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信“86动画很好看,但小说后面就索然无味”,那可就亏大了。这本小说的野心不是在军事政治也不是在恋爱,而是在哲学上追求深度
— — — — — — — — — — — — — — — — —
辛蕾见面了,好像故事就告一段落,把创伤交给时间去愈合 他们就自然而然会幸福——但真的是这样吗?心理上受到过的创伤还未解决:辛还是无法独立生存,离开了蕾娜他仍然无法对未来抱有期待,离开了战斗他甚至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相见拯救了男主的孤独(1),但没拯救男主的无望。
相见确实是一颗强心剂,让支离破碎的辛8勉强凑出个人样,但是这仅仅是在悬崖边上拽住他的手,他的灵魂依然在深渊之上,只不过从即刻处斩变成了死缓。
“人是由地缘和血缘组成的生物”
女帝sama的这句话在很早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
把这句话解构,就得到了一个公式:
人格=人的来源+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人的自我认同
也就是经典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从哪里来”对应的三者
86被祖国践踏,被亲人抛弃,流落异乡也被看做异类,没有地方称得上他们的“来处”;战场上也不知道战友和自己谁先死谁后死,所以也没有稳定的社会关系
公式里三个必要元素只剩下一个,用仅剩的那一点自我认同的“骄傲”苦苦支撑的人格,
没错,86的骄傲本质上是维持他们人性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而一旦这道并不坚固的防线崩塌,信念消失,那么86的人格也将毁灭——要么变成除了战场一无所有的疯子,要么陷入无止境的自我怀疑直到忍受不了痛苦二自杀
所以哪怕逃离了白猪的奴役,86的悲剧性依然不减
86要摆脱悲剧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塑人格的基石,即来源、社会关系、自我认同,或者说血缘,地缘和信念
要重铸大厦,第一步就要拆旧楼
旧楼只剩下“骄傲”,那么最开始的一步 也是最残忍的一步,就是打碎这份旧的自我认同,最后的心理防线。
而这道最后防线,就在见证了西琳前仆后继的开路时被击溃了——他们自认为高贵的,不断战斗的骄傲和勇气,最终指向的是虚无主义的末路
——战斗到最后只会一无所有
甚至连人格,自我,所有能让人称之为人的东西都湮灭,沦为无情的战争机器——真正的“无人机”。
是蕾尔赫,也是齐利
是西琳,也是军团亡灵
很巧妙,读到第五卷我才恍然,第二卷齐利就已经为后续铺垫好了:
(失去女帝的)齐利是(失去蕾娜的)辛的末路;齐利是军团亡灵的代表*,辛是86的代表=>军团是86一种末路
而第五卷:
(失而复得维克的)蕾尔赫是(失而复得蕾娜的)辛的末路;蕾尔赫是西琳的代表,辛是86的代表=>西琳是86的另一种末路
当然,相似案例如果仅表达同一深度的意义那在写作上就是冗余,所以西琳比齐利将思想推到了更深的一步,将心里防线更彻底地击溃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西琳比军团更“像人”
她们是有着和人类相似的外貌,甚至能和人类进行交流对谈的死去战友亡灵。
“像人但不是人”带来的冲击比军团亡灵的噪音骚扰要大的多,除了恐怖谷效应外,更是让86们“借”西琳反思自身的契机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西琳在第五章正发挥了镜子的作用。
86的经验具有不可复刻性,他们是流浪在各国的“兵器”,他们没有过去,回忆被刻意遗忘,除了战斗,就没有未来。除了战斗 他们的心灵无处安放。他们像死了,但是却活着。
这一切,西琳都如此相似,西琳和86在镜子的两端
如此相似,然而西琳已经死了
如此相似,然而西琳是货真价实的战斗兵器
如此相似,然而西琳在毫无留念地一遍遍送死
从见到西琳起,86的自我认同就在被挑战
这种挑战在踏着西琳的尸体攻城那一刻达到顶峰
86的骄傲——动摇了
西琳的惨状敲响了警钟。他们的骄傲,错误的自我认知,指向的除了虚无的末路和死亡,别无它路
不过别担心,旧楼倒塌,才是重建的开始
我想这就是它最本质也最独特的魅力:以人文主义的细腻笔墨去书写如何脚踏实地地让悲剧的废土上重铸荣光的故事,它教你在绝望里抓住希望,在无望里发现美丽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帝视角里86的心理残缺从动漫第二季/小说第二卷非常明显,但是“身在局中不知局”的86感受不到,或者说,他们知道自己残缺,但是不以为意,就像少块肉也不是不能活一样———直到第五卷,这种认知才被推翻
个人认为直到这里的剧情设计,人物刻画各种方面都非常精彩,妙到我直拍大腿!!用西琳这个意象一举深化思想+刺激86,作为扭转86那种敢死队思想的第一步,精彩死了!!(超大声)
不然为什么蕾娜一直和辛灌输思想却始终没效果,因为这玩意不能只靠嘴皮子,要当事人自己去见证
(1)辛的孤独是另一篇短评写过,看情况放上来吧
*代表:这里指的是一种写作手法,个体是集体的缩影,具有典型性的个体可以代表集体



— — — — — — — — — — — — — — — — —
辛蕾见面了,好像故事就告一段落,把创伤交给时间去愈合 他们就自然而然会幸福——但真的是这样吗?心理上受到过的创伤还未解决:辛还是无法独立生存,离开了蕾娜他仍然无法对未来抱有期待,离开了战斗他甚至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相见拯救了男主的孤独(1),但没拯救男主的无望。
相见确实是一颗强心剂,让支离破碎的辛8勉强凑出个人样,但是这仅仅是在悬崖边上拽住他的手,他的灵魂依然在深渊之上,只不过从即刻处斩变成了死缓。
“人是由地缘和血缘组成的生物”
女帝sama的这句话在很早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
把这句话解构,就得到了一个公式:
人格=人的来源+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人的自我认同
也就是经典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从哪里来”对应的三者
86被祖国践踏,被亲人抛弃,流落异乡也被看做异类,没有地方称得上他们的“来处”;战场上也不知道战友和自己谁先死谁后死,所以也没有稳定的社会关系
公式里三个必要元素只剩下一个,用仅剩的那一点自我认同的“骄傲”苦苦支撑的人格,
没错,86的骄傲本质上是维持他们人性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而一旦这道并不坚固的防线崩塌,信念消失,那么86的人格也将毁灭——要么变成除了战场一无所有的疯子,要么陷入无止境的自我怀疑直到忍受不了痛苦二自杀
所以哪怕逃离了白猪的奴役,86的悲剧性依然不减
86要摆脱悲剧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塑人格的基石,即来源、社会关系、自我认同,或者说血缘,地缘和信念
要重铸大厦,第一步就要拆旧楼
旧楼只剩下“骄傲”,那么最开始的一步 也是最残忍的一步,就是打碎这份旧的自我认同,最后的心理防线。
而这道最后防线,就在见证了西琳前仆后继的开路时被击溃了——他们自认为高贵的,不断战斗的骄傲和勇气,最终指向的是虚无主义的末路
——战斗到最后只会一无所有
甚至连人格,自我,所有能让人称之为人的东西都湮灭,沦为无情的战争机器——真正的“无人机”。
是蕾尔赫,也是齐利
是西琳,也是军团亡灵
很巧妙,读到第五卷我才恍然,第二卷齐利就已经为后续铺垫好了:
(失去女帝的)齐利是(失去蕾娜的)辛的末路;齐利是军团亡灵的代表*,辛是86的代表=>军团是86一种末路
而第五卷:
(失而复得维克的)蕾尔赫是(失而复得蕾娜的)辛的末路;蕾尔赫是西琳的代表,辛是86的代表=>西琳是86的另一种末路
当然,相似案例如果仅表达同一深度的意义那在写作上就是冗余,所以西琳比齐利将思想推到了更深的一步,将心里防线更彻底地击溃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西琳比军团更“像人”
她们是有着和人类相似的外貌,甚至能和人类进行交流对谈的死去战友亡灵。
“像人但不是人”带来的冲击比军团亡灵的噪音骚扰要大的多,除了恐怖谷效应外,更是让86们“借”西琳反思自身的契机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西琳在第五章正发挥了镜子的作用。
86的经验具有不可复刻性,他们是流浪在各国的“兵器”,他们没有过去,回忆被刻意遗忘,除了战斗,就没有未来。除了战斗 他们的心灵无处安放。他们像死了,但是却活着。
这一切,西琳都如此相似,西琳和86在镜子的两端
如此相似,然而西琳已经死了
如此相似,然而西琳是货真价实的战斗兵器
如此相似,然而西琳在毫无留念地一遍遍送死
从见到西琳起,86的自我认同就在被挑战
这种挑战在踏着西琳的尸体攻城那一刻达到顶峰
86的骄傲——动摇了
西琳的惨状敲响了警钟。他们的骄傲,错误的自我认知,指向的除了虚无的末路和死亡,别无它路
不过别担心,旧楼倒塌,才是重建的开始
我想这就是它最本质也最独特的魅力:以人文主义的细腻笔墨去书写如何脚踏实地地让悲剧的废土上重铸荣光的故事,它教你在绝望里抓住希望,在无望里发现美丽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帝视角里86的心理残缺从动漫第二季/小说第二卷非常明显,但是“身在局中不知局”的86感受不到,或者说,他们知道自己残缺,但是不以为意,就像少块肉也不是不能活一样———直到第五卷,这种认知才被推翻
个人认为直到这里的剧情设计,人物刻画各种方面都非常精彩,妙到我直拍大腿!!用西琳这个意象一举深化思想+刺激86,作为扭转86那种敢死队思想的第一步,精彩死了!!(超大声)
不然为什么蕾娜一直和辛灌输思想却始终没效果,因为这玩意不能只靠嘴皮子,要当事人自己去见证
(1)辛的孤独是另一篇短评写过,看情况放上来吧
*代表:这里指的是一种写作手法,个体是集体的缩影,具有典型性的个体可以代表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