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试图考据过,但是考着考着基本就放弃了。一些细节到头来证实不了,另一些则各种资料相互矛盾。
倒也不重要,本来就不是真的。
肉士美这套,怎么说呢,是一会精致一会抽象的状态下反复横跳。
它有些部位意外的还不错,比如炮塔和舰桥,开模都干净利落,尤其是这个违章建筑一样的舰桥,不仅锐度足够,一点也不肉,摞了这么多层居然还没有很大的组合度问题。but,它有的部位那还是一如既往的抽~象。比如这个船体的组合度emmmmm,和甲板的匹配那是相当勉强,又是切又是磨又是灌补土,反复裱糊才装了起来。细节的选择也是颇有点莫名其妙,舰桥平台上的观测和火控装置大体都空着,连意思意思都省了,倒是没忘了在建筑物侧面浮雕个救生圈哈(额,还不如没有呢,至少省的铲平)。
鹰翔这个“金牌”改,和板件相比也是棋逢对手。考证问题就先不说了,给的细节本身就、看着挺多其实专用pe的环节基本都被原厂改覆盖了,多出来的主要就是一些贴皮。这是到手以后才发现的。考虑这个并不怎么低廉的售价,早知道如此就原厂DX版得了。
当然这个贴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好说就没有意义。倒是给了全套的树脂小船,但是和自家的pe组合度稀松拉胯,9m划艇的坐凳死活塞不进树脂本体里,一个一个剪一个一个削。
最大的问题,是金属后桅,底部居然是直接粘在金属平台的上表面的,真就连个穿孔都不设计是吧,全靠胶水糊在上边……后期拉线真怕它一不小心,嘎巴,掉来来了。
当然,也不能说一无是处,平心而论小玩意给的还是足的,比如甲板上的各种舱门、加注口,炮塔上的天幕支架,金属络车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