裂,离开桃花岛,离开郭家,就成了客观上杨过要完成绝处逢生长成一代大侠这个艰巨使命的首要任务。
                              从这个角度看,前期一切的违和与不合理,都不过是为杨过能独立走上一条登顶之路的必要铺垫而已。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02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