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玩币30年,绝大多数币和钞只有1枚,凑一册,没事稀罕八叉,把玩把玩。以往遇到新币发行,发行少了就多约点,见利就走,以玩养玩,总体来说小赚,还有结余买乐高。
1月8日小龙钞还躺在银行的保险柜里,我就跟风而浅显的预测了一下走势。当然能考虑到的因素与个人认知相叠加,给出的价格是溢价至2.5-3.5倍,也就是50-70元,一年后36-40。因为纪念币对广大群众来说还过于小众,即便是很多人预约也不外乎是为了留着升值。但这东西就是一新鲜货,破铜烂铁、废纸一张,约了也没什么经济压力,又很难升值,只能对人民币流通起一些作用。因此奄奄一息的邮币卡市场,就只剩下纪念币苟延残喘。加之这几年没什么好题材,发行量又猫一次狗一次,要不然就是搞出来一套分几年发行,所以也没什么太好的炒点。平淡淡,无心恋战,软软趴趴,烂了又烂。
麦克阿瑟曾说过:每一不平凡,都有一个平凡的开始。2024年1月3日,黑龙江哈尔滨。小龙钞的预约时间悄然而至。预约前几个小时,一切都平常无奇,几个朋友还在微信里相互嘱咐定好闹铃,余下里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晚上九点半,我打开电脑(这里的关键词是:电脑),和往常一样做好准备。当22:00的秒针跳入到新的时钟轮回那一刻,我进入到了农行预约画面虽然有些小卡顿,但所有环节都正常,很快,我完成了龙币的预约——两枚。对,是两枚,我的目标是小龙钞。等待下一预约时段,着实很无聊,我一遍一遍的刷新着本地银行的存量,变化的很缓慢,这是没人要吗?吃点水果,喝口水,闲了半天。滑开手机,看看微信,朋友的抱怨跳了出来:卡死,进不去!我回话:不可能啊,一切顺利。朋友闻听,一篇子的人名和身份证发了过来。由于耽误的时间太久,只给朋友约了一卷。
22:30,这回不一样了,刚进去就卡住,电脑页面一动不动,像胶粘上了一样,问朋友,手机端也动不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心想怕是这次没戏了。22:38,页面开始松动,不断有小卡顿,我开始成功预约了第一个身份证,微信里的吐槽小方阵噼里啪啦响个没完。约完第5个,便帮朋友约了1个再回头余量清0了。看微信,几个朋友手机预约的在农行都没约到。我猜想,如果不是手机卡,至多约2个证。
手机预约不顺利,是这些年从未有过的,我习惯用电脑预约,才捡了这次的便宜。线下兑换那天,很多学生约到的币钞1证1000直接卖出,有位大哥约了2刀钞4000出了1刀,留1刀,在排队的队伍里跟前后左右素不相识的人,谈论着对小龙钞的看法,他说了不下5遍我剩的这刀是纯赚的,想想他那时振振有词的自信劲儿,真是好笑。
子曾经曰过:事出反常“币”有妖。接下来一波又一波涨停,真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看衰者大有人在,急出者前仆后继,可不论怎样这张塑料彩纸却一路腾云驾雾,一副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样子,刷新着列为看官的认知和底线。每天都感觉昨天的价格更合理,每天都犹犹豫豫是不是跟着跳进去。那么,这妖到底从何而来,又向哪里而去呢?其实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或者说必然是众多偶然的堆积产物。相对于纪念币来说,纪念钞具有独特性——编号,所以玩法多,炒点也多。其实是发行量,1亿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与千禧龙钞总额10亿相比较,小龙钞20亿还真不算多,一个是24年前的10亿,一个是现在的20亿,2000年的经济什么样?现在....也不错。第三是小龙钞拥有者比较集中,便于收购。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股市现状,楼市现状,彩票现状,银行利率现状,实体经济现状等等。我是胡乱分析了这些因素,才预测50-70这个价格,当然这个价格已经作古。
圣祖训: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炒起小龙钞。炒,需要更多的人,和更多的钱,只有不松懈,会都赚钱。我们来打个比方,一只股票,原始股20元,发行1亿股,永不扩股。开盘直接35元,有一些小散中签后直接套现,一些中大投资者开始不断回购,于是股价一路飙升。随着价格的升高,投资者购入的价格也不断水涨船高,投资成本和均价也就不断提升,利润率就越来越低,这里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股票存量越来越少。当投资达到一个瓶颈,这款股票就会催生出另外一个功能,即等价物。你可以用这款股票在资本市场或民间做交换,此时这款股票 便开始走下坡路。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如果这款股票被赋予了难以启齿的功能,那就难说了。总体来说,小龙钞成本是35元,最高点加35除以2的得数,或许是日后回落的价格。高点,上不封顶,一切皆有肯能。
写完这些字,我首先发给了我的小学体育老师,他说你可以发出来,但不要泄露我们的师生关系。我说,您对我的深远影响一直都没齿难忘,为了教我们数学,您特级教师都没评上。体育老师说,进电梯了,信号不好,不说了。然后就没然后了。体育老师兢兢业业扎根在西部贫困山区的大山里,一辈子都没离开过。
1月8日小龙钞还躺在银行的保险柜里,我就跟风而浅显的预测了一下走势。当然能考虑到的因素与个人认知相叠加,给出的价格是溢价至2.5-3.5倍,也就是50-70元,一年后36-40。因为纪念币对广大群众来说还过于小众,即便是很多人预约也不外乎是为了留着升值。但这东西就是一新鲜货,破铜烂铁、废纸一张,约了也没什么经济压力,又很难升值,只能对人民币流通起一些作用。因此奄奄一息的邮币卡市场,就只剩下纪念币苟延残喘。加之这几年没什么好题材,发行量又猫一次狗一次,要不然就是搞出来一套分几年发行,所以也没什么太好的炒点。平淡淡,无心恋战,软软趴趴,烂了又烂。
麦克阿瑟曾说过:每一不平凡,都有一个平凡的开始。2024年1月3日,黑龙江哈尔滨。小龙钞的预约时间悄然而至。预约前几个小时,一切都平常无奇,几个朋友还在微信里相互嘱咐定好闹铃,余下里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晚上九点半,我打开电脑(这里的关键词是:电脑),和往常一样做好准备。当22:00的秒针跳入到新的时钟轮回那一刻,我进入到了农行预约画面虽然有些小卡顿,但所有环节都正常,很快,我完成了龙币的预约——两枚。对,是两枚,我的目标是小龙钞。等待下一预约时段,着实很无聊,我一遍一遍的刷新着本地银行的存量,变化的很缓慢,这是没人要吗?吃点水果,喝口水,闲了半天。滑开手机,看看微信,朋友的抱怨跳了出来:卡死,进不去!我回话:不可能啊,一切顺利。朋友闻听,一篇子的人名和身份证发了过来。由于耽误的时间太久,只给朋友约了一卷。
22:30,这回不一样了,刚进去就卡住,电脑页面一动不动,像胶粘上了一样,问朋友,手机端也动不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心想怕是这次没戏了。22:38,页面开始松动,不断有小卡顿,我开始成功预约了第一个身份证,微信里的吐槽小方阵噼里啪啦响个没完。约完第5个,便帮朋友约了1个再回头余量清0了。看微信,几个朋友手机预约的在农行都没约到。我猜想,如果不是手机卡,至多约2个证。
手机预约不顺利,是这些年从未有过的,我习惯用电脑预约,才捡了这次的便宜。线下兑换那天,很多学生约到的币钞1证1000直接卖出,有位大哥约了2刀钞4000出了1刀,留1刀,在排队的队伍里跟前后左右素不相识的人,谈论着对小龙钞的看法,他说了不下5遍我剩的这刀是纯赚的,想想他那时振振有词的自信劲儿,真是好笑。
子曾经曰过:事出反常“币”有妖。接下来一波又一波涨停,真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看衰者大有人在,急出者前仆后继,可不论怎样这张塑料彩纸却一路腾云驾雾,一副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样子,刷新着列为看官的认知和底线。每天都感觉昨天的价格更合理,每天都犹犹豫豫是不是跟着跳进去。那么,这妖到底从何而来,又向哪里而去呢?其实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或者说必然是众多偶然的堆积产物。相对于纪念币来说,纪念钞具有独特性——编号,所以玩法多,炒点也多。其实是发行量,1亿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与千禧龙钞总额10亿相比较,小龙钞20亿还真不算多,一个是24年前的10亿,一个是现在的20亿,2000年的经济什么样?现在....也不错。第三是小龙钞拥有者比较集中,便于收购。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股市现状,楼市现状,彩票现状,银行利率现状,实体经济现状等等。我是胡乱分析了这些因素,才预测50-70这个价格,当然这个价格已经作古。
圣祖训: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炒起小龙钞。炒,需要更多的人,和更多的钱,只有不松懈,会都赚钱。我们来打个比方,一只股票,原始股20元,发行1亿股,永不扩股。开盘直接35元,有一些小散中签后直接套现,一些中大投资者开始不断回购,于是股价一路飙升。随着价格的升高,投资者购入的价格也不断水涨船高,投资成本和均价也就不断提升,利润率就越来越低,这里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股票存量越来越少。当投资达到一个瓶颈,这款股票就会催生出另外一个功能,即等价物。你可以用这款股票在资本市场或民间做交换,此时这款股票 便开始走下坡路。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如果这款股票被赋予了难以启齿的功能,那就难说了。总体来说,小龙钞成本是35元,最高点加35除以2的得数,或许是日后回落的价格。高点,上不封顶,一切皆有肯能。
写完这些字,我首先发给了我的小学体育老师,他说你可以发出来,但不要泄露我们的师生关系。我说,您对我的深远影响一直都没齿难忘,为了教我们数学,您特级教师都没评上。体育老师说,进电梯了,信号不好,不说了。然后就没然后了。体育老师兢兢业业扎根在西部贫困山区的大山里,一辈子都没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