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骑行想法。以及1月12到1月14号,3天骑行310到家,最后结尾。告别。(之前帖子信息,若是有骑行大佬建议。我没有选择回复,只能抱歉了,但也感谢评论。字有点多,下面另发一段,图片里面是手表记的距离。从开始,到找到住宿,才关闭计时,会有些偏差,不过总距离310公里,是没多大差别。没想到4个帖子下来都这么多字,不过语言表述不行。)
第三天:今天9点50出发,下午3点10到家今天早上7点多,起来洗漱,整理被子,收拾好垃圾,然后把第二天感受写完,9点15去退酒店,(第一次知道,支付宝支付押金,退酒店,会原路返回。)。检查下自行车,然后开始骑行,到9点40,开始吃早餐,一碗9元瘦肉米粉,第一次见这么多肉,有点惊讶。味道还不错。吃完后9点50,出发,骑行到中午12点10,看着对面有几个饭店,打开手机,又看了下前面路线,发现没饭店,终于还是决定到对面吃饭,选择了我第一眼看到的饭店,进去倒是有不少人在那里,差不多都是,工地上的人,看外貌,衣着推断,这里是快餐,在我付款的时候,我也能够确定了,再店家问我吃什么,我说来个辣椒炒肉。算是一道经典家常菜。然后我就拿了一个杯子,装上开水,慢慢喝了起来。等了会,菜到了,去拿碗,碗到挺大的,装满饭后,开始吃了起来,肉和辣椒都挺多的,辣椒也是微甜的。不过米饭还是有点硬,吃的过程也是感觉干燥,喝了些水。吃完付款15元,确实有时候吃面,或者其他带汤的食物好些。不过吃饭,也算满足最先想到的,也算是骑行3天来,第一次中午吃饭。有点饱,多坐了会,
在下午1点出发,选择了一条小路,不需要经过城市路段,少了10公里路程,走乡镇。在最后5公里时候,也是骑行上坡,连上4个坡,第二个坡,挂低档慢慢踩,然后站起来踩。都感觉没力气了。上去后,骑行几米,都看不到下面的路了,本来以为到下坡了,没想到是一个小坡,然后转弯,又是坡,差不多有个7,8百米长度,然后就是下坡,坡度大,而且多急弯。刚下坡就是转弯,弄得我直接减速。坡度也比较大,几乎全程按着刹车。偶尔一松,速度都到了36,37了。这还是我以2-5档位。有个1公里多距离。最后又是一段斜坡,看着下方场景,不远处河水,地面,我知道快到家了。骑行看着周围,却又和记忆中模样有了些差别。多了些设施。建筑物。隔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有些改变,也正常。我又何尝没有改变呢。尽管外貌,体型,说话声音,行为习惯没什么变化,但思考,想法,却在慢慢改变,至少这次选择骑行自行车回家,而不是乘坐高铁。
走路的时候,觉得几公里都很远,走个5公里以上,都会觉得脚痛。而去跑步,却会选择5公里以上距离。会觉得自己认为走路远的距离,不屑。走路要一个小时,跑步半小时就能完成。在骑行的时候,感叹着跑步只能到10来公里,就不打算继续了。配速时间也久。跑步1小时的距离,骑行也半小时左右。而乘坐高铁,望着窗外景色,一晃而过。那样的虚幻。却是骑行几天换来的。世界的改变,科技,速度的提升,总是比想象的快。说来就以目前我来说,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的了解,仍然还有一段长的旅途。不管走路,跑步,骑行,都有着属于那个时间段的精彩,与平凡。在没有一次骑行过50公里的距离,却选择了310公里骑回家,或许当时并不觉得什么。换算速度,还在想着20km/h。2天到家,一天骑个180公里,下午5点多找住宿。却忽略了很多客观因素,自己体力,吃饭休息,路线。心情状态。追求快,恰好是柔弱的表现。而经过这几天,才慢慢意识到,才知道,应该以适合自己的,在保持一定速度,以舒适的骑行,不再看配速,和看时间。
坚持骑行完,累了就休息会,今天不想骑了,就找个暂住地方,养好状态,再出发。针对自身情况,不要为一时快,而导致后面的疲惫,在家里,坐在板凳上,喝着水,烤着火。没有寒冷的感觉,骑行的结束,虽然空闲了,今天没有骑行,休整几天,开始想想,接下来怎样规划,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却不知道在那些年,重复上演多少次。我并未找到,知道想要做的事情。这也导致,我并非说的上喜欢骑行,哪怕是跑步,我也很难说,一种莫名的感觉,只是在学校时光每天会想起,还有跑步。不跑这一天又少了什么。都是消磨时间。能够有与之同行者,二三知己,便是很好了。而不能。一个人,也要踏上旅途。路虽远,行则将至。昨天写了一半,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就没写了,今天晚上把最后一部分写完,或许有些表述不好,像自言自语,见谅!不过也没了,虽然又想到了些话,但还是选择不说了。到这里算是这次骑行的结束,以及想法的总结。,寒假会去跑步,骑行。更多还是沉浸,让自己心静下来,好好想想,该怎么做,培养点兴趣爱好,为自己赋能。就这样!撤了,或许以后会再来的,后会有期!(又11点半了)


第三天:今天9点50出发,下午3点10到家今天早上7点多,起来洗漱,整理被子,收拾好垃圾,然后把第二天感受写完,9点15去退酒店,(第一次知道,支付宝支付押金,退酒店,会原路返回。)。检查下自行车,然后开始骑行,到9点40,开始吃早餐,一碗9元瘦肉米粉,第一次见这么多肉,有点惊讶。味道还不错。吃完后9点50,出发,骑行到中午12点10,看着对面有几个饭店,打开手机,又看了下前面路线,发现没饭店,终于还是决定到对面吃饭,选择了我第一眼看到的饭店,进去倒是有不少人在那里,差不多都是,工地上的人,看外貌,衣着推断,这里是快餐,在我付款的时候,我也能够确定了,再店家问我吃什么,我说来个辣椒炒肉。算是一道经典家常菜。然后我就拿了一个杯子,装上开水,慢慢喝了起来。等了会,菜到了,去拿碗,碗到挺大的,装满饭后,开始吃了起来,肉和辣椒都挺多的,辣椒也是微甜的。不过米饭还是有点硬,吃的过程也是感觉干燥,喝了些水。吃完付款15元,确实有时候吃面,或者其他带汤的食物好些。不过吃饭,也算满足最先想到的,也算是骑行3天来,第一次中午吃饭。有点饱,多坐了会,
在下午1点出发,选择了一条小路,不需要经过城市路段,少了10公里路程,走乡镇。在最后5公里时候,也是骑行上坡,连上4个坡,第二个坡,挂低档慢慢踩,然后站起来踩。都感觉没力气了。上去后,骑行几米,都看不到下面的路了,本来以为到下坡了,没想到是一个小坡,然后转弯,又是坡,差不多有个7,8百米长度,然后就是下坡,坡度大,而且多急弯。刚下坡就是转弯,弄得我直接减速。坡度也比较大,几乎全程按着刹车。偶尔一松,速度都到了36,37了。这还是我以2-5档位。有个1公里多距离。最后又是一段斜坡,看着下方场景,不远处河水,地面,我知道快到家了。骑行看着周围,却又和记忆中模样有了些差别。多了些设施。建筑物。隔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有些改变,也正常。我又何尝没有改变呢。尽管外貌,体型,说话声音,行为习惯没什么变化,但思考,想法,却在慢慢改变,至少这次选择骑行自行车回家,而不是乘坐高铁。
走路的时候,觉得几公里都很远,走个5公里以上,都会觉得脚痛。而去跑步,却会选择5公里以上距离。会觉得自己认为走路远的距离,不屑。走路要一个小时,跑步半小时就能完成。在骑行的时候,感叹着跑步只能到10来公里,就不打算继续了。配速时间也久。跑步1小时的距离,骑行也半小时左右。而乘坐高铁,望着窗外景色,一晃而过。那样的虚幻。却是骑行几天换来的。世界的改变,科技,速度的提升,总是比想象的快。说来就以目前我来说,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的了解,仍然还有一段长的旅途。不管走路,跑步,骑行,都有着属于那个时间段的精彩,与平凡。在没有一次骑行过50公里的距离,却选择了310公里骑回家,或许当时并不觉得什么。换算速度,还在想着20km/h。2天到家,一天骑个180公里,下午5点多找住宿。却忽略了很多客观因素,自己体力,吃饭休息,路线。心情状态。追求快,恰好是柔弱的表现。而经过这几天,才慢慢意识到,才知道,应该以适合自己的,在保持一定速度,以舒适的骑行,不再看配速,和看时间。
坚持骑行完,累了就休息会,今天不想骑了,就找个暂住地方,养好状态,再出发。针对自身情况,不要为一时快,而导致后面的疲惫,在家里,坐在板凳上,喝着水,烤着火。没有寒冷的感觉,骑行的结束,虽然空闲了,今天没有骑行,休整几天,开始想想,接下来怎样规划,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却不知道在那些年,重复上演多少次。我并未找到,知道想要做的事情。这也导致,我并非说的上喜欢骑行,哪怕是跑步,我也很难说,一种莫名的感觉,只是在学校时光每天会想起,还有跑步。不跑这一天又少了什么。都是消磨时间。能够有与之同行者,二三知己,便是很好了。而不能。一个人,也要踏上旅途。路虽远,行则将至。昨天写了一半,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就没写了,今天晚上把最后一部分写完,或许有些表述不好,像自言自语,见谅!不过也没了,虽然又想到了些话,但还是选择不说了。到这里算是这次骑行的结束,以及想法的总结。,寒假会去跑步,骑行。更多还是沉浸,让自己心静下来,好好想想,该怎么做,培养点兴趣爱好,为自己赋能。就这样!撤了,或许以后会再来的,后会有期!(又11点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