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吧 关注:1,097,645贴子:7,789,696
  • 18回复贴,共1

【转载231215】心理罪——河边的余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强大好评的影响中,看了河边的错误。
和广大给予好评的观众一样,根本没看懂。
然后就是一通百度。百度的原因只有一个,不想看原著。
对于余先生来说,电影的成功并不一定带来踏实的读者,先生要如何看待。这是一种集体的理性行为还是,还是返思想的时代原始动因,去,我都不知道自己说的这句是不是人话。
河边的错误是不是一部好作品?


IP属地:天津1楼2023-12-15 11:24回复
    从一个普通观众角度讲,电影本身,很难说好看。
    强调一下,是好看。即使评分多高,即使演员演技可圈可点,即使拍摄技巧精湛。
    如果一个人从娱乐的心态,或者侦探迷的角度去看这个电影,你说好看,有多少装的成份,自知。
    有个日剧,一个漫画家被编辑退稿,编辑这样说,现在的观众喜欢看有点阴暗的、晦涩的~~
    首先电影确实和文学一样,有纯文艺的,不一定要求观众能看懂。但是问题有二:
    一个是确实有的电影一样看不懂,但是很好看。比如姜文的电影。
    二个是观众有多需要那些揭露社会时代和苦难的作品。
    老外的名作新锐作品最爱搞揭露,这好啊,尤其是白佬,就该多反思,他们欠世界的债太多了。
    你向一个几十年前刚被屠戮迫害过族群去揭露人性和人类的荒诞?
    相像一下,一个生活优渥专业造诣高深的心理医生悲情的给一个被严重残害的创伤者讲述众生的苦难。除了证明医生的博学,于伤者何用?
    所以我一向反对国内的推理创作者受些日系的影响,写那种极度扭曲阴暗的推理作品,即影响了推理,也不讨喜。


    IP属地:天津2楼2023-12-15 11:52
    回复
      2025-08-03 05:19: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选错了标题,是原创。自己写的,不藏着。


      IP属地:天津3楼2023-12-15 12:32
      回复
        这部电影就是披着悬疑皮的文艺片,连推理都算不上。但是是近几年国内难得的好片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2-18 17:25
        回复
          最近几年所谓反思或时代隐痛的影视都很出彩。漫长的的季节,平原上的摩西,余先生的作品更隐晦,河边的错误,拍摄手法上和平原上的一片多共同点,平原上的摩西看似隐晦,但拍摄手法上接近记录片,河边有荒诞的风格。


          IP属地:天津5楼2023-12-19 10:37
          回复
            不说文艺了,一说文艺很多事说不清楚。至于用电影去影射对特殊个体的伤害之类的,多少都是受某些白佬那套自己就很乱的道理的影响。真说起特殊癖好,咱这从春秋有狗那年就有了,还玩的特高大上,真比这类文化他们都是弟弟。


            IP属地:天津6楼2023-12-19 18:15
            回复
              说回推理,既然电影是荒诞的扭曲为个体声张,那作为个体观众也去扭曲电影,凭自己的喜好给它一个错乱的解读。
              电影一开始,几个孩子在废楼里捉迷藏,电影语言从开篇就告诉观众这是一个错乱空间,四个孩子无声严肃进入不似玩闹,转角三个不见,最后一个穿着米国卡车司机工会装带着大壳帽,进入右侧房间,阳光明媚,最后一个房门,阴雨连绵的断层,至于作者有几层隐藏的意思,随他去,没工夫陪他玩游戏。楼下马警官在查案。这种错乱的时空和人物电影中反复出现,反复打乱现实和臆想。所以通篇那个情节是真实的,那个是想像的从一开始就不重要。
              如同解题一样,就假设一个情况是真实的,另一个不一定就是马哲意识错乱了,而是导演有意打乱了。否则,四个开篇孩子,是观众视角,马哲在这一刻还没入戏,马哲还没乱,是导演要观众乱。
              下面将通过编造一个更近乎逻辑的方式把电影重新编排一下:
              故事是这样展开的,14婆被杀死在河边,马哲开始侦办,在走访村民了解情况后一无所获。他开始扩大走访范围,按照自己的经验,正在拆除的老楼,有外来务工人员,他特地来了解情况。楼上一个孩子从断层的门后看到了楼下的马哲,这是他第2次上来玩,上一次还有三个小伙伴同来。但是今天已进入雨季,只有自己一个前来。
              开始回顾马哲刑侦的过程:
              14婆被杀死在河边,人趟在地上,血从颈部右侧流在地面上,实验时对比照片,刀口位于颈后偏右,向右上斜。而在马哲在影院回放照片是地,照片和现场情节是反的,血是从左侧流在地面上。
              影片中14死前有两个不同情节,一是放鸭子,一把柴刀,刀头向右上,14向左侧回头,镜头结束。马哲的梦境中先是14求虐,然后疯子出现从右侧劈下。如果刀的镜头是杀手视角,那么持刀手是左手。
              14向左回头,如果此时左手出刀,有两个问题,一是伤口应处于右侧,二是刀口照片应该从左向右斜下。而凶手没有必要面对一个老人还要绕到身后出刀。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凶手正处于14的右侧身后位置,14向左转身背向凶手,凶手左手挥刀,击中伤口符合对比照片。
              #疑点1:14为什么向左转身,她看到了什么,使他呆了那么一刻?
              诗人宏,他在河边干什么,当他看到凶手时,他的表情并不是恐惧,也不是惊讶,而是疑惑,是觉得对方古怪,他看到是疯子吗?疯子会让他觉得古怪吗?一个持刀大汉出现在面前,他不应该怕吗?。
              &疑点2:诗人看到是什么?
              +疑点3:疯子并不是左撇子,疯子虐14都是家中的,会在河边吗?打烂衣服是穷人家不能接受的。
              =疑点4: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目标?
              &疑点5:大波浪是独居的,既然怕被人知道,为什么不在自家体验,一定要去河边?他真是因为被公开了就自杀了吗?他在河边玩耍时就做好只要暴露就随时赴死的准备?
              &问题1:剧中谁是左撇子?
              小孩子他爹!在马哲询问孩子时,孩子的爹反复在后用手按小孩,在小孩追问马哲时,出手抓了孩子一把,用的都是左手。
              &问题2:14和宏真是疯子杀的吗?如果疯子是杀14凶手,如同马哲一样,有很多疑问,一是动机,即使他是个疯子。二是没有现场人证和物证。疯子确实杀了孩子,有人证,但他为什么换了手法和工具。杀诗人同样没有人证物证。
              &问题3:诗人宏去河边干什么,等疯子?谁去等一个疯子?等疯子干什么?一个正常人等一个完全不可控的疯子?
              &问题4:大波浪在河边干什么,他平常就娘里娘气的,他真怕暴露吗?在河边他如何打扮?在家照镜子不好吗?是他需要河边,还是河边有什么需要他。


              IP属地:天津7楼2023-12-19 19:29
              收起回复
                不管原著!
                导演可以搅乱观众 , 我们也可以片面的将一切不合理,强迫回归逻辑!
                下面不是推理。但是过程必须要能解释上面提出的全部疑问,回答全部问题。
                河边的错误,由大波浪而起。
                大波浪不仅是异装这么浅表,他需要有人认可他,甚至是体验女性的感情生活。所以他的异装不仅是带顶假发,还要在深秋穿上鲜艳的裙装化妆出行这是一种展示,他不是浅层的满足穿一下女装。他是为悦已者容。
                她在河边去见一个人,情人或者知己。一个中年男士,左撇子。
                他们的相会被一些人发现了。在河边幽会的诗人和女孩,在河边放鸭子的14和疯子,可能是听到什么传闻,来河边看新鲜的小孩。
                大波浪并不真的怕暴露,他本来就娘气他一个人生活,独立工作,没有家庭,甚至没有同事,但是他的情人不是。他暴露了,人生就完了。
                某些传闻让他害怕了,他决定要灭口,他认为14天天去河边,最有可能看到过他们,而疯子并不会说话,他找了一把全新的柴刀。为了成功,他和大波浪共谋。大波浪在14左侧叫她。14向左回身,她看到的是一个长小胡子的姑娘,这很奇怪,她呆住了。男人左另一侧动手了。
                而真正看到大波浪的是诗人的情人,她在录音告诉宏她有一个私密,那不是怀孕,女人怀孕对于情人不是秘密,肯定是第一时间要求上位的。她看到了大波浪甚至也看子男人。
                在14死后,宏想到了什么,他供出大波浪,但是马哲没有查出来。宏为了保护情人,主动请大波浪来,当他看到小胡子姑娘本能的觉得古怪,然后他承认是自己看到他们。于是被灭口。
                疯子确实杀了小孩,有证人。但是手法不同,用砖头,和用刀比,这完全是没有准备的,符合疯子的行为特点。
                疯子并不是疯,而是低智一些,但不是完全不能自理,他知道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谁给他吃喝他就呆在那。
                疯子不会说话,他甚至知道自己不会说话,甚至放弃了吼叫哼哼这样的发声。他可能是看到了凶手,但他低智,他可能当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他才明白14当时不是和他一样被虐打,而是被打死了。他把衣服泡在河里,压上石头,是在告诉马哲,凶手把当时的染血衣服包着石头扔河里了。他不知道那是证据,他只是觉得没见过有人这样做过。他想告诉马哲,这个把衣服扔河里的人打死了14。
                马哲并没有理解。
                疯子不一定是虐待者,邻居说,小孩欺负他,他都不还手,还笑,疯子不懂身体上的痛苦,甚至可能认为那是一种来自家长的爱。疯子失去了家,他大概明白了那个人对14做的是什么。他想报复,他四处闲逛,终于看到了左撇子男子,但是他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个孩子,他不敢向成人动手,于是小孩成为报复对象。


                IP属地:天津8楼2023-12-19 20:14
                收起回复
                  2025-08-03 05:13: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波浪知道事情早晚要暴露,自杀一次,救回来,还是自杀了,她彻底的保护了情人。
                  疯子杀死小孩后,有一点开窍了。他跟在马哲后面嘲笑他无用。马哲意识开始出现混乱,以为自己开枪杀了疯子。
                  马哲进入河水想把疯子引下来,但是疯子拿起泡水的衣服穿上,指示马哲,找到凶手扔河里的衣服,找到穿上这个件衣服合适的人。但是马哲用石头打了疯子,疯子从始至始完全没有想要对马哲动过手。


                  IP属地:天津9楼2023-12-19 20:25
                  回复
                    疯子真疯吗?
                    疯子并不是疯,而是雨人类的智障。
                    他有一定的智慧和情感,他甚至会嘲笑马哲的无能。
                    他缺乏对身体痛苦的感知。小朋友用石头扔他,他不知道痛,还会笑,他从来没有暴力的行为,这是邻居说的。
                    他虐待14?原著没看,这虐待是完全14自己说的,还是有人看到?至少电影中是没有这个情节和证据的,因为14死后要尸检,被虐待就有伤,但是马哲直到再次来到14家才发现鞭子和屋顶的痕迹,并脑补出虐待情节,单说电影,没有提到尸检14有被虐打的描述。
                    那被虐打的是谁,当然是疯子,他不知道痛。
                    疯子只是半傻,他有两个矛盾点,一是案件初期,马哲把疯子带到分局,分局的人抱怨疯子每天到点就来吃饭睡觉。说明疯子对有饭吃能睡觉的地方有归属感,当然他更可能明白呆在分局为了等抓凶手。
                    但是把疯子送精神病院后,明明是个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他却跑了,为什么?他跑了即不回家,也不回分局,为什么?他明白精神病院有吃有住但不能抓凶手,而警察也不会抓到凶手,他要报仇。


                    IP属地:天津10楼2023-12-25 11:48
                    回复