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吧 关注:51,715贴子:368,312
  • 28回复贴,共1

安北都护府好像是外蒙没有驻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北的驻军都在内蒙。
《旧唐书》今举天宝十一载地理。唐土东至安东府,西至安西府,南至日南郡,北至单于 府。南北如前汉之盛,东则不及,西则过之
也就是说唐朝人认为自己最北到内外蒙的交界


IP属地:安徽1楼2024-02-01 18:01回复
    不如蕃的西道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1 18:49
    回复
      2025-08-26 02:0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你自己都说是天宝十一载了,天宝年瀚海/安北都没了多少年了?唐人不认为漠北是版图不是理所当然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06 21:54
      收起回复
        天宝后期在花门山堡和碛口一线。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07 21:05
        回复
          他跑的那边驻军干啥?吃饱了撑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8 06:45
          回复
            (东 5 ) 可汗,以及儿子们继为可汗。但是,弟弟不肖其兄长,儿子不肖其父辈。因此,昏聩的可汗登位,无能的可汗登位。他们的梅录们也昏聩无能。
            (东 6 ) 由于伯克及普通民众互相不睦,以及汉人的诡谲奸诈,由于他们狡猾地制造了弟兄们之间的分裂,导致了伯克和大众的相互纷争,突厥人遂使他们先前建立的国家走向毁灭,
            (东 7 ) 使他们先前拥戴的可汗趋于垮台。原来的老爷成了汉人的奴仆,原来的太太成了汉人的婢女。突厥的伯克们放弃了其突厥官衔。在汉人那里的伯克们拥有了汉人的官衔,并听从于汉人可汗,
            (东 8 ) 为他服务五十年之久。为了汉人的利益,他们向东,即日出之处,一直征战到莫利可汗之地;向西则远抵铁门。为了汉人可汗的利益,他们征服了许多国家。然后,突厥的普通民众
            (东 9 ) 如此清楚地说道:“我们曾是一个拥有独立国家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国家在哪里?我们是在为谁的利益征服这些地方?”“我们曾是一个拥有自己可汗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可汗在哪里?我们现在在为哪个可汗效劳?” 他们这样交谈以后,就又成为汉人可汗的敌人。
            解释:为汉人向西打到铁门关,是虚指。其实唐朝虽然获得铁门关以西大批国家的投降,但在唐朝统治突厥的五十年内,没有大规模出兵铁门关的事迹。倒是在默啜时代,依然效忠唐朝的西突厥人在阿史那献率领下曾经抵达铁门关。
            (东 10) 但是,在与他为敌之后,他们未能将自己很好地组织起来,因此再度屈服。汉人根本没有考虑突厥人曾?为之效力甚多,却说道:“我们将杀死突厥人,令其绝种。”突厥人遂有被歼之虞。然而,突厥的上界天神与下界神圣土、
            然后,毗伽可汗开始叙述突厥的前几次复国运动,都失败了。
            使他们先前拥戴的可汗趋于垮台。原来的老爷成了汉人的奴仆,原来的太太成了汉人的婢女。突厥的伯克们放弃了其突厥官衔。在汉人那里的伯克们拥有了汉人的官衔,并听从于汉人可汗,
            (东 8 ) 为他服务五十年之久。为了汉人的利益,他们向东,即日出之处,一直征战到莫利可汗之地;向西则远抵铁门。为了汉人可汗的利益,他们征服了许多国家。
            突厥的普通民众如此清楚地说道:“我们曾是一个拥有独立国家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国家在哪里?我们是在为谁的利益征服这些地方?”“我们曾是一个拥有自己可汗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可汗在哪里?我们现在在为哪个可汗效劳?”
            碑文记述后突厥汗国创立者毗伽可汗与其弟阙特勤的事迹。阙特勤碑是突厥与唐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存于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的和硕柴达木湖畔。


            IP属地:安徽7楼2024-03-25 12:48
            收起回复
              碑正面及左右侧刻突厥文,背面为中国唐代玄宗皇帝亲书的汉文,汉文内容为唐玄宗悼念已故突厥可汗阙特勤的悼文。史载毗伽可汗在位期间,与唐修好,尊唐玄宗为父亲。唐玄宗也遵已故的突厥可汗阙特勤为儿子。突厥与唐有大规模互市贸易。
              突厥文碑文则还提到了“唐人多狡诈,不可轻信”的说法。这一点,无疑是突厥人对唐朝政治和文化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警戒。在碑文的最后部分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碑文以一句“唐与突厥,水火不容,但愿长存和平”作为结尾。这句话虽然表面上看似是对和平的祝愿,但实际上却暗藏着突厥人对未来可能的冲突和战争的深刻忧虑。


              IP属地:安徽8楼2024-03-25 12:56
              回复
                (唐太宗)使他们先前拥戴的可汗趋于垮台。原来的老爷成了汉人的奴仆,原来的太太成了汉人的婢女。突厥的伯克们放弃了其突厥官衔。在汉人那里的伯克们拥有了汉人的官衔,并听从于汉人可汗,
                为他服务五十年之久。为了汉人的利益,他们向东,即日出之处,一直征战到莫利可汗之地;向西则远抵铁门。为了汉人可汗的利益,他们征服了许多国家。
                突厥的普通民众如此清楚地说道:“我们曾是一个拥有独立国家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国家在哪里?我们是在为谁的利益征服这些地方?”“我们曾是一个拥有自己可汗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可汗在哪里?我们现在在为哪个可汗效劳?”
                后突厥可汗承认唐太宗灭突厥之前曾是一个拥有独立国家的民族,但如今我们自己的国家和可汗不在了。所以唐太宗之后唐朝统治突厥50年。
                646-686共40,50不知道是不是把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臣服算进去十年


                IP属地:安徽9楼2024-03-25 13:28
                回复
                  2025-08-26 02:03: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出自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4517262
                  唐有漠北没问题了,无非是控制力强还是弱,需要分时期。等有空在


                  IP属地:安徽10楼2024-03-25 13:29
                  回复
                    不学无术真可怕,真当漠北没有雨水充沛能屯田的地方啊?自己看今天蒙古国降水图,而且唐代还是著名的温暖期,降水只会比今天更加充沛,当时洛阳地区都在800mm降水范围内。


                    IP属地:上海12楼2024-03-28 08:50
                    收起回复
                      别人不是给你发了驻军和县城的记录吗?你自己删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4-21 16:40
                      收起回复
                        长城运粮都这么艰难 你是想几千里外蒙运粮还是在外蒙种粮食啊


                        IP属地:江苏15楼2024-06-05 1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