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争锋吧 关注:58,887贴子:2,057,297
  • 73回复贴,共1

秦玉和周崇举为什么结婚?溟沧和玉霄不一直关系不好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也没啥感情,联姻也没必要,不是仇家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03 21:54回复
    周崇举和秦玉结婚的时候,溟沧是秦清纲在位,他当掌门的时候和玉霄的关系好像不差,还借了玉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03 22:45
    收起回复
      2025-11-11 15:47: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两点可能。第一,当初五代北伐借取了玉崖,总要改善一下双方的关系,那时候秦玉和周崇举都没有出生。可能当初的条件之一就是玉霄下代掌门和秦青纲后代结成道侣。第二,作者第三卷开始改大纲设定,当初前几卷也没有写玉霄和溟仓关系不好。真正写两派关系不好,其实是张衍洞天后和秦墨白的对话里提到的。即便是十六派斗剑,玉霄代表对霍轩他们也是客客气气,除了张衍外,那时候两派代表并没有什么矛盾存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03 22:47
      收起回复
        秦清纲为破妖部向玉霄借玉崖定住北冥使其不坏,掌门之女秦玉和玉霄准下代掌门周崇举联姻这是必然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03 22:49
        收起回复
          玉霄会同意联姻,关系到玉霄祖师耀汉谋划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03 22:52
          回复
            对当时俩家都有好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03 23:07
            回复
              我也应该就是就是为了借玉崖改善关系的一种方式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03 23:45
              回复
                那是上一代掌门秦清纲时候的事,后来秦墨白可能察觉到玉霄图谋,又想发动人劫,两派才渐行渐远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1-04 03:08
                回复
                  2025-11-11 15:41: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周是当时道基被坏,逃到溟沧避祸的。
                  书里没提到周和无名老道什么时候接触的,个人推测是接触了无名老道,周才下决心逃去的溟沧。
                  玉霄为了面子上好看,说周是去溟沧精研丹术。不过这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玉霄嫡脉太子,百岁多点就成婴的天才,理应接任下任玉崖之主的人,怎么可能会因为联姻跑去外面不回来。要联姻也是溟沧送秦玉过来才对啊。
                  根据年表简单推算一下,结为道侣时,秦玉和周的年龄差距大约是400岁以上。秦玉应该元三,在谋求洞天之位了。正好中法中有一途是借用一脉飞升真人遗蜕中的精气,配合珍贵丹药破入上境。这办法玉霄应该是很熟悉的,但溟沧历史上最多也就陈家会走这一途,师徒一脉没啥经验。
                  当时距离秦清罡飞升已经不远,周又是丹师,所以推测秦玉用结为道侣,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溟沧的条件,跟周做了交换。周负责炼制必须的丹药,秦玉自己去借父亲遗蜕,借以破入洞天。


                  IP属地:山东9楼2024-01-04 07:12
                  收起回复
                    秦玉应该是她父亲还没飞升的时候就定下来了。况且两人还是做过一段道侣的,就周自己讲是受不了秦玉的女强人作风才分毕竟是大派掌门亲女儿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1-04 08:45
                    收起回复
                      周崇举就该设定成洞天之后被打落境界,但保留寿数才合理,否则怎么想怎么奇怪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1-04 12:21
                      收起回复
                        这都是太溟与耀汉这两位大德之争,太溟道法多一些,耀汉自然就落败。多说一句就是成也张衍败也张衍,一线定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1-04 15:41
                        收起回复
                          刺激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1-05 08:33
                          回复
                            你看看中国和日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1-16 08: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