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的,真是被气麻了,于是下定决心写篇小作文来吐槽吐槽,但本着客观的原则,还是去完整地看了原视频。本是想恶毒地攻击一通,但看完视频想了很多,最后却恢复理智,有所释然了。起因是在b站看到了一个国外声乐老师Rozette评价龚琳娜,洛天依《歌行四方》的视频。这位国外声乐老师处处透露出一种傲慢的态度,对虚拟歌手充满鄙夷。在她的眼里,龚琳娜一个真人歌手,与洛天依一个虚拟歌手同台表演,好像自降身份一般:真人歌手需要刻苦的练习,自我管理,时刻保持状态;而虚拟歌手似乎否定了这一切努力。但这一切论断,都建立在她对这个圈子完全不了解的基础上,真人歌手的努力是努力,难道虚拟歌手背后无数的创作者,作曲、作词、调校、混音……他们的心血就不是心血吗?为什么你的努力就要高人一等,仅仅因为你天赋异禀,拥有一副好嗓子,而他们只能借助虚拟歌手发声?整个视频我听到最多的一个单词就是“machine”,这个在我听来充满了侮辱与轻视的词汇,她显然认为人去喜欢“machine”是荒唐的。但虚拟歌手对创作者,对和我一样众多圈子里普通的倾听者而言,绝不是机械的“machine”。虚拟歌手本质是一种乐器,但又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乐器,她有形象,有一个绝大部分来源于粉丝的较为宽泛的人设,因此也具备了部分“人”的价值。于我们而言,她能带来的情绪价值与情感体验远超音乐本身所带来的。教主ilem圣经曾言“她将歌声分我一半,我将灵魂分她一半”,这句话真的很触动我,二者仿佛作家与其笔下人物一般,前者所思所想借由后者抒发,而后者因前者所赋予的灵魂而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难道对天生有灵魂的真人歌手付出情感就理所当然,对我们大家共同去赋予灵魂的虚拟歌手付出情感就匪夷所思?再往后看,我算是明白了,这位老师似乎是患有“恐ai症”一般,视ai如洪水猛兽,尽管虚拟歌手和ai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她担心有一天,虚拟歌手会取代真人歌手。对此我想说,我们这人气低迷,半死不活的小圈子,真不值得您这样的明星去杞人忧天,您专注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好自己,别来“锐评”虚拟歌手我就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